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婆婆的一些往事

與您分享美好的事物,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婆婆於2022年8月16日安息主懷,享年89歲(1933年6月25日出生),無疾而終。

她隻是那些天身體比較虛弱,感覺乏力,但最後一天還是吃了一些食物的,白天還拿起iPad看過一點靈修方麵的資訊。晚上8點左右由女兒扶著上廁所,回到床上頭一歪就沒了呼吸。之前問她是否要去醫院看醫生,她明確表示不需要,因為恐怕路上就不行了。這樣也好,省了醫院的搶救,也避免了臨終前不必要的痛苦。她有臨終的平安,也是上帝所賜的一種福氣,我們都為此而感恩。

婆婆生長在上海,是家裏的四小姐,算得上是大家閨秀。先生的外公曾被選為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全國總會主席、全國三自副主席、上海三自主席等,連續五屆被選為上海市人大代表。68年含冤病逝,直到79年平反,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隆重追悼會,我先生也特地趕去參加的,至今記憶猶新。所以婆婆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堅持參加崇拜,會彈鋼琴。

婆婆小時候家境不錯,有兄弟姐妹7人,3男4女,婆婆是女兒中最小的,隻有一個弟弟比她小,也已經全家移民澳洲。7個孩子都讀了大學,男孩一律學工程,女孩全部學醫。男孩除了大哥讀上海同濟大學,二哥、小弟都是上海交通大學。女孩除了婆婆讀杭州的浙江醫科大學,大姐、二姐、三姐都讀上海第二醫科大學。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並入上海交通大學,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之後,他們就自豪地說:兄弟姐妹們有5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他們都是老一輩的高級知識分子,目前除了先生的二舅、小舅還在世,其他幾位都已先後離世了。

婆婆在浙江醫科大學讀書時,仍然參加校內聚會,並且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因為信仰的緣故,夫妻雙雙被發配到小縣城工作,直到退休。

之後移民來澳,終於可以自由參加教會的各項活動和主日崇拜。婆婆公公常常在家一起禱告,為家人、為自己,也為別人代禱祝福,直到公公去了養老院。她通過網絡學習各類靈修資料,直到被主接去天家。

婆婆性格比較安靜,賢妻良母,樂於助人,但卻不願麻煩別人。所以,她的葬禮也沒有驚動別人,隻有家人和極少幾位外人參加,簡單的葬禮就在墓地舉行。棺木入土為安後,我們去聯係了有關墓碑之事。她的墓碑是花崗岩做的,是從中國運來澳洲的。

公公在一年後去世(2023年8月6日),他們合葬在一個墓穴。我父親的墓穴也在旁邊,那時把老人的墓地選定在一起,也是為了方便我們現在去掃墓。墓地離我家並不遠,有時散步也會路過。

他們都是信主之人,當靈魂離開肉體被主接去後,肉體仍然回歸塵土。如今,他們在樂園裏與主相遇,再沒有眼淚和痛苦。我們將來也會與他們再次歡聚在一起,這就是我們基督徒永恒且美好的盼望與福氣!

澳洲紫薇 發表評論於
回複 'Yazai' 的評論 : 都是主的恩典,感謝主!謝謝你的來訪與留評!周末愉快!
Yazai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更謝謝神的恩典,使我們和過世的 的親人有再見的盼望。
澳洲紫薇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曉青的動作真快,文章還沒有推薦到首頁,你就已經閱讀了。謝謝領導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感恩有你!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寫得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