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講了天子山的小眾景點”點將台”。下麵談談我們遊覽這三個小眾景點之”空中田園”的故事。
與”點將台”相似,”空中田園”是天子山的另一個附屬景點。但它的名氣比”點將台”大,去的人稍多,但也都是我們這樣的自助遊人。我們在三岔口站下車,然後購電瓶車票進入山內近距離參觀。電瓶車全票50元,老人優惠價32元。
(空中田園的電瓶車)
“空中田園”實際上是位於老屋場區域的莊稼地,因其處於幽穀內的孤峰崖頂,產生了不同凡響的感觀效果。了解張家界景區地貌的人不難理解,這下沉的崖頂便是天子山 ”方山台地”的地貌形態。
我們乘坐的電瓶車沿著山路行了10多分鍾,先後停靠了二個觀景台讓我們下車拍照。
第一個停靠點,是一片舒展在”下沉”崖頂上的層層大片梯田。它被四圍形色各異的山峰圍在其中,似搖籃中的嬰兒沉睡在那裏。山巒很靜,我們也很靜,生怕驚醒了小寶寶。
(天子山的空中田園之一)
在第二停靠點,我們見到了傳聞中的空中田園,一個呈寶葫蘆狀的綠州水景。整片田地處於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頂上,三麵懸空,隻有一條山石壘出來的簡陋小道與外界相連。它的周圍終日雲霧環繞,遠遠望去田地就像是漂它尤如一幀天女的湘繡,散落到山海間的半空中,隨時都有可能飄走,不由讓人想伸手攬住它。
(天子山的空中田園之二)
空中田園之美令人感歎。說起空中田園的來曆,田園主人還有一段艱辛的開荒史。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景點是張家界景區諸多景點的一個例外。它有一段由農田上升為景點的美麗故事。
上世紀文革之後的1983年,這裏的山民們因農田少生活困苦。其中一位彭姓土家族伢仔祖祖輩輩都住在這片山上。待他成家後,手中的幾分土地不足以維持生活。於是,他來到這片山崖開荒造田。他和妻子鑿石蓋土開出平地,又引泉灌溉。經過二十多年的土質改良和不斷勞作,形成如今麵積為3.9畝的肥沃田園。2009年一對韓國夫婦公布了田園的照片,外界才認識了這藏在深閨中的絕色和他的名字,彭齊雲。
(彭齊雲和他的空中田園. 照片取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2000年起,這個偏避小山頭有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彭齊雲也更加用心打理那片小田。政府每月補助他300元,鼓勵”種植”景觀。於是,中心地麵上每季更換不同作物,夏時茶葉,春時油菜,又套種了玉米。外圍水域曾滿是觀賞荷花。水裏還放有魚苗淨化水質。真是四季風景迥然不同。
隨著遊客量的增加,彭齊雲在經過田園的半坡路上修建了一個觀景台,開始在觀景台旁賣土特產,年收入也能達到數萬元。2013年,他又拿出13萬元重修了通住空中田園的道路。來訪的遊客們了解到彭齊雲的開荒史和修路投資,也紛紛自發的捐款,保證了彭齊雲的經濟收入。
彭齊雲正式在全國亮像是2018年6月。那年中宣部組織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由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等30家媒體組成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采訪團采訪了空中田園和彭齊雲。此後,以《原來種水稻現在種風景》《漫山風景就是滿山錢景》《懸崖上開墾的荒地如今變“聚寶盆”》等為題的多篇報道文章,把彭齊雲和他的空中田園介紹給大眾。
在我們途徑的路程上,”空中田園”式的山田在那個區域似乎有多處,我們遊覽的隻是其中最大且修整最好的二處。
後來,我從一篇武陵源區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的文章中得知,張家界的空中田園共有三處。彭齊雲的空中田園叫”小空中田園”,我們參觀的第一個梯田景點叫”二號空中田園” 。兩處合計約50畝。另有一個占地約100畝的”大空中田園”在袁家界景區內。
天子山景區是曆代土家族的棲生之地。天子山也是因古代土家族領袖向大坤率領當地農民起義自稱“天子”而得名。現在為了保護自然環境,不僅景區山上不住遊客,當地居民們都需搬遷移出景區。這似乎並不會對當地居民造成困難,因為富足的山民們如今家家都有小汽車。
這次去空中田園,我們沒有見到彭齊雲,也難以想象他開小汽車去空中田園種田的場景。
一段墾荒史造就了一方景致。這使我聯想起台灣的清境農場。那片宛如瑞士山色的現代著名風景點,是從大陸遷台的台灣老兵幾十年前為了謀生而拓荒所得。
一個小時後,老楊和我們一起返回到三岔口,重上環保車去楊家界轉車。前去黃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