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與痛苦交織的治愈之旅——電影A Real Pain影評

  今年二月底,我外出旅行。在飛機上,我選了講人在旅途的電影《A Real Pain》,應時應景,感覺得到一段免費贈送的精彩行程。



  幾天後,年度奧斯卡揭曉,該片竟然斬獲最佳男配,還有提名最佳劇本原創。我不禁佩服自己的眼光,趕緊找出來複習一下,順勢寫個影評。

  這部影片時長僅九十分鍾,敘事緊湊,劇情簡單明了:小時候親密無間的猶太裔堂兄弟David 和Benji (分別由 Jesse Eisenberg 和Kieran Culkin飾演),長大後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逐漸疏遠。祖母去世後,為完成她的遺願,兩人結伴加入了一場波蘭猶太曆史之旅。



  在我看來,這應算是一部雙男主電影。Culkin飾演的Benji性格複雜,給演員發揮的餘地大,雖為男配,但戲份超過男主。他是家喻戶曉的童星 Macaulay Culkin(《小鬼當家》)的弟弟。而 Jesse Eisenberg 此前因《社交網絡》中“小紮”一角廣為人知,此次身兼編劇與導演,展現了多才多藝的一麵。Eisenberg寫這部戲的靈感來自於二十年前參觀原納粹集中營Majdanek。影片上映後,波蘭總統授予 Eisenberg 波蘭公民身份,以表彰他的貢獻。



  影片以隨意的旅行團經曆、微妙幽默和瑣碎對話,以輕馭重,將沉重的猶太創傷融入現代家庭關係與個人成長的探討,既淡化了曆史的壓迫感,也讓人反思:相比曆史苦難,現代人的痛是否值得重視,又該如何釋懷?正如導遊 James 開場所說:‘There’s going to be a lot of pain.’(‘行程將會充滿痛苦。’)——從家族曆史的傷痕、集中營的隱痛,到兄弟間的隔閡,甚至隻是日常的疲憊,David 和 Benji 各有各的苦。

  David 內斂社恐,在意他人目光,表麵生活美滿——家庭幸福、職業穩定,卻靠藥物緩解強迫症。他習慣壓抑情感,服從規則,活得像個“成功”的好人,卻少了活力。Benji 則瀟灑風趣,時而衝動神經質,既是開心果又敏感脆弱,情感豐沛得溢出來,常橫衝直撞、冒犯他人。David 評價他:“You light up a room and then shit all over it.”(“你能點亮房間,也能毀了一切。”)Benji 用歡樂掩蓋孤獨,嚴肅或落寞時讓人感覺更加心疼。兩人性格對比鮮明。



  他們對彼此的複雜情感在對話中展露無遺。David 說:“I love him, I hate him, I want to kill him, I want to be him.”(“我愛他,恨他,想殺他,想成為他。”)完美概括了矛盾心緒。Benji 則回:“You’re a great guy, but you’re stuck in a body that’s always late. Every time I see you, I have to fish that guy out.”(“你是個很棒的人,但被困在一個總是遲到的身體裏,每次見你我都得把那家夥撈出來。”)他用直率刺激 David,試圖打破他的拘謹,讓他直麵這些情感。

  在旅途中,Benj曾提起小時候被祖母責罰的回憶,說被重視、被關注的感覺真好,頗似中國人“打是親罵是愛”的古訓。他還堅持讓大家按照猶太文化,往墓碑上放石子,表示“你沒有被遺忘”(石子不會像鮮花般凋謝)。

  片子結尾,兄弟倆回到出發時的機場,David邀請Benji去家裏吃飯,Benji說他要自己在機場待一陣子。David表示理解,卻冷不丁打了 Benji 兩下——Benji 秒懂,笑了。人生雖然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程,但知道有人惦記,總能讓路好走些。

  影片配樂全程采用波蘭鋼琴家肖邦的作品,以〈夜曲 Op. 9 No. 2〉開始,其他曲目則貫穿在劇情中,由加拿大以色列裔鋼琴演奏家演奏,悠靜中帶憂鬱,與波蘭美麗的自然景色、影片的基調和人物的情緒完美契合。

天涼好秋 發表評論於
影評寫得很深刻!謝謝介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