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公布。獲獎者是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和詹姆斯·羅賓遜(James A. Robinson),理由是對“製度如何形成並影響繁榮”所作的貢獻。諾貝爾獎委員表示,“縮小國與國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之一,而三位獲獎者則證明了社會製度對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性。”
有關國家的發展主要是哪些因素決定的,我們以前有過一篇文章討論,大體上,分為地理決定論,人口決定論,種族決定論,資源決定論,先發優勢,後發優勢等等,我們通常會把純粹由於自然資源而推動經濟發展的國家單獨區別出來,因為那種發展很多時候都缺乏可持續性,而且一些小的經濟體也不足以作為廣義的個體分析,來代表更大規模的經濟體(比如新加坡就不太容易作為一個參照係,同樣的巴拿馬也不太可能作為中南美洲的代表)。那有沒有一個國際通認的標準來區分發達國家和經濟體,而且是有代表性的,或者說是可以作為其它國家的參照標準的。還真的有,那就是經濟學界用的一個20/20標準,就是人口超過兩千萬(20百萬),人均GDP超過兩萬美元(20千美元),這樣是一個基本平衡了經濟體規模,比較容易有代表性的標準。
以下是人口超過 2000 萬,而且人均GDP超過 20,000 美元的國家和地區:
國家/地區 人口(2023 年) 人均 GDP(美元)
美國 3.35 億 84,029 美元
加拿大 3900 萬 52,146 美元
德國 8400 萬 54,707 美元
英國 6800 萬 46,298 美元
法國 6700 萬 46,101 美元
日本 1.25 億 42,510 美元
意大利 6000 萬 40,063 美元
韓國 5200 萬 35,338 美元
澳大利亞 2600 萬 70,370 美元
西班牙 4700 萬 38,582 美元
台灣 2300 萬 39,709 美元
荷蘭 1800 萬 61,288 美元
此列表包括人口超過 2000 萬的國家和人均 GDP 超過 20,000 美元。人均 GDP 值反映出經濟發達。數據來源於 CIA 世界概況?
那這些國家的具體產業結構,以及經濟發展的前景如何,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下麵是所列國家和地區的詳細概述,涵蓋其主要行業、人口結構、經濟發展曆史和未來經濟前景:
1. 美國
主要行業:技術(矽穀)、金融(華爾街)、航空航天、娛樂(好萊塢)、醫療保健、製造業(汽車、化學品、電子產品)、農業(大豆、玉米、牲畜)。
人口結構:人口多元化,移民比例很高。隨著嬰兒潮一代退休,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導致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動化和移民勞動力。
經濟發展曆史:美國經濟從 18 世紀的農業根基發展成為 19 世紀和 20 世紀的工業強國,二戰後出現了重大技術創新。近幾十年來,它已轉向以服務業為基礎的經濟。
未來展望:盡管麵臨收入不平等、政治兩極分化和氣候變化影響等挑戰,但預計美國仍將保持其在科技和金融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
2. 加拿大
主要產業: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木材、礦產)、技術(渥太華、多倫多)、汽車、航空航天(龐巴迪)、醫療保健、農業。
人口結構:人口老齡化,亞洲和歐洲移民比例很高。勞動力參與率很高,但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緩慢。
經濟發展曆史:加拿大經濟曆史上依賴於其自然資源,但在 20 世紀已實現多元化,涉及製造業、服務業和技術。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現為 USMCA)及其與美國的鄰近關係一直是其貿易關係的核心。
未來展望:加拿大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不斷發展的技術部門,地理位置優越,但挑戰包括住房負擔能力和氣候變化。
3. 德國
主要產業:汽車(大眾、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等)、化學品、機械、工程、製藥、可再生能源、信息技術。
人口結構:歐洲最老齡人口之一,出生率低,老年人口比例高。來自土耳其和其他國家的移民有助於維持人口水平。
經濟發展曆史:德國從19世紀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在20世紀迅速實現工業化。1990年的統一給經濟帶來了推動力,使其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未來展望:德國正致力於向可再生能源(能源轉型)、自動化和數字化轉型轉型。人口老齡化和對出口的依賴帶來了潛在的挑戰。
4. 英國
關鍵行業:金融服務(倫敦)、技術、航空航天、製藥、創意產業(音樂、電影、時尚)、教育。
人口結構:英國人口相對老齡化,移民人數眾多,尤其是來自歐洲和亞洲的移民。勞動力正在萎縮,醫療保健和養老金壓力越來越大。
經濟發展曆史: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是19世紀世界領先的經濟強國。二戰後,英國麵臨去工業化和經濟困境,但金融業自20世紀末以來蓬勃發展。
未來展望:英國脫歐後麵臨貿易和勞動力短缺的挑戰。然而,其強大的金融業、全球文化影響力和對綠色技術的承諾是未來增長的關鍵優勢。
5. 法國
關鍵產業:航空航天(空客)、汽車(雷諾、標致)、奢侈品、時尚、葡萄酒、旅遊、製藥、核能。
人口結構: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法國人口相對年輕,大量移民來自北非和其他地區。勞動年齡人口略有減少。
經濟發展曆史:法國曆史上以農業為主,19世紀轉型為工業強國,國家在關鍵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仍然是奢侈品和時尚領域的領導者,而其國家驅動的經濟正在自由化。
未來展望:法國專注於創新和技術,強調數字和綠色經濟。它麵臨著勞動力市場僵化和公共債務的挑戰,但其全球品牌和旅遊業是強大的資產。
6. 日本
主要產業:科技(索尼、豐田、鬆下等等)、汽車、機器人、電子、造船、化工、鋼鐵。
人口結構: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出生率低,社會老齡化嚴重。移民人數少,勞動力減少,給經濟帶來挑戰。
經濟發展曆史:日本在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迅速實現工業化,二戰後成為全球主要經濟參與者,主要由製造業和出口推動。
未來展望:日本麵臨人口挑戰,人口減少且老齡化,但正在大力投資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它仍然是高科技行業的領導者,同時也注重環境可持續性。
7. 意大利
主要產業:汽車(菲亞特)、時尚(古馳、普拉達等等)、航空航天、旅遊、農業(葡萄酒、橄欖油)、製藥。
人口結構:意大利人口老齡化嚴重,出生率下降。勞動力市場麵臨挑戰,但來自東歐和非洲的移民有助於支持勞動力。
經濟發展曆史:意大利的經濟以工業製造、農業和服務業為基礎。它是 20 世紀中葉歐洲的主要經濟力量,但自 1990 年代以來一直麵臨停滯。
未來展望:意大利專注於數字化轉型和創新,但麵臨經濟停滯和公共債務問題。旅遊業是一大優勢,綠色技術提供了未來的增長潛力。
8. 韓國
主要行業:科技(三星、LG、SK 海力士等等)、汽車(現代、起亞)、造船、鋼鐵、化工、娛樂(韓國流行音樂、電影)。
人口結構:韓國人口老齡化迅速,出生率低,預期壽命高。移民有限,勞動力短缺正成為一個問題。
經濟發展曆史:韓國是 20 世紀 60 年代至 90 年代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以出口導向型工業化為驅動力。它仍然是技術和重工業領域的關鍵參與者。
未來展望:韓國正在投資數字經濟、綠色技術和人工智能。人口老齡化和經濟不平等是重大挑戰。
9. 澳大利亞
主要行業:采礦業(煤炭、鐵礦石)、農業(小麥、羊毛)、教育、醫療保健、金融服務、技術。
人口結構:澳大利亞人口相對年輕,移民數量眾多,尤其是來自亞洲和歐洲的移民。老齡化人口正在增加,但速度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經濟發展曆史:澳大利亞最初以農業和采礦業為基礎,在 20 世紀實現工業化,其經濟現在嚴重依賴服務和出口,尤其是對亞洲的出口。
未來展望:澳大利亞強大的資源部門與對技術和教育的日益關注相得益彰。它麵臨著與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和全球經濟轉變有關的挑戰。
10. 西班牙
主要產業:汽車、旅遊、農業(橄欖油、葡萄酒)、紡織、製藥。
人口結構:西班牙人口老齡化嚴重,青年失業率高。移民是維持人口數量的一個關鍵因素。
經濟發展曆史:20 世紀末,西班牙從農業經濟轉型為工業強國,旅遊業增長強勁。2008 年金融危機產生了重大影響。
未來展望:西班牙正在投資可再生能源和數字化轉型。人口老齡化和高失業率是挑戰,但其旅遊業仍然是一項強大的資產。
11. 台灣
主要產業:科技(台積電等等)、電子、機械、塑料、化學品、紡織。
人口結構:台灣人口老齡化迅速,出生率低。勞動力正在萎縮,某些行業嚴重依賴外國勞動力。
經濟發展曆史:台灣經濟在 1950 年代以農業為基礎,但從 1960 年代開始迅速工業化。目前,台灣是半導體製造業的全球領導者。
未來展望:台灣的未來取決於其技術優勢,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台灣麵臨著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但仍專注於創新和數字化轉型。
12. 荷蘭
主要產業:科技、製藥、化工、農業(鮮花、乳製品)、金融服務。
人口結構:荷蘭人口老齡化,但移民有助於維持其勞動力。勞動生產率高,重點是自動化。
經濟發展曆史:荷蘭從 17 世紀早期專注於貿易和海上力量,到 19 世紀和 20 世紀成為工業化的領導者,近幾十年來專注於高科技產業。
未來展望:荷蘭在綠色技術、可再生能源和數字產業方麵具有良好的增長條件。它麵臨著與氣候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相關的挑戰。
這些國家和地區不僅擁有豐富的獨特產業,而且還麵臨著與人口結構變化、技術轉型和環境可持續性相關的共同挑戰。它們未來的經濟道路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利用其競爭優勢。
總結一下上麵的20/20俱樂部的國家,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建立在以基督教文明為基礎,以歐洲為工業中心的發端,但是核心還是在於科技,金融,其它包括文化,農業和采礦業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這十二個國家(包括地區)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實行的是一黨製,也沒有皇權製度,都是實行的國民自由選舉,多黨競爭的製度,也就是說是相對更加包容,而不是獨裁或者威權的製度,顯然更加不是攫取性的政府管製模式。
那問題來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規模,號稱2025年(林毅夫評語)就要超越美國的那個東方大國,顯然是威權製度(如果還不能算獨裁政府的話),而且沒有民族製度,盡管它盡量在經濟結構中展現包容性,但是它的很多攫取性的政策(比如對於農民工的盤剝等等),仍然是它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底層競爭力。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中國能夠突破人均兩萬美元的經濟規模,那是不是就可以證明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術觀點本身就是BS,不過現在看來,還沒有任何一個這樣的國家存在,中國模式是否真的存在,或者隻是一些現有模式的翻版,經濟全球化的利益放大化的結果,而且如果中國模式存在,它是否可以被複製(比如美國的模式複製於英國,而美國模式本身又被很多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複製),如果中國成為發達國家,但是前提是成為一個製造業的黑洞,成為世界唯一獨霸的工廠,這種模式的意義是什麽,所有這些問題和解答,可能都需要曆史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