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聰明就是指IQ比較高,基因帶來的,但這屬於小聰明。在股市靠這點小聰明遠遠不夠。
股市需要靠大智慧,而智慧來自於生活,IQ是必要條件,但還不充分。
有些聰明人非常軸,決不肯向生活低頭。這樣的人一定會在股海中輸掉底褲。
我從不認為自己在股市上有啥特殊才能,所以我很少炒個股。平時主要買納斯達克Index。多年來效果還不錯。買道瓊斯index也差不多,邏輯就是把自己的財產與美國國運掛鉤,保證能跟上大盤。這世界上美國的優勢很明顯,賭美國國運贏率高。
對於散戶,絕大部分都無法跟上大盤。我兒子曾經在華爾街頂級炒股公司當過IT工程師,他說他們公司成立60年來,隻有4年虧錢。錢的總數不變的話,這意味著多數散戶都虧錢。所以散戶能與大盤看齊就很不錯了。
不過,在一些關鍵節點我還是會買個股賭一把的。比如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我準確地在最低點後的幾天內投入股市。買啥賺啥。後來有點飄,把賺的錢又買了其他股票,虧回去不少,然後就又老老實實地買指數股。
次貸危機時,我又在最低點後的幾天投入。也是買啥賺啥。後來又有點飄,沒及時退出,去玩別的股票,再次虧回去一部分。然後又老老實實地玩指數股。
疫情時,我再次在最低點後一周左右投入,買了餐館股,航空股,郵輪股。這次holder了兩三年後賣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敢再玩別的。直到這次發現英偉達是個機會,趁機收了一批,希望這次別再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