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天才王勃以他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中國讀書人記住了這位天才。傳説現在中國叫王勃的小猛男在介紹自己的名字時會說:顛過去倒過來都是王的王,勃起的勃。要是昔日王勃要是活到今日,不知道會是什麽感慨?
王勃除了《騰王閣賦》名垂於世,他還有一篇《春思賦》也寫得精彩,讀來朗朗上口,讓老頭無限感慨。鹹亨二年,王勃二十有二。春思勃發,誌存高遠;而我在潤之二十二年的時候,讀的詩曰:”誌存胸中躍紅日,樂在天涯站惡風“。
我二十二的時候,耄死中國得救。我上大學了。報紙上稱我們是“天之驕子”,驕什麽驕?好像我當時也沒什麽理想和宏願。老婆多得難數清的新中國尾巴元帥葉劍英寫詩:攻城莫畏堅,讀書莫為難,什麽神摸麽,苦戰能過関。
王勃《春思賦》有兩句讓我特別感慨:撫窮賤而惜光陰,懷功名而悲歲月。毛澤東時代的青年誰不窮賤。耄主席揮手指前,我們就在陸地上走,耄主席橫著揮手,我們就在水裏遊。混,日子一個方向,人須兩種準備。人似世間之昆蟲,身為案板上的肉。
上了大學是就是鯉魚跳過了龍門。換了生存條件,窮依然是窮。整整四年的讀書黃金光陰被耄硬生生地剝奪了、人都到了該洞房花燭夜的歲數來上大學,還樂得屁顛屁顛。剝奪確是執政的好法。
我不知道爲什麽,好像從沒有過神魔功名心。上大學前成天想著玩著就把錢掙了,上大學後盼著畢業以後可以不再啃老,自己養活自己。新中國的年輕人可憐,誰想啃老?在我啃老的一年多裏,我爸成天對我說:他養活我。
我們上大學的日子裏,大家每天都特別亢奮,不想睡覺。千金難買春天覺,寧可千金也不要。現在的網語“不要不要的”是什麽意思?我們那時的口號是“一天等於二十年”,上個大學得上六千七百多年。四川人講話,提虛勁、雄起。
我上大學時有點“撫窮賤而惜光陰”,一點也不“悲歲月”。活人誰不在歲月裏活流逝?“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是不窮不富的家裏的孩子。父母當家。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班的黨支部女書記,把我叫到一個僻靜処談話,叫我寫封入黨申請書,按說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機會,可我這個榆木腦袋就不知道順杆爬,還婉言謝絕了書記的好意,還調侃:我既上不了刀山,也下不了火海。
當年我學的專業是光學專業,全國那年也畢業不了多少。輔導員好像很看上我,動員我去縂參三部,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去了就是大衛軍銜,戴大沿帽,扛倆肩章。我趕忙打長途問女朋友。她可真是我的女朋友,專揀我怕的事情說:如果你不怕黨分你一個鉄姑娘,那你就去吧。一語驚醒夢中人。去總參,黨分配個“不愛紅妝愛武裝”的鉄姑娘。哪個害怕孤單的好漢不怕?
歲月如流水,人到了晚年,快樂地過著小日子。
人生是幾個意思?人生有多少故事?往事如煙不如煙?“有幾分道理說幾分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鈡”。不當和尚也撞鐘。活著的意義就是撞鐘。年輕的後生別拍磚,“世界是你們的”。
2、2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