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俄烏戰爭中是否讓正義出局?
我們可以從邏輯、曆史事實、現實情況三個方麵證明:
左派給川普強行戴上【讓正義出局】帽子的行為是1,無視曆史和現實,
2,不公平的行為,
3,缺乏邏輯行為。
一、邏輯分析:何為“讓正義出局”?
左派對川普的批評核心在於:川普沒有持續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資金和武器,而是主張談判停火,因此“正義出局”。但這個邏輯本身就缺乏嚴謹的定義,因為:
正義的定義是什麽?
假如正義是“保護烏克蘭”,那麽左派是否能解釋,為何奧巴馬、拜登在麵對俄國的侵略時,未能采取更有力的行動?
假如正義是“阻止戰爭”,那麽川普主張的停火談判,反而是比戰爭更符合正義的方式。
誰決定何時“正義出局”?
1,2014年俄國占領克裏米亞,奧巴馬和歐洲選擇容忍,這是否算讓正義出局?
2,蘇聯入侵匈牙利、捷克,美國當時沒有武裝幹預,這是否算讓正義出局?
3,拜登2021年倉促撤軍阿富汗,導致阿富汗政府倒台,塔利班掌權,這是否讓正義出局?
4,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而且長達十年,當時美國,歐洲和所有的西方國家都輕描淡寫的進行了口頭抗議而沒有援助阿富汗人一分錢去抵抗俄國入侵,這是否算讓正義出局?
如果左派認為川普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是“正義出局”,那麽他們必須用相同標準去評價奧巴馬、拜登和其他西方領導人。否則,就是邏輯上的雙重標準。
二、曆史事實:美歐在俄國侵略問題上的前科
左派的指責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川普是近幾任美國總統中,對俄國采取最強硬政策的人之一。
1. 2014年俄國吞並克裏米亞
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英國政府沒有履行對布達佩斯條約應該承擔的責任,沒有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僅僅實施了一些象征性的經濟製裁,俄國仍然成功占領克裏米亞。
如果川普今天“讓正義出局”,那麽當年的奧巴馬豈不是不僅僅是讓正義出局甚至連正義的影子都看不見?
2. 川普政府時期對俄國的政策
武裝烏克蘭:川普政府批準向烏克蘭提供【‘’標槍”反坦克導彈】奧巴馬政府卻從未做過同樣的事情。是誰讓正義出局?
製裁俄國:川普政府實施了一係列強硬製裁,例如:
2017年簽署《以製裁反擊美國對手法案》(CAATSA),加強對俄國的經濟製裁。
2018年驅逐60名俄國外交官,並關閉俄國駐西雅圖領事館。
北約軍費:川普施壓歐洲盟國增加軍費,提高了北約對俄國的威懾力。
換句話說,在川普執政的四年裏,俄國沒有進一步擴張,而烏克蘭也得到了比奧巴馬時代更有力的軍事支持。這如何能被稱為“讓正義出局”?
三、現實情況:拜登的政策是否真的維護了“正義”?
如果川普“讓正義出局”,那麽拜登的做法是否真的符合“正義”呢?事實卻恰恰相反:
1. 2021年拜登的阿富汗撤軍
拜登政府在沒有確保當地美軍人員和盟友撤離的情況下,倉促撤軍,導致塔利班迅速接管阿富汗。
美軍13名士兵陣亡,數百名美國盟友被拋棄。
撤軍造成的混亂,甚至讓拜登的支持率暴跌。
如果川普的停火倡議是“正義出局”,那麽拜登不顧當時阿富汗的民選總統的請求,延遲三個月從阿富汗的撤軍導致阿富汗重新落入恐怖組織塔利班手中。難道不是對正義的直接背叛?
2. 拜登對俄烏戰爭的處理
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投入數千億美元,但烏克蘭依然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這意味著:
這些錢並沒有真正起到維護正義的作用,而是讓戰爭變成了一場沒有明確目標的消耗戰。
資金的去向也存在巨大問題,美國納稅人的錢到底幫助了誰?
是英勇抵抗的烏克蘭軍人還是烏克蘭的貪官汙吏?
繼續無限製投入資金,反而可能拖垮美國經濟,損害美國本土的正義。
川普的立場是:不能為了戰爭而戰爭,必須通過談判達成可行的解決方案。這不僅不讓正義出局,反而是讓正義回歸理性。
四、川普的立場更符合“正義”的長遠利益
通過
1,邏輯推理、曆史事實和現實情況,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正義出局”這個概念在左派的言論中是雙標的:
2,奧巴馬2014年默認俄國占領克裏米亞時,左派沒有說“正義出局”。
3,過去美歐對蘇聯、俄國的擴張不做反應時,左派沒有說“正義出局”。
4,但現在川普主張停火談判,反而被扣上“正義出局”的帽子,這顯然是選擇性指責。
川普對俄國采取了更強硬的政策
1,他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而奧巴馬沒有。
2,他加強對俄國的製裁,而拜登上台後反而放鬆了北溪-2項目的製裁。
拜登的政策反而削弱了“正義”
1,阿富汗撤軍讓恐怖組織掌權。
2,對烏克蘭的援助變成了一場沒有明確目標的金錢消耗戰。
3,川普主張停火談判,反而是對烏克蘭的理性保護
3,長期戰爭隻會讓烏克蘭和歐洲深陷泥潭,真正的正義是找到一個可持續的和平方案。
綜上所述,左派對川普讓正義出局的指責顯然
1,缺乏邏輯推理的正確性。
2,完全回避了曆史和現實的基本事實。
3,完全在公平立場上采取雙標原則。
川普的立場不是“讓正義出局”,而是避免無謂的戰爭,讓正義得到真正的實現。
顯然左派出於對川普的仇恨而完全失去理智,讓他們邏輯徹底混亂,不顧曆史和現實,不顧公平原則。他們的行為隻能夠被大多數美國人恥笑。
最後讓我們了解一下,俄國入侵的烏克蘭的國情 。
其實很多華裔川黑對烏克蘭真正的國情一無所知,他們僅僅出於對川普的仇恨,凡是川普推行的政策,凡是川普提倡的行動,凡是川普的支持者他們都仇恨都反對,他們是恨屋及烏。
烏克蘭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自由清廉的國家嗎?答案是否定的,烏克蘭和俄國其實是一路貨色,他們曾經都是蘇聯聯邦內的兩個州,都是共產體製,蘇聯解體後,他們絕對不可能立馬脫胎換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國家,
在沒有被俄國入侵前的烏克蘭其實和中共關係極好,烏克蘭在中共手中得到了大量的經濟利益,烏克蘭向中共出售大量的武器和軍事技術,比如航空母艦的製造,中共就是從烏克蘭得到的。
烏克蘭甚至比現在的土耳其還不如,看一看已經在北約的土耳其,總統居然把競選對手關進大牢了引發全國強烈抗議。你就可以知道烏克蘭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
但是左派對烏克蘭的看法就像他們的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的看法一模一樣。
黑人弗洛伊德曾經有過9次犯罪記錄,一次因為持槍入室搶劫而服刑5年,是一個重罪犯,他因為使用假幣而被警察逮捕,但是他進行反抗而被警察壓脖,因為他在被捕前吸食毒品可卡因導致他心衰死亡,在美國左派眼中,因為死亡,罪犯弗洛伊德搖身一變,變成了美國的民族英雄,所有的左派重量級人物,拜登,奧巴馬和當時眾議院議長佩羅西都為他下跪。
這就是左派的邏輯推理方式:僅僅因為挨打而成為正義的化身,因為挨打而成為英雄。
烏克蘭獨立後的主要曆史大事件
一、烏克蘭獨立(1991年)
1991年8月24日,蘇聯解體的浪潮下,烏克蘭最高蘇維埃宣布獨立,並在12月1日的全民公投中,以90%以上的支持率正式脫離蘇聯,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結束了烏克蘭在蘇聯長達70多年的統治地位,建立了主權國家。
促使蘇聯最終在1991年12月26日徹底解體。
俄羅斯仍視烏克蘭為其勢力範圍的一部分,成為後續俄烏關係緊張的根源之一。
二、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1994年)
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大量核武器,成為世界第三大核武國家。美國、英國和俄羅斯聯合推動烏克蘭放棄核武,以換取安全保障。
烏克蘭放棄核武器,並將其交給俄羅斯銷毀,以換取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的安全承諾,即尊重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對烏克蘭進行武力威脅或經濟脅迫。
烏克蘭失去了核威懾能力,在後續與俄羅斯的衝突中缺乏自保手段。
俄羅斯在2014年吞並克裏米亞,被認為違反了該協議,但是失去了核武器烏克蘭政府根本沒有保衛自己的能力,而當時的奧巴馬領導的美國政府和簽訂協議的英國政府都沒有履行自己應該承擔責任,讓正義出局了。
三、橙色革命
烏克蘭2004年總統選舉中,親俄候選人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選舉中獲勝,但反對派和西方國家指責選舉舞弊。親西方的候選人維克多·尤先科領導的大規模抗議最終推翻了選舉結果,重新進行選舉。
親西方的尤先科在重新選舉中勝出,烏克蘭開始向西方靠攏。
俄烏關係惡化,俄羅斯開始加強對烏克蘭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包括切斷天然氣供應等手段。
烏克蘭國內政治極化分裂加劇,親俄與親歐勢力之間的衝突不斷加深,為後續的危機埋下伏筆。
事實說明烏克蘭並不是一邊倒的親西方,
西方在烏克蘭策劃了橙色革命,但是卻是一項幾乎爛尾的工程。
四、2010年亞努科維奇當選及倒向俄羅斯,親俄勢力再次取得勝利。
2010年總統大選,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擊敗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當選總統。
暫停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轉而尋求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
2013年底,宣布接受俄羅斯提供的150億美元貸款和天然氣價格優惠,拒絕與歐盟簽署聯係協議,引發國內大規模抗議。
五、2013-2014年廣場革命(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民眾(主要是親西方群體)在基輔獨立廣場發起抗議,要求亞努科維奇政府恢複與歐盟的合作。衝突持續升級,政府鎮壓抗議,導致數百人傷亡。
2014年2月,亞努科維奇政府垮台,總統逃往俄羅斯,新政府由親西方的勢力掌控。
俄羅斯認為這是西方支持的政變,並以保護俄羅斯族裔為由,出兵吞並克裏米亞。
六、2014年克裏米亞危機和頓巴斯戰爭
克裏米亞事件:
2014年3月,俄羅斯軍隊占領克裏米亞,並在未經烏克蘭政府同意的情況下組織公投,最終宣布克裏米亞加入俄羅斯。
這次吞並行動遭到烏克蘭、歐美及大部分國際社會的譴責,但是並未導致歐美對俄實施有效的懲罰,僅僅象征性作出毫無實際意義的經濟製裁,讓正義出局。
頓巴斯戰爭:
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親俄武裝宣布獨立,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衝突。
俄羅斯被指支持東部的武裝分子,並向其提供武器和人員。
2015年,在美國奧巴馬政府並未參與的情況下,僅僅由法國和德國的莫克爾斡旋下,雙方簽署了一個毫無實際意義的《明斯克協議》,但衝突並未完全平息,事實證明左派又一次讓正義出局了。
後麵發生的事件,大家應該基本記得,所以就不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