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我們這兒的匹克球俱樂部組織了幾個比賽,其中有兩個是為了慶祝節假日舉辦的,兼具搞笑和練習性質。
一個是在感恩節前舉辦的吊球比賽(dink competition),挺好玩的。四個人一組在網前吊球。規則是不許快打,隻能輕吊,球必須落在廚房裏,還不能打到對方身上。在這些規則中,不能打到對方身上這一條有點令人費解。我們的第一場比賽裏所有隊員都是華人,在討論比賽規則的時候,就有一個人問:要是對方球打過來,我故意迎球而上,讓球打到我身上,對方不就是輸了嗎?真是中國人的腦子靈活,才能想到這樣的鬼點子。沒人知道答案是什麽,隻好把主辦的工作人員叫來問,人家輕描淡寫:你故意往上湊,一看就看出來。這樣的人直接判負。
每組比賽要一直進行到某個人報完TURKEY這六個字母才算結束。某個人輸了一次就報一個字母。比如第一次輸就報T,第二次輸就報U,...,第六次輸就報Y。其實就是有人輸六次這組的比賽就算結束了,各人再加入新的組繼續比賽。大家把自己在每個組輸的次數登記下來,最後把每個人所有比賽輸的次數加起來,分數最低的人獲勝。比賽結果,我居然獲得了全場冠軍。
那次比賽以後有一天打球的時候,我和對方互相網前輕吊的時候打球失誤了,隊友還跟我開玩笑,你不是吊球冠軍嗎?怎麽還失誤?
第二個比賽是在聖誕節前舉辦的,這次比賽是照正常的打法計分。比賽開始前每個人分得六個小鈴鐺(jingle bells )。每一場比賽結束後,負者要交給勝者一顆小鈴鐺。比賽結束時鈴鐺最多的前四名獲獎。想象一下:打球的時候滿場鈴兒響叮當,也挺有節日氣氛的。
五個球場中有三個是特殊球場,其中一個球場每個人打球的時候必須要戴一個大棉手套。戴上厚厚的棉布手套以後,感覺根本就不會打球了,不是出界,就是下網,連發球都不會發了。這雖然是一場搞笑的比賽,但是我從中體會到的是打球的時候手感非常重要。
另一個特殊球場,打球的人,一隻手必須抓著一隻玩具雞,雞掉地上的話不能擊球,必須先把雞撿起來。
還有一個球場上用的是一個比平常的匹克球大一號的球。這個大球打起來感覺很不一樣。
比賽開始前大家到預先指定的場地,我被分到1號場地。擲骰子以後找到了自己的隊友,一個60歲的大媽,我以前沒有見她來打過球。打了一會兒就知道她水平比較差,可能隻有2.5。我以為第一場肯定要輸掉了,結果我們很驚險地反敗為勝,以十一比九獲勝。
這樣我們兩個勝者就移到了2號場地。輸掉的人繼續呆在原來的場地。2號場地就是那個大號匹克球的場地。抓鬮挑隊友時,發現這個場地的規則跟別的場地都不一樣,別的場地都是上次配對的兩個人要分開,這個場地是重新抓鬮,根據年齡身高等等有一係列新規則。抓鬮以後我居然又跟上次的隊友一個隊。還沒開始打,對方兩個女隊員提醒我們說:這個球比較大,比較重,所以組織者說這個球不能過頂重扣,怕傷到人。結果在比賽過程中有很多可以扣死的球,我隻能輕打。後來我發現對方還是有重扣。不過在這樣的娛樂比賽中也不好跟她們計較。很快,我們敗下陣來。下一場球抓鬮的時候,我又抓到了同一個隊友,再次敗下陣來。準備第三次抓鬮時,我的隊友說:我們兩個已經連續配對打了三場了。她說她拖累了我,這樣對我不公平。其他兩個人聽到她這麽說也沒有反對,於是一個等級分4.2的高手跟我原來的隊友組了一隊。結果我們贏了,我終於從那個用大球的球場跳了出來。
下麵一場球打到一半,突然主辦者在我們場地扔了一個玩具,按照規則,比賽立刻停止。我們四個隊員,每個人發了一個袋子,裏麵有帶著鈴鐺的發卡,一個項鏈,兩個手鐲,都是聖誕節的裝飾品。要求我們每個人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戴好,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把一個蛋糕吃下去。結果我因為手上原來戴著一個護腕,那個手鐲怎麽也帶不上去,得了最後一名。第一名的有獎,不過也是有代價的,因為蛋糕吃的太快,臉上和胸前的衣服上都染上了花花綠綠的蛋糕顏色。
因為在那個大球球場打了三次,在比賽結束的時候我都沒有輪換到那個手抓玩具雞的球場打球。
比賽結束後大家數一數自己袋子裏的鈴鐺,我總共五勝二負,剩下九個鈴鐺,居然還排名並列第三。打了一個吊球比賽和一場正式比賽,輸了,得了第四名。但是還有獎:一個帶鈴鐺的項鏈掛在匹克球上。
千萬不要以為我拿了兩次獎,在俱樂部裏是高水平了。其實能拿獎的主要原因是真正的高手們都沒有來。專家組裏等級分5.2的高手們要是來了,那就沒我什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