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長路中,漸漸淡出的朋友們,沒有道別過!
朋友不在多。年輕時在意的,是夠不夠朋友,當然也是分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如今六十五歲了,雖然也還不算孤寂,卻常常在回首過往時,閃現人生長路中不同階段的朋友們,大多已經不聯係了,雖然還是能聯係上的,包括曾經親近的遠親,曾日日相處的老同事,曾有師徒之情的師長和晚生,和曾感親切的異性。
最典型的,是前些年借由微信群聯絡上的很多年不通音訊的老同學、老朋友,當時那個興奮,相約著盡快聚會,暢聊分別這麽多年裏的種種人生經曆,想當年曾是知根知底的知交,天南海北後各忙各的去了,那你這些年都經曆了些什麽呀?各自拿些上得台麵的事情說一說,說是暢聊,還是隱去種種不如意,潛意識裏和自己的遭際有得一比。相聚相談之間,都會追憶起當年的相知互動和高光時刻,免不了又再提起共同認識的圈子人物,隱約說些八卦,聊上半天能興奮半天,臨別都應許著一定再聚再聊,依依告別之後還久久回味,思緒縈繞。或又發現,多年不同的經曆,彼此改變了許多,如性格、性情、觀念、見識、興趣,現在能談到一起的事物不多;而對方講的有些東西,自己好象隻能嗬嗬。再不能象從前那樣推心置腹,有啥說啥,熱烈共享。甚至還會發現層次和認知不同,看法和旨趣迥異,一邊深信不疑的,另一邊不以為然,不想再說什麽了。
幾次之後,群裏的活躍分子越來越少,互動越來越稀,到了節慶日打個招呼都覺突兀。
也有相當一些舊朋好友,真的聯係不上了,或不想去聯係打攪人家了,心想著當年在那個地方,確實關聯密切,但時過境遷,何必再去徒添紛擾,終歸各人隻以家人近友為日常。
即便如此,內心裏也沒忘了當年人家對自己的好處,一直心存感戴,不過並不想再續前緣,隻在心中默存。就好象從前自己也有予人善舉,並不圖著人家的念想。
可以明顯感覺到,舊友淡出隻是生命流逝過程的一部分,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古人已有雲過。可不是麽,除了人際關係,別的點點滴滴,也總在記憶中是那個樣子,再訪故地,今非昔比。紅燒肉也是外婆燒的好吃。事情也許是過眼雲煙,但是人物即使仍然活在異鄉,也隻當他是往日的知己,再也回不去。
就這樣,年齡,也許是年鱗,一片一片地剝落。很難再象從前那樣,會在新的場景結交一批新的朋友,發生那樣子的密切與關聯。我們已經如此老到,即使偶有新的交際,哪裏還會象當年那樣赤誠無忌,再不可能知根知底。
反倒是,退休後有閑作勝景的遊曆和心靈的回旋,不再風起雲湧,不再企盼、懊喪,而以過往的錦繡斑斕,寶藏於心,彌為珍貴。沒人會說我冷漠,更沒有說我不夠朋友,說了也沒聽見。惟默默祈願各階段的朋友們都能盡享這繁華世界,退休的同輩,趕上了做人最為飛升的時代背景,多數已不再為世象而受紛擾,多數得享物質的豐盛,雖說各人自有運數,可是人生福祉有一半在於自已修為,如今隻求長壽,個個都是神仙。
2025.2.18 王 She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