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關稅,工作必然回歸美國
關稅,工作必然回歸美國
假定一個小商品的美國零售價是80美金。40美金是美國銷售的加價。40美金是入關的關稅基點。其中又有10美金是從出廠到入關的各種消耗。也就是說出廠價是30美元。中國工人薪資成本10美元。
假定美國工人的生產率和中國工人相同(實際不同),但是工薪卻是60美元。那麽同樣生產條件下的出廠價是80美元。零售價是120美元。翻了一番。
假定關稅是100%。那麽進口的零售價也將是40美元基點,加40美元關稅,加40美元銷售,總計120美元。兩者持平。但是且慢,美國工人的收入從0變為60美元。消費從80變為120美元。淨掙20美元。中國工人工資由10美元變0。
實際上,美國工人的生產率是高於中國工人的。一方麵是基本素質。這方麵還別不服。老板欠薪,中國工人隻能下跪跳樓。美國工人可敢罷工掏槍。這個反應在工作上就是有沒有主觀能動性和自組織度。另一方麵是技術裝備的先進性。製造業的生產率差額比較小,約兩倍半。差距小也是製造業外流的原因之一。在六倍工薪差距的時候依然不足以讓資本動心。但是加上關稅就不一樣了。其實如果中國工人也加上勞保環保醫保教育養老等應有成本。工薪應該是20甚至30美金。也就是和美國工薪的60美金差兩三倍。就是實際生產率差別。但是那樣中國就沒啥人力優勢了。
換句話說,美國工人拿60美金是可以生產兩個小商品的。或者說美國生產同樣小商品的工薪成本是30美金,出廠50美金,零售90美金。當然還是比現在人礦的零售80美金貴。但是如果加上25%的關稅,40基點加10關稅加40銷售,就足夠了。
再退一步說,美國就是短期內無法生產,還得進口。但是這些小商品基本上都不是剛需產品。從80美金提到90美元,純剛需則必須還買那麽多。但實際上可能因此銷售就下降二成。訂單就下降二成。就得有二成中國工人失業。而美國這個小商品通脹12%。但是這類小商品占美國人消費的3%。總體通脹0.3%。但是關稅收入增加25%。而且這是在美國人完全負擔漲價的情況下。中國如果不想承受20%的裁員,就得分攤乃至全部承擔關稅。否則售價上升先不說打擊到多少美國消費者,中國的外銷市場實際上就是先萎縮了。價格乘以銷量。不降價就降銷量。
再進一步說,這時候越南或者誰以0關稅出現了,中國就一分錢也賺不到了。當然美國也得不到一點小商品製造業的回歸。但是,越南怎麽拿到零關稅的呢?因為越南不要百度要穀歌,不要工行要高盛,不要J16要F16等等。美國得到了科技,金融,高端製造的工作。
所以,關稅陽謀無敵。
安然0203 發表評論於
各回各家 各找各媽 挺好,尤其是不能依賴意識形態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國家。。。
強國生產的東東,有些貌似非常漂亮且價格親民,但用過後就知道可靠性甚憂,吃過虧的。。。
md2013 發表評論於
老哥! 長時間以來, 企業, 行業, 資金流進流出. 遵從人往高處走, 水往低處流的基本原則. 您人為的抽刀斷水. 根本不可能辦得到!
老X 發表評論於
說說第一次關稅戰後,有多少工作回流美國寥?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d2013' 的評論 :
1. 製造業工作回流一些到美國,不等於美國人都去幹製造業了。更多的是失業的,在家摸魚白拿福利的,或者在政府部門摸魚的人的正確去向。
2. 製造業工作不是低賤的工作。這是中國人礦的思維。尤其如果是工薪是美國水平的話。當年美國一個高中生就可以好好過日子,為啥不好呢?非得卷?或者是馬工就多麽高級嗎?就算馬工高級,也不是人人都能都願意當。為啥不給人更多的選擇和出路呢?
3. 製造業工作回歸,更主要的是製造業回歸。而不是簡單的搬運。在人礦環境下,自動化定製化創新化的步伐是受到嚴重束縛的。回歸美國的工作肯定會是更先進的,最起碼工作環境條件,薪資水平是人不是奴。工作效率肯定也是大幅度提高的。就如美國的農民,那是中國農民能比的嗎?普通馬工都不行。
4. 製造業也不一定也不可能全麵回流美國,更主要的是在美國的控製指導下,流到允許美國高新產業進入的地方。這樣才是全球化產業分工的本來意願。美國拿住高新產業,其他國家居於中下遊。關鍵的關鍵是,貿易平衡。美國可以用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交換低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現在的狀況是沒有前者,隻有後者。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當年美國對進口都有限製,就是為了保護國內的產業,後來鼓吹全球化,自由貿易,徹底喪失了製造業。現在看來是錯誤的,但不能試圖在一夜改變。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低級產業沒必要回歸,為了安全,保持一定的生產能力,依靠自動化和國家補貼。中高級產業要回歸,包括汽車,造船,和IT外包。沒有的東西和造不出來的東西還要進口,但不能完全為了減低成本和利潤,海內外產業要並存,稅收和國家補貼是手段。
密碼過期 發表評論於
再回來說我們自己吧:今天80,明天因為關稅或回美國製作變120了。你得花高價買了,心情非常舒暢嗎?哈哈哈哈。
密碼過期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人不掙錢時花80買這個小商品。不便宜。現在撅著屁股忙一天,掙了60。但得花120買,還差60,也還是買不起。還有,旁邊那農民,原來掙100,花80買,買得起。現在花120。買不起了。肯定不高興。你說咋整?
localappleseed 發表評論於
從美國國家安全角度,即使一部分製造回到美國,如芯片,另一部分從中國流向其他國家,美國也達到目的了。
md2013 發表評論於
`您孩子現在在踩縫紉機嗎?您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的產物跑到這個國家來賺錢
潛力將領 發表評論於
恭喜你們的下一代可以去iphone廠擰螺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