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小奇跡
與金索沃(Babra Kingsolver) 的文學相遇本身就是一個小奇跡。
許多年前,圖書館剛剛開放有聲書不久,《豆樹》(The Bean Trees)便是我在圖書館下載的有聲書之一。
之前未曾讀過金索沃的任何作品,之後我就成了她的書迷。
臨近地球日,我又想起了金索沃。這一次讀的是《小奇跡》(Small Wonder)。這一本隨筆的有聲版本是金索沃自己發聲。她的聲音是南方人的軟軟糯糯,不急不徐如潺潺流水,本該讓人身心舒暢,隻是她所闡述的事實以及正在發生的事,卻讓人心情益發沉重。
金索沃的專業是生物,她對土地的感情,對自然生物的認知,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在書中自然流露。她把農作物麵對基因改造將會麵臨的滅頂之災娓娓道來,讓我這五穀不分的人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我是不可能如金索沃一般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表達清楚,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關注。
農作物的基因改造是在毫無天災的實驗室裏,朝著利益最大化所做的嫁接。為了減少蟲害,他們把蘇雲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因拈接在玉米的基因裏。它的殺傷力卻不隻是吃農作物的昆蟲。還包括了帝王蝶 (Monarch butterfly),幾乎被滅絕。
也許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會自大的說,不過就是蟲子而已,對人體無害。然而基因改造過的農作物和溫室裏嬌養的花朵也沒什麽兩樣,不像那些經過數千年自然篩選過的種子。基因改造過的農作物被嚴重削減了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為什麽呢?促成基因改造的公司,賣的是種子。
除了賣種子,他們還賣除蟲劑。碼農說話是不是顛三倒四?前麵才說了把蘇雲金杆菌的基因嫁接在農作物上減少蟲害,怎麽這會又賣起除蟲劑?道理和抗生素一樣,仍然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殺不死的,成為更強大的物種反噬人類。
這些是農場主人必須麵對的天災,他們麵對的還有人禍。
風,是農作物花粉的傳媒。這些基因改造過的花粉,乘風遠揚,在樹梢、草坪,還有其他的農地裏鋪上了一層花粉,改變了其他農田的作物基因。即便他們完全是被迫接受的受害者,開發基因種子的公司找上門來了。理由?這些基因種子是公司的專利,農地裏有這些基因生成的作物就必須付費。 Monsanto (now Bayer)就是個有名的例子。
金索沃讓我想起另一個敲警鍾的女性生物學家,Rachel Carson。
不少化學藥物的應用,初始都有極佳的效果,直到數十年後,遠超益處的不良後果才逐漸浮現。例如,第一個發現可以把DDT用在控製瘧疾與黃熱病的瑞士化學家Pauly Mueller因此得了194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之後DDT被廣泛運用,一直到1962年 Rachel Carson 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逐漸喚起大眾對DDT對環境破壞的重視,並引發學界的激烈論戰,最終DDT多被禁用。經過了二、三十年,曾經的良藥才被發現是毒素,有些傷害已無可挽回。
但是,如果完全不作為,我們的生存環境會是什麽樣貌?
我不知道,也無法想像。
人無近慮,必有遠憂。
(圖片來源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