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聊經濟嗎 – 自我催眠的藝術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打印 被閱讀次數

這一次解放日,將克魯格曼整不會了。諾獎得主已找不出個經濟術語來形容,隻得說:川普深陷自我催眠中。鑒於此公一貫對現總統沒好話,對此本是將信將疑的。可想想,上一屆川普總統對中國開貿易戰,就說過“easy to win”;今年懟上了全世界,又多次說“easy to win”。而且說中國一天都撐不過,很快會打電話來求饒。。。這症狀真有點像。尚存的疑問是:川普總統究竟是自我催眠,還是被周圍人所催眠,抑或二者兼有之?

地球人都知道,凡是在電視劇裏說easy to win的,都活不過第三集。當然,電視劇當不了真。不過,生活比肥皂劇更精彩,說這話的活到了第二季,還是主角。這隻能說明,連上帝都睡著了。。。

這自我催眠的道行,莫高於章家敦。這個一度失去信譽的老先生近兩年又頻頻出現在美國主流媒體上了,可見他三十年的努力沒有白廢。美國上到政府下到百姓,大部分人應該已被他催眠成功。人是一種很容易被催眠的動物,尤其是有點思想(應該是有強烈欲望)的人群。章先生的唯一失策,在於每次都給出了精確的時間表。。。其實,我們美國人民對於他的中國崩潰論寶貝孩兒,無論如何都舍不得與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取一張2052年4月2日新發的美鈔,舉起來對著光看反麵:在”In God We Trust”正下方,川普總統頭像腦門上有一行水印: “China Must Collapse”。

這次總統對準中國,舉起大棒劈頭就是三下。別說沒碰著七寸,都在尾巴之外。然後一直在納悶為什麽還沒有easy win。有人幫總統找原因,說是因為中國人吃草也能活三年。曾經寧要過社會主義的草的國度,是很有可能。究竟對不對還是要看具體情況。假如兄弟真的是一頭驢,我會很感激你能關心我的正餐問題。作為一頭吃草的驢,少了“甲方”的那塊豆餅也許會瘦二兩,不過不再為你拉磨也能多養出三分精神不是?

要想打敗中國,先要找到中國的命門。但是美國曆屆政府都沒找著,上帝也一直沒有托夢給我們。在今天,凡事先責怪中國,總是沒錯的。事情壞就壞在第一代共黨人鄧小平身上。他的“文革讓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其實是一切崩潰論的鼻祖。韜光養晦地催眠了全世界。讓地球人,包括兩代中國人,都相信中國是在改革開放後才發展起來的;外資進入促進了中國的工業升級;加入WTO,才是中國起飛的原因。這些,簡直都美夢成真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中國的工業化起始於1951年.以後一直高速發展。當年的速度比二十一世紀後還快,隻是起點太低不先顯眼。到1970年,中國已基本上完成了工業化。1970年,中國衛星上天,核潛艇下海,運十飛機啟動;造出了匯編語言晶體管計算機等。雖然按貨幣價值計算的工業產值排世界第五位,但實際產品產量已經世界第一了。從純農業國轉變為世界工業大國,基本上能生產自己需要基礎工業品。那一年也是美國工業產出的曆史最高值,也是最後一個貿易順差年。隨之而來的尼克鬆總統訪華,就是對中國(成為牽製蘇聯的棋子)能力的比較正確評估。

當年中國缺油,1970年的工業化,是建立在煤炭基礎上的。隨著石油開采量增加,到1985年左右,中國基本上完成了石油基礎的二次工業化。這個時候,外資再不進入中國,就很可能永遠失去從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轉變中獲利的機遇。外資進入,對中國的工業發展進程沒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外資教會了中國將工業基礎市場化商業化的技能。1990年後,中國工業產能終於走向世界,正好美國工業萎縮造成的製造能力缺口,被中國填補了。這個過程,有沒有加入不加入WTO,差別不大。

糾結中國究竟是用三十年還是二十五年成為製造大國時,是因為要判斷能不能很快找到或扶植起中國的替代者。可惜這些都是錯覺。麵對的如果不是菜鳥,而是一個有75年格鬥經曆的拳擊對手,想靠耍兩下花招就將對手騙倒,危險的可能是自己。如果中國工業出生長大階段是以生產滿足自己需要為目的,幾乎沒有國際貿易參與其中。其後已被屢加關稅三十多年,更早甚至被全麵禁運過幾十年。再選擇用貿易戰作為武器,是否缺少致命殺傷力?

威脅斷絕貿易,可能是建立在對技術優勢的誤判上。美國工業技術領先中國二十年,這話偏差太大。 隻能說美國在少數尖端技術領域領先。製造品的貿易逆差,其實就是兩國生產技術差距的反應。這裏的催眠,就是認為隻有最尖端的科技,比如芯片製造,才算技術,總以為低端製造沒有技術門檻。造芯片的技術,並不能代替造鍋碗瓢盆西裝革履的技術。每一個產品生產都有一整套技術,從設計製造管理運輸到工人的肌肉記憶。都有大量不可替代的技術與訣竅。這些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員和資本投入,去開發改進積累傳承。而且,這些技術隻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快速發展。中國的紡織家電手機光伏電動車等行業,都是成千家企業叢林般生存淘汰,還因爭市場份額被Walmart、Costco等極限壓價,才發展積累到極致的水平。其他國家根本沒有過這種內外雙卷的環境。加上關稅壁壘保護的蛋殼後就更不可能做到。

不承認技術落後,就會亂找借口。比如說中國用“奴工”。這借口解釋不了為什麽中國工人待遇迅速提高的同時,貿易逆差也在增高。也解釋不了了那些比中國工資更低的國家一直沒有顯現出替代中國的趨勢。中國工人的工資,大概在世界平均水平。有沒有可能,中國工人的工資,才是正常的?奧巴馬總統曾說過:“中國人不能過上美國這樣的富裕生活,不然會連累到整個地球變得悲慘。”這句話顯然隱含美國的富裕生活是非正常的。另一層邏輯是,正是因為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低(也就能提供大量廉價產品),美國人的富裕才是可能的。MAGA的宗旨,是想擴大、保持、還是消除這個差距呢?金碧輝煌白宮中的總統,不會要美國人都絕棄物質欲望,住到瓦爾登湖畔讀梭羅度日吧?

另一個夢想是用機器人可以抵銷低工資國家的優勢。無奈的是, 機器人的製造維護使用要求更高的技術,更多的工程師、技術員、專業工人。。。實際上中國已經是全世界工業自動化最領先的。有最多的無人港口,黑燈工廠(沒有操作工人)等。因為中國的技術工人也很緊張,企業招人難。富士康的蘋果工廠招工都是委托專業代理公司做的,每招一個工人付出的費用是一到兩萬人民幣。工人簽約前都會和代理公司討價還價,要分享這個招工費,低於八千免談。

中國零零後,年輕人越來越不願進廠做工人。寧願開出租、做騎手。開網店等,因為要自由。美國自由更厲害,年輕人寧願去餐館端盤子掙小費,這樣日結來錢快來,相幹就幹想歇就走。藤校畢業生退了律師所投行的工作,打零工開網店的也不少。

至於說中國政府靠補貼爭貿易順差,更是想得美。大家看看本國生產的產品,與中國進口同樣產品,價格差多少?不是50%, 不是145%,而是好幾倍。如果這種差距是靠中國政府補貼出來的,一年進口6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那中國政府至少補貼了美國消費者一萬兩千億美元。這不比川普總統要價都高了?多多進口才對啊。總不至於因為沒進總統口袋,就要絕了我們美國人民占便宜的路吧?

大家隻是為了方便才說美國中國,其實這每年近萬億的貿易,是百萬計的廠商一筆一筆做出來的。僅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就有數萬做出口生意的小業主小攤主,每年每月每日不斷地Email電話加旅行。設計打樣修改製造運輸。這裏麵根本沒有政府什麽事。就算是中國國有企業,中央政府除了一層一級地走人事程序換領導,其它也沒法直接幹預生產經營。可川普總統比較相信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他要美國每個企業與他麵談,來決定收不收收多少關稅。覺得隻需習近平與他通個電話。分分鍾就能徹底解決這些億億瑣事。

有總統若此,副總統先生也差不離。脫口而出中國農民。。。我能理解他對於美國人輸給中國農民的不忿。因為在美國中小學教科書中,關於中國部分還是用的上世紀初的照片。其中中國人形象都是:戴著鬥笠,光著腳,圈著褲腿,牽著牛挑著擔子。。。這幫泥腿子!唉,一群南柯國人,在煮黃粱飯的時間,與夢中的敵人,打了一場夢遊般的貿易戰。。。Easy to Win!

(八)

goodmum 發表評論於
好文。中國64年就有了原子彈,70年就有了人造衛星,有了工業基礎。跟西方的施舍沒啥關係
老X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有理有據的好文。不過我估計被“催眠”的川粉讀不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