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根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美蘇冷戰,以其保守主義政策、堅定的信念,樂觀的個性和卓越的溝通能力聞名,非常的有Charisma 。裏根曾是個電影演員,有人原以為他隻是個和藹可親的傻瓜,但事實上他是個絕頂聰明,學識淵博的精英。
![](/upload/album/db/98/e5/736aef0e9021uWdZUr53.jpg)
Sean McNamara執導,今年8月份上映的電影《裏根》(“Reagan”),以冷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這個美國總統的一生。電影根據Paul Kengor2006年出版的《十字軍:羅納德·裏根與共產主義的垮台》(“The Crusader: Ronald Reagan and the Fall of Communism”)改編,從他早年在伊利諾伊州小鎮的生活開始,到好萊塢的生涯,成為全球極有影響的政治家,到最後被診斷為老年癡呆症,向美國人民告別結束。電影通過KGB特工Viktor Petrovich的視角,再現了裏根傳奇的一生。電影裏飾演裏根的Dennis Quaid說,這不是一個政治電影,而是講述如何成功的勵誌曆史電影。
![](/upload/album/db/98/e5/736aef0e91227GI1XV7I.png)
我覺得總的來說電影還是不錯的。看有關采訪裏根扮演者Dennis Quaid的視頻中說,2009年劇本就開始寫了,但後來因為疫情,電影耽誤了好幾年才上映。
采訪的人還說,剛開始看片子,還以為Dennis Quaid就是裏根,演得太像了。Dennis Quaid回答說,他一直在看裏根的視頻,盡力模仿他的聲音和形態有好幾年了,搞得他的家人都快受不了,哈哈哈。有人說,“Dennis Quaid再現了裏根總統的嗓音和演講時的儀態和氣場”,讓人心生對80年代事情的懷舊感。我覺得Dennis Quaid和裏根是神似,他確實化了很大的功夫,不過裏根還是比他要帥一點,哈哈。
![](/upload/album/db/98/e5/736aef0e90461ZbxACz1.jpg)
雖然有專業影評人士認為這是一部片麵,忽略了這位有爭議的美國領導人缺點的傳記,但也有不少影迷指責那些評論家是因為左翼政治而抨擊一部愛國電影。
曾獲奧斯卡提名的Dennis Quaid為演裏根,傾注了很多的心血。
他真誠地說:“他是我最喜歡的總統,我認為他肯定是20世紀最偉大的總統。” ”盡管羅納德·裏根是一位偉大的溝通者,但他也有非常私密的一麵,這使他很難被真正了解。他的妻子南希可能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她說他也有難以滲透的部分。我認為這與他和上帝的關係有關;這是非常私密的。””他的一生令人驚歎,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部電影的主要意義是娛樂大眾,而這正是他的人生故事。他和南希之間的愛情故事非常精彩,我認為公眾以前從未真正看到過。你可以像旁觀者一樣,親眼目睹所有這些偉大事件的發生。這部電影深入人心。這就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電影另外一條主線就是裏根和南希的曠世情緣。電影較真實地還原了裏根從10歲到去世前10年的精彩一生。
1911年2月6日,伊利諾伊州的一個貧窮的家庭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兒子——Ronald Reagan。父親靠賣鞋為生,是個酒鬼,民主黨老羅斯福總統的忠實粉絲。一次,幾個小混混又來他家門口騷擾,欺辱裏根,他媽就對他說,不要逃避,出去勇敢地麵對,不然他們會永遠欺負你。這個經曆影響了他一生。
小時候,父母就培養他背誦聖經,在教堂分享,母親是很虔誠的基督徒。這也是為什麽裏根有很好的口才和幽默感,並對他後來的演藝生涯有非常大的幫助。
有次在教堂裏聽到一個蘇聯移民對蘇聯缺乏自由的控訴,讓他第一次對共產主義有了直接的反感。
這張照片左邊的是裏根,右邊是電影裏年輕的裏根演員。
![](/upload/album/db/98/e5/736aef0e9061ai4FThoR.jpg)
1927年,他在一個公園開始擔任救生員長達7年,據說共救了77名溺水者。
頗有天賦的他在大學學習經濟學和社會學,畢業後加入到廣播和演藝事業中。二戰期間,裏根配屬至美軍航空軍藝工隊,利用他演戲的專長,製作訓練和教育影片。
盡管他原來是民主黨人,當他認識到左派和共產主義對美國的損害後,開始左轉右。當年蘇聯想方設法地要滲入好萊塢, 裏根被選舉為美國影視演員協會主席,他很了解共產黨人反對法治、自由、民主、人權的秉性,因此貫徹反共主義,降低共產主義和左翼思想對好萊塢演藝界的影響。
1962年當他51歲時,成為了注冊的共和黨人,並留下名言:“我沒有離開民主黨,是民主黨離開了我”。
裏根的第一任太太Jane Wyman是個大明星,得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抱怨裏根說:要是你能把你的精力多放在一點在電影上,你也可以得奧斯卡了。Jane Wyman在好萊塢越來越紅,而裏根的演藝卻停滯不前,並且他們的一個孩子夭折了,最終兩人以離婚告終。
之後裏根遇到了第二任太太南希,兩個人情投意合,相親相愛,可以說是擁有幾十年深情厚誼的靈魂伴侶。用Dennis Quaid的話說,他們就是彼此碰到了對的人,沒有南希,就沒有裏根總統。南希一直鼓勵裏根,說他生來就是做總統的。起初競選失敗,也都是她一直在鼓勵裏根不要放棄。
![](/upload/album/db/98/e5/736aef0e9077i2A7snYT.jpg)
裏根後來競選成為加州州長,並三次參選總統,終於在1980年戰勝卡特,成為當時美國曆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他在就職典禮上宣稱:“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在裏根的第一個新聞發布會上他說:“他們會欺騙,他們會為了達到目的而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會這麽做,因為他和我們的道德標準是不一樣的;對共產黨人來說,目的決定手段,也就是說他們沒有任何顧忌,他們沒有西方的道德傳統。”
電影選擇了他上任不久後的1981年3月,裏根遇刺作為開場。裏根的幽默似乎是他與生俱來的特質,即便在命懸一線的時刻,也不忘以幽默減少緊張情緒。當南希趕到醫院,裏根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對南希說,“親愛的,我忘記躲閃了。 ” 在手術台上麵對醫生,裏根忽然又問了一句,“請告訴我你們都是共和黨人”,主治醫生也幽默地回答說:“總統先生,今天我們都是共和黨人。” 哈哈哈,這個橋段很有名,我特別喜歡。
1984年美國經濟出現騰飛,減稅、加息控製通貨膨脹等政策得到全麵展示,裏根的民意支持一路攀升。那年總統選舉,裏根贏了美國50個州中的49個,是美國總統選舉曆史上贏得選舉人票最多的人。
裏根認為蘇聯最惡劣的是與人類曆史的潮流相背,抹殺其人民的自由和尊嚴。他認為蘇聯正處於嚴重的經濟危機,打算借由切斷蘇聯與西方的科技交流來使這種危機加大。
影片中裏根在1983年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的“邪惡帝國”的講演十分精彩,摘錄幾段:
“讓我們為所有那些生活於極權主義黑幕中的人祈禱。祝願他們發現認識上帝的喜樂。但是在他們認識上帝之前,我們必須警覺,隻要他們繼續鼓吹國家的至高無上、宣揚國家對於個體的萬能、並預言它將最終統治全人類,他們就是現代世界的邪惡中心。”
“如果曆史教會了我們什麽,那就是對對手一味妥協或一廂情願實屬愚不可及。它意味著背叛我們的過去、虛擲我們的自由。”
1983年,裏根提出了一個“星球大戰”計劃,希望通過太空武器競爭將蘇聯的經濟拖垮。“星球大戰”的內容是攻擊敵方在外太空的洲際戰略導彈和航天器,防止敵方對美國和盟國發動的核打擊,正式名稱為“反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的戰略防禦計劃”。
同時,裏根展現他的靈活性,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進行多次會談,最終促成冷戰的結束。
![](/upload/album/db/98/e5/736aef0e9092x8p728Ry.jpg)
他的許多演講都堪稱經典,但都沒一個可以和“推倒這堵牆”("Tear down this wall")媲美。
“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如果你要尋求和平,如果你要為蘇聯和東歐尋求繁榮,如果你要尋求自由:就到這扇門來吧!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牆!”
“極權主義國家製造出的是落後,因為它是在對人們的精神施暴,它遏製人類創造、歡樂和信仰的衝動。即便從愛與信仰的象征性事物上,極權主義者所看到的也都是對自己的冒犯。”
“是的,縱貫歐洲的這座大牆必將倒塌,因為它支撐不了信念;它支撐不了真理。這堵牆支撐不了自由。”
這是視頻:
如《時代》雜誌所說,"Tear down this wall 是裏根總統任期內最著名的四個詞”,這道限製人民自由的牆終於這樣被永遠地推倒了!裏根帶領的美國及民主國家的盟友,贏得了冷戰這一沒有硝煙的戰爭。
由於蘇聯想追趕美國的軍事和研究開發經費,嚴重地損害了原本早已不穩固的經濟,被曆史學家認為這是導致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蘇聯經濟意外的崩潰造成了蘇聯在冷戰的失敗。當年許多專家都沒有預見到這一點,但被認為是更依賴直覺而不是對問題仔細分析的裏根總統卻抓住了這一弱點,並因此而流芳百世。
裏根任總統期間的有一次著名的醜聞,那就是軍售伊朗和尼亞加拉瓜事件(Iran-Contra Affair),美國行政機構秘密販賣武器給伊朗政權,並將所得利潤支援尼亞加拉瓜的反共遊擊隊。有數名政府高級官員被判決有罪,不過他為此進行道歉後安然度過。
1989年1月11日,裏根卸任,他自稱有兩件值得他驕傲的事:“經濟終於開始複蘇了,美國的士氣開始複蘇了。美國再度受到世界的尊敬,開始再次擔起世界的領導”。
裏根在1989年的卸任演說中說:“我並非偉大的溝通者,但我談到了許多偉大的話題——那些是我們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所尊崇的信仰,它們是指導了我們兩個世紀的根本原則。”
影片結束時,裏根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在“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的音樂中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後一趟的騎馬之行。
裏根和南希,無論在他們最美好的時光,還是後來遭遇挫折,都一直相濡以沫,不離不棄,演繹了曠世情緣,南希陪著失智的裏根走到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刻。。。。
短短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無法還原裏根人生中所有的事情,但重要的大事件應該都在裏麵了,可以說演員出身的裏根,在政治舞台上成功地出演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曆史詩片。
介紹裏根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