這樣是中式英語嗎

致力改善華人英語口語能力,原創英語教學新方法,幫助廣大新移民和留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更好地融入社會。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我的課堂從開課以來就不斷地有質疑的聲音,就在這幾天,就有兩位網友給我留言,兩位的意思幾乎完全相同,簡單地說就是:我同意你說的理念,但是,你的發音帶著濃濃的中國味,意思是中式英語。下麵,我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麽會有這種看法。

成年的中國人學出來的英語,幾乎不可能學得像母語一樣,這是廣泛的共識。但是隻要方法正確,達到說英語的基本要求是應該能夠做到的。作為教英語口語的老師,必須了解英語口語的發音規律,我是係統地學習了英語的發音規律,並且用這些發音規律來指導我的教學實踐。英語的發音規律包括,音節的劃分、重音、節奏、連讀、略讀、縮讀、停頓、變音,連接這些基本的原則。其中,音節是英語的基石,重音和節奏是英語發音最重要的部分,其它的如:連讀,略讀,半略讀,縮讀,停頓,變音都是為突出重音和節奏的。這些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上是沒有講過的,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包括給我留言的網友也並不了解。如果你不了解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你怎麽能知道我讀的是“對”還是“錯”呢?

我的英語教學,從英語最小的語音單位音節入手,因為音節是不可刪除的,不可替代的,所以,讀對音節是最重要的事,學習漢語從認字開始,讀字也是中國人最擅長的。如果把單詞作為最小的語音單位,這樣不僅是錯誤的,也造成了說英語的障礙。如果你把音節像讀字一樣,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讀,就相當你用你熟悉的方式讀英語,事情就簡單得多,而且這樣讀是完全正確的。我的模仿就是這樣的,如果你能仔細聽,我的模仿應該是越來越接近原聲的。如果你不仔細聽和比較,沒有聽清楚原聲,你會認為我發的那些連讀、略讀、變音等等是錯誤的發音,像讀字一樣讀音節不是中式發音,是正確的英語發音方法。

在我的課堂中,有一位朋友,叫@gxysisters1231 ,他/她每次都點讚,我可不認識這位朋友哦。隻要我出錯誤,會立刻給我指出來,說我錯了,但有一次,同一個單詞,在不同地方重音不同,這是重音轉移現象,他/她聽出來了,他並沒有根據字典的音標,直接說我讀錯了,他隻是問:“為什麽”?因為他也聽出了重音的不同。我的教學已經進行了一年多了,在這一年中,我的教學不斷地改進,希望朋友們多提寶貴意見,哪個地方與專家的發音不同,哪個重音沒讀好,哪個音節劃得不對。再說一遍,我的發音並不能作為模仿的範本,你需要學習的是我是怎樣模仿的,所以沒有必要糾結我的發音是不是標準,你如果能聽得出我的發音與標準發音的不同之處,才說明你是聽明白了英語是怎麽說的了。

中國的英語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學了十幾年聽不懂英語的比比皆是,貌似說的流利的故宮英語解說員說的英語,美國人居然聽不懂。究其原因就是不懂英語到底是怎麽說的,很多人聽到正宗的英語是像唱歌一樣好聽,高低起伏,陰陽頓挫,於是就隨意地按漢語的習慣陰陽頓挫,結果說出來的話,不洋不土,怪聲怪調。改變英語的聽和說的能力並不難,跟著我模仿,應該有半年就可以明顯有成效。



1 去年           拉克搬 到美國

              l      .         .      .      .         .   。         。     l

Last / t+year / Lat/ka / mo/ved / to / the / y+U/nited / States. /

一天晚上         他吃

                 l   .       .            .

w+One / night / he / was / s+ha/ving /

 晚餐      在一家餐館

     .   l    .         .            .          l

din/ner / r+in / n+a / w+re/staurant /

     洛杉磯的

    .                .    .    l

t+in / Los / s+An/ge/les /

3 在這個餐館另一邊 

 .              .         .         l     .                。   .      .     l

On / n+the / y+o/ther / side / d+of the / w+re/stau/rant  /

4 他看見斯班納正在喝香檳

  .               .   l     .           .           l

he / saw / Spe/vna / drin/king / cham/pagne /

5 拉克走向他

    .                    .      .       l

Lat/ka / walked / d+o/ver / to / him /

6 你好嗎             你還記得我嗎

   .             l   .       .     .           .       l

Hel/lo / there / Hi / Do / you / re/mem/ber / me /

7 是的 我當然記得

           .               .    l

Sure / r+of / course / I / do /

     你是海關工作人員

   .             .         .            .   .    l

You're / r+a / cus/toms / s+of/fi/cer /

8 我過去是 但是我現在什麽也不是了

.               .       l .         .        。       。  .    ,   l

I / y+used / to / be / but / d+I'm / not / d+a/ny/more /

Last year Latka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ne night he was having dinner in a restaurant in Los Ange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estaurant he saw Spevna drinking champagne. Latka walked over to him. Hello, there! Hi!Do you remember me? Sure, of course I do. You're a customs officer. I used to be, but I'm not anymore.

oldpp 發表評論於
英語的漢語拚音化讀法是個問題, 尤其是中國北方人。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有人給我留言:你的重音和節奏都很準確,但是就是有濃濃的中國腔。對我來說,這就夠了。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唐西' 的評論 :

我們兩個的根本問題在於,你是在認為我在強調發音的字正腔圓,這是因為,英語的發音除了重音詞的重音節,其它讀音都是不重要的,發的準不準,聽不清楚,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我發得不準,可能會對我的教學產生負麵影響,為此,在發音準不準的模仿上,我花了很大功夫,這不等於我非常強調字正腔圓。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唐西' 的評論 :

你在對我雞同鴨講。我並不是對中式英語排斥,相反我反對那種強調單詞發音的標準性,而不注重句子中表達意思的音節應該強調的問題。說話的目的,不是什麽發音的 標準,達到博音員標準,而是能不能把員,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

對於質疑我的人,才是認為我是中式口音,是不值一提的。我的教學,重點講的就一個,重音,其它,弱讀、略讀、等發音技巧形成的英語的節奏,就是突出重音的,重音承載著要表達的意思,學會了聽重音,不就是解決了聽力 問題了嗎?

雖然我是澳洲人,我都分不清楚,美式還是英式英語,至於中式英語就是一個偽命題,中國人的英語沒有一個固定模式,根本談不上“式”,亂式。我的教學,我一再說,學習聽懂英語的重音和節奏,解決了聽力,才能持續不斷地提高英語的 口語水平。這男的不是解決幾十年都解決不了聽力這個難題最簡單的方式嗎。j

唐西 發表評論於
梁啟超都說不好普通話,你非得要人家說出澳洲牛津口音?

細讀了你這篇博文,確實能感受到您在英語教學中投入的熱情、係統性和職業精神。對這份堅持,我是尊重的。

您特別強調發音,尤其是“音節”、“連讀”、“略讀”、“縮讀”這些語音細節,力求學生能說出“原汁原味”的英語。我完全理解——對專業播音員、年輕學習者、或者想走語言學術路線的朋友來說,這種訓練是必要的。

但語言首先是工具,其次才是藝術。

我們就拿梁啟超先生來說。他學問通天,文章天下第一,可就是一口濃濃的廣東腔,皇上聽不明白,還得旁邊配個翻譯。那你能說梁啟超表達力不夠嗎?他奏章一讀,京城都震。發音不標準又怎樣,溝通才是根本。

所以我真心想問一句:梁啟超都說不好普通話,咱們這些普通人,非得說出帶鼻音的澳洲牛津腔,才叫合格嗎?

我感覺,您對“中式發音”很敏感,甚至帶點排斥。但說實話,這並不是惡意批評,而是一種普遍焦慮在發聲:我們是不是非要說得“像外國人”,才叫會英語?

很多成年學習者,包括中老年朋友,哪怕再努力,也不可能完全擺脫母語的影響——這是語言習得的生理規律。而如果一個老師從一開始就把“像不像母語者”當作教學目標,那不是教學,那是內卷。

我有一位老師當年也說我發音有問題,我就回了一句:“老師,我天賦有限,但我能跟英國農民溝通,他們聽懂了,我也聽懂了,不就結了?”

你看,我們不是不講規範,而是不想被“標準”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當然不反對練習發音,但希望老師們在強調“標準”時,別忽略了“實用”才是大多數學習者的目標。更何況,您也不是英語母語者,澳洲口音也不是您的母語——我們彼此之間,不過是用第二語言在努力交流。

您在博文中寫道:“你需要學習的是我是如何模仿的,而不是糾結我是否發得準。”這話說得不錯。但反過來也適用於我們每一個學習者:

你也不必糾結我們是不是“模仿得像”,重點是——我們聽懂彼此了嗎?我們說出了自己想說的東西了嗎?

就連梁啟超都沒改了口音,我們這些凡人,何必苛求自己非得說得“地道”才有尊嚴?我覺得,能自信地表達、有溫度地交流,這樣的“中式英語”也值得被尊重。
elfie 發表評論於
I can speak Russian correctly and watch TV, read books, but my conversation is limited because there's not a live environment. I often feel having nothing to say in a conversation when someone starts speaking Russian to me, even though I totally get what this person is saying. I wish I could have lived in a Russian speaking place longer. All I had was three weeks of immersion in Latvia 15 years ago. But anyway, I enjoy listening to the folk music, watching Soviet movies and learning through audiobooks. Now I'm learning to speak Hebrew with an online live program. It's fun because all of sudden everything dawns on me: live expressions matter!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challenging to adults but beneficial to our brains as a mental exercise.
Bluewily 發表評論於
學習英語或其他外語沒有什麽訣竅。傳統笨方法仍然有效。重複閱讀、聽、寫,和說。
口音不是問題,很多歐洲和印度人都有口音,但說英語的人還是能聽懂他們在說什麽。我覺得有些法語口音的人說英語很可愛的。最重要的是發音要準確到位。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竹野' 的評論 : 笑死人。說得也對,就像京戲一樣鼓點分明,重音鏗鏘有力。
竹野 發表評論於
感覺是聽京戲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真高興見到你!我比起川普的堅持精神差的遠了。真高興他老人家能為美國和世界做不可估量的貢獻,願世界更美好。
等等看看 發表評論於
好久不見啊藍天姐,時間一晃而過,英語課堂已有五六年了吧?讚可貴的持之以恒和耐心,問好藍天姐!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我百分之百同意你觀點。無數人的經曆說明,不識字的人,隻要在語言環境下,使用這種語言,就能很快掌握這種語言,你的經曆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我也學過俄語,是在中學學的,時間還不短,變格把我搞得頭昏腦漲,結果,我在現實中一句也不會說。幾十年過去了,連字母都不認識了。我就是通過學俄語的教學,改變了學英語的方法,在語境中學,口對口模仿,口音是華人錯誤的英語的一塊遮羞布,華人把最難學的英語搞成這麽複雜,變成不可攀登的山峰,真是悲哀
elfie 發表評論於
I don't know why it's so hard to learn to speak English. We didn't start learning it at 20 but at 11 or 12 when we were at middle school.I speak perfect English without any apparent accent. I started learning Russian at 18 and I speak good Russian without any apparent accent. Accent isn't a problem. It's the expressions. My English is way better simply because I get to live in the real environmen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