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兒媳的婆婆 & 失而複得的閨蜜(圖)——母親節非甜品 (7)
上集結尾:
而就在她把阿美當樹洞、哭訴家裏的傷心事時,虛掩的房門,被馬麗莎輕輕推開,身後還跟著幾位姐妹……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6/21806.html
——————————————————
幾人見狀,小心翼翼地圍過來,跟阿美一道安撫著Leo媽。
正講到痛處,Leo媽也顧不上那麽多,隻管抽抽嗒嗒地傾訴。
你一言我一語,細細碎碎的勸慰聲,次第而來,以中年女人多半有過的難處與共情,溫溫軟軟地匯成一鍋粥。
有時候,最治愈的粥,正是群雌粥粥——
有以過來人口氣勸的,像這句:親愛的,別傷心啦,咱這些為妻為母的,誰沒受過委屈?不但要守著鍋台轉,還時不時地背黑鍋,好心被當成驢肝肺,很理解你的。
有誠心逗她樂的,像這句:好啦好啦,菜糊在鍋裏真不是什麽事兒,我就是因為經常糊,發明了自家的“鐵板燒”……
有善意拔高的,像這句:是呀是呀,也不要再跟孩子賭氣了。兩代人在一起過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就像鍋碗瓢盆叮叮咣咣,不是有人說過,那是最動聽的家庭協奏曲嗎?
說到動情之處,更有人不怕家醜外揚,上段子講險情:話說那年,兒子把我氣得忘了關煤氣,結果把灑在爐灶上的熱油給點著,頓時起了火。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連Leo媽都屏住了呼吸。
一見灶上火苗衝天,我當場傻眼。打愣的工夫,卻見身邊竄出一位頭蒙濕浴巾的滅火英雄,把我往後一推,舉起家用滅火器,一頓狂噴。火滅後我掀開他的頭巾,都認不出是俺兒子了。就見他的劉海、眉毛、眼毛,還有那讓他看上去剛剛有點兒男人味的嘴邊的絨毛,都給燒禿禿,把我心疼得立馬捂住臉,自己先哭了……
Leo媽聽罷抬起頭,忘情地角色反轉,輕拍著那位姐妹。
阿美見狀,幽默地總結:說得就是喲,現在咱們跟孩子火大,那是沒遇到大火。等到遇上大火了,一見孩子為咱衝鋒陷陣,火再大,都燒不成大火了。
勿繞口令了,我木有火啦。——Leo媽破涕為笑,嗔怪著阿美。
一直沒大說話的馬麗莎,這時候卻發聲了:依我看吶,剛剛姐妹們說的,都是救表不救裏的家常話。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先討神喜悅,求祂來賜予我們智慧,靠祂無限的大能,來解決矛盾和紛爭。
說完,她拿出自打當了執事就更加權威的姿態,閉眼按手,用熟練掌握的屬靈詞匯,幫Leo媽開始了誦經式的禱告。
而當她把同樣內容的禱告,帶入教會的執事團,也就將舞團內閨蜜之間的私房話,擴展為名正言順的集體呼求。
這種集體呼求就似高音大喇叭,長耳朵的會眾都能聽見,——哪怕是最喜歡接收八卦的“順風耳”。
自此,一麵是代禱聲聲,一麵是流言嗡嗡。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聲音,幾乎同速向前傳播,又在複雜的人性中相互雜糅,同流共進,把Leo媽家裏的兩代人衝突,推上了教會的風口浪尖。
這樣的風口浪尖處,可不是普通信徒能立得住的地方。腳下巨浪滔天,頭頂風雲變幻,除了耶穌,有誰能不驚不懼地行走在水麵?
沒有。可沒有又怎樣?不耽誤一切向著俯仰皆危的事態發展。
不久後,Leo媽接到馬麗莎的電話:你家的難處,就似走入迷途的一群羔羊,引發教會牧者們的深度關切。根據領導層開會商議的結果,牧師夫婦會帶執事們集體上門,為你們兩代人按手禱告……
嚇?成團一齊上門?——Leo驚聞驚問。
是的呀,還記得聖經中的五旬節吧?如果門徒們同心合意地集體呼求,聖靈怎能不降臨呢?家庭怎能不和睦呢?Leo媽,你來教會也有好多年,從慕道友到受洗歸主再到加入舞團敬拜,靈命夠成熟信仰夠堅定,絕不會錯過這個領受上帝大能的好機會,定個時間吧!
一聽都到了定時間的程度,Leo媽更是驚顫不已,彷佛看到烏央烏央的屬靈大軍,即將兵臨門外。
她雙腿發軟站不穩,宛如腳踩顛簸不已的舢板,結結巴巴地回道:集體祈禱……來家裏……我做勿得主呀,仲要等……等我先生……還有仔……仔他們回來後,商量商量,再覆你啦。
又剛好這時小兒媳端著洗衣筐,從後房過來洗衣。
在門廳裏換拖鞋時,她聽到這一切。往裏走經過婆婆的身邊,她連招呼都沒打,隻擺一張臭臉,做移動表情符。
而對於深知兩人關係已進入嚴冬的Leo媽,眼睛跟著一溜,就完成了“看圖識字”——
什麽商量不商量的,這日子過得夠煩了,如果再招一堆人到家裏來亂攪合,別怪我把你兒子退貨,20好幾了還讓你牽著,媽寶男+二手貨,看你還怎麽出手?!
讀懂了自然害怕。敷衍塞責後,Leo媽撂下電話,匆匆回到臥房。
洗衣間傳來操作聲,每一聲都似給自己聽,夾帶著摔摔打打的怒氣,就差沒挑明。
鬱悶中審視內心,其實她害怕的,倒也不是她愛屋及烏的兒媳,而是失烏及屋的兒子,——那個她一手牽大的兒子。
為了那隻她放不下的小手,自己遭過多少詬病啊。說她慣孩子的,怪她護犢子的,她聽罷都是微微一哂,任他們留於刻薄和表層。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無需費盡口舌,再去解釋什麽,——尤其是那些難以解釋清的、藏於深層的脆弱。
而那種無人能懂的脆弱,正是在被孩子的手一次次捂熱後,慢慢孕育,悄悄破殼,最終孵化出母性的執著和堅強。
——是的,比起整日摳牙摳到連抬手摸她都嫌累的丈夫,比起那個小時候她一牽就憤然甩開她的大仔,Leo的那隻小手,曾給過她多少柔軟,多少信賴,多少熱熱乎乎的反哺……
麵對巨大的壓力,她選擇全身而退,在接下來的星期天,沒去禮拜,沒去查經,沒去舞團,——吾日三省吾身。
自告奮勇、甘為Leo媽作一對一屬靈陪伴的馬麗莎,電話跟著就進來,關切地留言:是不是被孩子氣暈後身體欠佳,感冒生病了?在這樣艱難的時候,更需要集體的呼求和神的賜福……
對著電話不接隻聽的Leo媽,還沒等她說完,就把留言機關了。
就這樣,Leo媽在不出現、不接線、不回電的冷處理中,同教會自我了斷。
沒多久,她收到一張來自教會的問候卡,上麵有雙語筆跡,中文大意是:親愛的姐妹,聽說您退會了,我們無比遺憾。在此虔誠地祈願,無論您走到哪裏,都有聖靈的光照和引領,否則將是一種悲哀的折返,令人遺憾的精神降維,讓你回到沒有十架支撐的人間……
誒?後一段不錯嘛,很新穎的表達。——作為文字控,聽到這裏我不禁吱聲。
就係啦,那你估下,係誰代表教會寫給我嘅?——Leo在電話那端笑著問。
牧師?師母?馬麗莎?——我連問仨名,Leo媽都說NO。
總不會是阿美吧?——不想撂電話的我,隻好接著亂猜。
當然不係啦,嗰陣阿美已回台東鄉下的別墅,大跳咱們曾跳過的“巴紮嘿“,還專門給我發過片片啦。
一聽“巴紮嘿”,我心裏被什麽拽了一下,須臾間一陣欣喜——
巴紮嘿——舞蹈動作——桃園的舞蹈動作——桃子和我一起編排的舞蹈動作……
終於等到了契機,我可以打聽桃子了!
Leo媽卻這樣追問:快猜猜係哪個,講聖經係一套一套嗰啦。
這一催,令我的舌根又打了結。憑我對桃子的了解,經常實實誠誠給我們帶麵點的她,“靈糧”可那麽充沛。
可就算是這樣,我也要猜她。
卻還是被等不及的Leo媽搶了先:算啦算啦,你走得久啦,可能想勿到。要說這時間真是勿等人喲,下一代轉眼都大啦。還記得當年教主日學嗰大丫吧,她上了神學院,這幾年作為實習生,一直在教會裏負責文字事工呢。
大丫做了神學生?……你是說,桃子……桃子家的大丫?
我這一問,Leo媽也大吃一驚。
她連說了好幾個“等下先”,接著反過來問我:心心,桃子可係你最好的閨蜜咯,這個我們人人都知,可聽你這話,並沒有常常聯係她,勿知她家裏後來都發生了什麽,係不係?
—————————————————
記得我跟桃子最後一次學蒸包,包藏了很多“別有用心”。
比起一鍋熱氣騰騰的包子,我深知自己有更大的覬覦。
即通過自己的參與,在開鍋揭蓋的那一刻,有一種更成熟的溫情與釋然,帶著鬆軟僵局的親和力,彌漫於這個家的煙火氣裏。
是啊,畢竟是最後一次了,怎麽能老老實實地學做飯呢?
在這個草長鶯飛的晚春裏,我要順便薅點兒成就感:看,我也可以是一個很有用的handyman,為修補桃子跟大丫之間的母女關係,善用了最後的時機。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桃子家的現狀。比起血色紋理的“生魚片”,咋捏咕咋是的軟包子,早不是我能寄予希望的載體。

前文鏈接:
1.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7146.html
2.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1020.html
3.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4365.html
4.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8035.html
5.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23169.html
6.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6/21806.html
多謝閱讀。周中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