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技工的悲歌

打印 被閱讀次數
美國建築技工的悲歌

如山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現屆(2025年)美國政府的副總統萬斯寫了一本暢銷書-《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該書主要描述了美國中西部底層白人的生活困境與自身問題,以及社會環境與條件如“鐵繡地帶“造成的白人失業與貧困。而自身問題又有大量吸毒、缺乏教育等文化因素。這個”缺乏教育“並非社會資源或者經濟條件導致,而是這些底層白人從小就沒有養成渴望增加知識、積極參與教育的願望。

我在美國做土地開發與建築打拚20多年,說說自己所熟悉的建築行業白人技工的生活際遇,從另一個側麵反應部分白人的“悲歌“。

美國白人建築技工的“悲歌“跟“鐵繡地帶“白人的“悲歌“的原因與社會因素有所不同。如我接觸到的白人建築技工除了少部分時間如2009年的次貸風暴工作有部分影響之外,其它時間基本沒有誰是失業的,除非自己不想做。但我見到的白人建築技工都是努力工作的,收入也不算很低。然而他們跟《鄉下人的悲歌》卻有近似的問題:教育程度低、喝酒、抽煙(部分吸毒)、毫無理財觀念、沒有積蓄、除非大病沒人願意看醫生等等。

下麵我介紹幾個具體人物故事

挖掘(Excavation)技工C 君,年齡30多歲,做這個工種已經超過10年。挖掘包括挖地基、接Utilities,土地平整等。在基本平的地塊上做這些工作看似沒啥特別技術,但在一個不平,Rolling或者傾斜的地麵,如西雅圖雨水多,如何擺布這些是一種藝術。C 君隻是一個挖掘助手,能操作機器、協助Layout、看圖等等。然而其收入並不低,在$50 到 $80 一小時。大概一年也有 8 萬左右收入。可他開的車常常變,並且沒有車牌或者車牌過期。我曾經問他,在路上開沒有車牌與車牌過期不怕警察查嗎?他聳聳肩,不作明確答複。大概是無所謂、不容易碰到。他住偏郊,雖然走的很少警察的路線,但也不可能從來沒碰到警察呀?果然,某天他應該來的時候沒見他來。我問他老板,老板說他這幾天去蹲牢房。我十分驚訝也好奇問,什麽事進去?回說,小事,開車被查被開罰單。C 君不付罰款、選擇法庭抗辯,但他到時候又不出法庭。然後法庭多次來函要求回應,他不予理睬。結果這次被警察偶然路上截停,查出已經被法庭判為“蔑視法庭”罪。在選擇罰款、保釋等選擇上,C 君選擇在牢房過幾天。幾天後C 君回來上班,談論坐牢就像去旅行一樣,不當一回事,更不當是一種羞於言說的事。不光是他,白人建築工中普遍不把這種“犯罪記錄”當一回事。這在我們這些在法律上生活上謹小慎微的“老留”來說是匪夷所思的事。

C 喝酒、抽煙、大概也吸毒。換女朋友如換車一樣頻繁。他一直租房、沒有存款。從幾天甚至工作當天就急孔孔要付人工可見一斑。

Utility Boring/Trench 技工D君,50多歲。認識他近10年。但見麵沒多少次,因為受工地條件與該City codes限製,使用工地Boring 的Projects不多。這個工種在建築中屬於技術要求相對高些。經驗必不可少,機器的使用也要求高些。其收入大概在一個小時$100 到 $200 之間。年收入在十幾萬左右。D君 看起來除了大腹便便之外沒啥特別不良表現。但兩三年不見之後某天跟他在一個新工地見麵,他走路顯得很不順溜。我順口問了一下是否扭傷腿?他拉起褲,赫然路出不鏽鋼假腿!我驚問何故?答糖尿病導致。接著D 君解析道,醫生問他要命還是要腿,D君答當然要命啦。邊說邊大笑,像在述說一個好玩故事。

我知道很多糖尿病人也都存活很久不需要折肢那麽慘,隻是需要按醫生吃藥與控製飲食。但糖尿病沒啥明顯症狀,一直到發生嚴重的身體危害。D君有保險也有錢。我估計他知道也不會照醫囑吃藥,更不用說控製飲食了。他的技術是承接自父輩,大概也就讀到中學。在建築技工中,這種不到大病不去看醫生的普遍現象。一方麵雖然有保險但copay都很高,而更加主要的是沒大事不會做例行檢查或者懷疑性的檢查。

假如前麵兩個還不算太“悲催“例子,那麽第三個水泥技工F 君則令人不勝唏噓,尤其是他離世方式,致今每每想起我都心有戚戚然。

F君幾年前離世。離世前大概近60歲。是飲彈自殺。

F君做我的水泥活大概有十年。這個工種自然也是需要技術,但體力要求也大。他不是老板,當時收入隻在$30 到 $50一個小時。他有一個奇怪的表現,自己幹活時常常喃喃自語。不了解他的人都認為他神經不正常。而F君是一個內心善良、充滿感恩、非常誠實並且勤勉的人。他的善良與誠實表現在很多細節上。例如沒人看著幹活也絕不多報工時。他去世前大約3年,他太太因患一種罕見病,從發病開始短短2個月就離世。我跟談論起來時,他感覺到我一絲憂傷情緒,馬上安慰說,她去得很安詳、很安詳。有時候我碰到他獨自在工地時,我都多付他一、二百現金。每次他都要問,For what?我解析說他為我做了哪些額外的工作。此後,我每次另外給他點錢,都先想好理由。而他每次接受了額外的錢後,我經過時都要說一句感謝話。給一次額外錢會收到多次的感,讓施一點小恩的人自己都為自己的小善所感動。

我跟他有更多的接觸是因為一來他常常在工地上一個人幹活,並且有時我也叫他幫忙做些水泥之外的技術或體力工。有空時我經過看見別人去吃飯就他一個人在那裏坐著,就請他一塊吃中午飯。一起聊天多了發現他懂的東西挺多挺廣。他不僅僅是熟悉水泥工,他對機械尤其熟悉。談論有關民事與建築的法律法規、政治議題等他如數家珍。一說起來滔滔不絕,尤其對很多現政策、現政治人物往往大加鞭韃。我很好奇地問,你應該做工程師還是政治家呀。他回說,他以前是機械工程師。我沉默了,不再追問。我猜是身體原因,也許是腦子有某種損傷。

某天上午我突然接到F君老板的電話,F君在家開槍自殺身。我十分震驚。惋惜悲傷的情緒伴隨我好長一段時間,難以釋懷。

我曾經在工地上見過他暈倒,叫來醫療車。但過一會就恢複,繼續做工。我勸他先回去休息,他表示沒事,常常發生,不是第一次。我問是否看了醫生,他說在醫院看了多次,什麽原因都查不出來。然後開始吐槽醫生沒鳥用。最初我看到中午別人吃午他自己獨坐時,我問他吃午飯了?答沒有。不過我說跟他一塊吃他也吃。然後告訴我他早餐也沒吃,一天隻吃一次,就是晚餐。我聽了有點意外,沒想到他還那麽時髦搞間歇性斷食。原來他這個“歇性斷食”並非健康飲食,是從傍晚開始,手捧各種零食,一直吃到睡覺前。

F君的業餘愛好是收集中各種收藏品。買也賣,基本在Craigslist進行。他告訴我那上麵常常能掏到很值錢的寶貝。我曾經幾次開車經過幾次他家門,他住在一個不太好的區,是一個很小的老房子。從屋頂、門廊、到前yard都堆滿各種各樣不同材料製作的裝飾品。

我參加了F君親友在教堂舉行的追思會 (Memorial Service),並且在會上作了懷念的發言。我介紹我了解到F君在生活上表現的美德與豐富博學。當我介紹到F君像一個政治家一樣談論政治時,整個大廳親友都哄堂大笑。

他女兒不跟他住一個Town,兩天打電話給父親沒收到回複,趕過去才發現他離世已經兩天。我詢問了F君的女兒為何F君會自殺?不久前我見過他都發現有什麽異常。他女兒介紹,他在晚上全身疼痛已經好幾個月。也看過好多次醫生沒有答案。F君無法忍受這種疼痛又沒有治愈的希望而自殺。他女兒憤憤不平,說要告這個醫院與醫生。

人類現在已經能進上天入地,了解了很多東西,但對人類自己身體卻還未能都了解清楚。像身體、頭的疼痛原因與治療方法還有很多未知數。醫生治療技術、工具、藥物與檢查儀器都在不停發展,然而也未能覆蓋所有問題。查不出原因的案例還是時有所聞。

上麵幾個例子都有代表性。大多數這種層次的技術工並非工作不努力,收入也不是很低,但都缺乏理財觀念,也未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更普遍的是教育程度不夠,上麵例子除了F君可能高些外。

當然在美國建築技工中也有不少好的,隻是比例上不是很高。如我曾經介紹過的:

走進美國水管工約翰的豪宅(多圖) - 博客 | 文學城

在美國或者西歐的華人生活基本能保持上一個層次,無論收入是多少。就算一輩子在餐館打工、沒有超過中學文化程度的人,也都能夠量入為出,保持基本健康生活方式。

而文城讀者大多為“老留“,基本都曾有穩定而高一個層次的工作直到退休。跟這些白人技工比就是生活在”象牙塔“。不過,其實這裏也有”幸存者偏差“存在。因為無論是讀書出來的”老留“還是沒多少文化的”走線“、非移等其實在國內也都屬於”人精“(人中精英)。隻要是想留下的都具有拚搏精神、頑強的毅力、財務上不投資也會量入為出。

所以美國底層有時候不都是伴隨著低收入,其落在“底層”是生活態度所致。

希望我們的華二代繼承華一代好的方麵,又發揮大膽嚐試、勇於接受挑戰的美國精神。

故事為生活中真實,略有修飾,如有知情者請勿對號入座。

謝謝諸位的閱讀和捧場。

(注:本文為如山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金玉屋' 的評論 : 謝謝兄弟光臨留言,謬讚了。你也是老地主,老ID了,超過15年LOL。
金玉屋 發表評論於
如山兄好文筆,很平靜地講述了許多平凡的美國下層人民的生活,栩栩如生。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啊啊,是姑娘啊LOL。不過我凡是未能確定性別都習慣稱呼”兄弟“. 就算把姑娘叫為兄弟一般也不會令被叫者不爽。”兄弟“就是哥們嘛。而把男士叫姑娘或者美女多半會讓被叫者罵的LOL。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倪穎' 的評論 : 謝兄弟貢獻評論。“Tylenol, Ibuprofen都有止痛作用",假如這種over counter 藥都能起效的後就不是嚴重的疼痛了。超過這些藥量二倍甚至醫生開的普通止痛藥都不能停止疼痛,隻有嗎啡才起效的、加上找不到原因的才是困難的問題。看來兄弟自己、家人、甚至周圍熟悉的從來沒聽說過這種經曆,幸運啊!
太愛北京了 發表評論於
如山大哥,我是姐妹不是兄弟我還看過楊振寧一個采訪說把中學生送到這裏留學是很危險的事情,美國是個放縱的社會,無論什麽學校都有很多吸毒的同學容易學壞,我認識的中學大學研究生來的都有染上毒品的。
倪穎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去問藥劑師他們有義務解答他們藥劑店分發的處方藥。
倪穎 發表評論於
新冠期間,很多藥品都斷供。一般非處方藥,Tylenol, Ibuprofen都有止痛作用。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評論 : 謝謝兄弟留言捧場!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不聲不響' 的評論 : 謝謝地主兄弟常常捧場!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同意兄弟的評論。華人對教育的重視是一個難得的好傳統。所有在西方的華二代沒有聽說哪個不是進好學校、出來有好工作的。假如海華還有“幸存者偏差”因素,那麽國內普遍對教育的重視則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積極因素。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同意兄弟所說“其實,華人無論在那個國家,都是那裏生活的比較好的一群人”。但如我所認為,漂到世界各國的華人除親屬移民者外,都已經是高於平均能力、水平、吃苦耐勞等等個人素質的人。加上危機感,沒理由不在當地的生活中上層次。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許多國內的華人都認為美國人的生活都是白領生活。旅遊甚至滑雪都是平常。 謝謝博主分享!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倪穎' 的評論 : “在美國疼,肯定有藥品抑製”,是有,如嗎啡等,但所有純止痛藥都有很大的副作用,到一定程度,必須大量才能起效,但長期使用又對其它器官的傷害已經不能令人正常生活下去了。目睹周圍一些例子。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倪穎' 的評論 : 讚同兄弟所言,“美國社會對藍領認可度很高,不然就不會有這樣的工資。但這些人沒有常識,沒有讀書看報的愛好”。其實一個國家經濟越發達越進步就會智力與腦力領導者的報酬趨同。如挪威、德國等西歐國家,工程師與技工、甚至純Labor的收入是幾乎一樣的。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丹黎說得很對:"白領不一定能做好藍領的工作"。“白領”之為“白領”,絕大部分隻是長於思考、分析、研究、最多加說人際關係與領導能力。尤其中國一直讀書上來的通常缺乏動手能力的訓練。謝謝丹黎來訪捧場!
太愛北京了 發表評論於
關於大眾缺乏教育問題,昨天看Ray Dalio在電視上說人口結構不支持製造y回流,美國60%的人below six grade reading level。而國人自古重視教育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我前年在鳳凰古鎮旅遊時去一家足療店按摩,足療師是從重慶附近一個小縣城來的,他們夫妻都做這一行女的因為照顧孩子做半職,他有兩個孩子都送私立學校還打算將來出國留學,我很驚訝一個足療師傅對英美名校的了解那麽深入。
不聲不響 發表評論於
謝謝如大分享。當了地主,才真實地看到不同美國人真實的生活。
野彪 發表評論於
其實,華人無論在那個國家,都是那裏生活的比較好的一群人。
所以,華人應該對自己有信心,特別是我們這些海外華人。
群裏麵有一些人,見到任何人說華人一句好話就受不了,不知道這些人是怎樣想的。偏偏是這些人,說我們這些認可自己的人,有奴性。
真是搞不懂他們的邏輯。
有一次,我說美國的未來,會在美國華人的手上。也是被一位華人網友嘲諷。
但我今天還是要這樣說。
倪穎 發表評論於
美國社會對藍領認可度很高,不然就不會有這樣的工資。但這些人沒有常識,沒有讀書看報的愛好。在美國疼,肯定有藥品抑製,自殺。隻說明腦子簡單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想得美。 美國監獄都爆滿了。 加州都零元購了。 嗬嗬。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讓政府都圈起來更不好。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這樣的人其實也不會被主流社會尊重, 不論TA在哪個社會。 -- 因為TA骨子裏是看不起自己的, 自卑自賤。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而脫離了勞工階層的人, 比如萬斯, 心裏又看不起這個階層, 這種人沒有悲天憫人的大情懷, 良善度很低。 就像一些國人,自己出國了感覺爬上了高枝兒, 整天罵國內的人愚昧。 更有甚者頂著一張黃臉,整天罵中華民族落後、不文明, 崇拜西方的白人。 其實TA這種表現正是“落後、不文明”, 當然這種人自己看不到這一點。 這樣的人其實也不會被主流社會尊重, 不論TA在哪個社會。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美國社會對藍領的認定可能不高, 其實他們的工作很重要, 也需要一定的技術。 任何工作都有經曆才能積累經驗。 白領不一定能做好藍領的工作。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好文章。 謝謝山哥的好分享。 真實的人和事, 特別是F君的事, 讓人感慨萬千。
如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兄弟說得很對。LOL。
井觀天 發表評論於
老中掙點錢就琢磨著五子登科這些大事,而老美有點錢就及時行樂,揮霍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