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county的中文翻譯是縣,那麽一縣之長,應該稱為縣令或者縣長。1273年,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選帝候們,推舉一名來自現在瑞士的"縣長"為"羅馬人的國王"King of Romans。這是神聖羅馬帝國史上第一次,選一名"縣長"任國王。法蘭克人國王查理曼大帝統一中西歐洲大部地區,並把意大利中部讓教皇管後,歡喜的羅馬教皇於公元800年,給查理曼大帝冠名自公元473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空閑的"羅馬皇帝"稱號,並親自加冕,成為新的"羅馬帝國"。由於皇帝任命與天主教廷的關係,為與古羅馬帝國區別,史家在這個新羅馬帝國名字前附加"神聖"前綴。此時法蘭克人主導的帝國,又稱為法蘭克人的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名譽上的帝國,實際是中世紀歐洲中部法蘭克人各封建諸侯國的鬆散聯邦,組織上有點象今天歐盟,各諸侯國無論獨立自主的大諸候sovereign prince,還是附屬他國的小諸候vassal prince,在親王議會Council of Princes都有一票。英語詞prince在此不是國王之子的意思,而是在council占一席之地的統治一方領地的諸候,冠以親王,無論是公爵、伯爵,還是主教、大主教。諸候議會上麵架構一位皇帝。前皇帝駕崩後,其子裔無權繼承皇位,由諸候們推選新的"羅馬人的國王"。如果經羅馬天主教教皇加冕,就可以稱為帝國皇帝,未經加冕的隻能稱國王。法國和意大利分裂出去後,帝國主要是日耳曼族藩邦的聯邦,後來的帝國,史稱日耳曼人的神聖羅馬帝國。中譯日耳曼一詞源自英文German,德意誌則源自德文deutsch,兩個中文詞其實同義,可以互換。14世紀後,帝國憲法修改,由七位稱為選帝候Prince-Elector的大諸候和大主教推選皇帝。帝國無固定首都,皇帝在哪裏,首都朝廷就在哪裏。後幾個世紀,奧地利大公長期為皇帝,維也納就成為帝國首都。帝國延續一千年,直至拿破侖掃平歐洲時才解體。
縣的英譯名county,源於中世紀管轄一縣之長的領主貴族頭銜,英文叫count,其更通用的翻譯是伯爵。(英國的伯爵叫earl,伯爵夫人倒是隨歐洲大陸習慣,countess。)伯爵源自古羅馬的軍官職位,因功封地。中世紀的伯爵擁有的封地大約就是一縣的大小,其政治地位也大約是縣長,從屬於管控一省大小的大封建領主:公爵。所以我也可中文意譯歐洲中世紀的公爵為省長,伯爵為縣長,不算太離譜吧。與中國集權製下省長、縣長不同的是,歐洲中世紀封建製度下的公爵、伯爵是掌軍政法權的領主,其領地世襲,隻有絕後或犯大罪才能被上級回收再封賞他人。中世紀後的貴族頭銜更細分,且與封地脫離,公候伯子男,少有領地,多屬爵位等級。回說這位冠以"日耳曼國王"的縣長或伯爵,貴族頭銜的全稱是哈布斯堡伯爵Count of Habsburg,稱王以後為日耳曼國王魯道夫一世Rudolf I of Germany。
此前約兩百年,魯道夫的貴族祖先,在瑞士中部一座森林中,在河邊山丘上建了座城堡,稱哈布斯堡城堡,做為領地宣示和防衛要地。後來他的孫子把自己的貴族頭銜改為哈布斯堡伯爵,世襲繁衍,初期無什麽特別之處,直到魯道夫。因其從屬公國的公爵失勢失權,野心勃勃的瑞士人魯道夫伯爵成為實際主權獨立的一方軍閥。阿爾卑斯山麓的瑞士,曆史上以軍人的凶猂聞名,教皇在梵蒂岡的衛隊都是瑞士軍人,兩次世界大戰的雙方都沒敢侵犯中立的瑞士。瑞士的魯道夫伯爵通過軍事征伐、外交、聯姻,迅速在日耳曼諸邦爭戰中異軍突起,風頭無雙,居然能運作讓自己成為"羅馬人的國王"King of Romans,因從未被教皇加冕稱帝,他後來又稱"日耳曼的國王"King of Germany。恰好以維也納為都的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後,魯道夫便把老家在瑞士的上司公爵領地和奧地利公爵領地轉成帝國直轄省親自管轄,然後封賞自己的兒子們成為公爵去管理。原屬地哈布斯堡城堡,哈布斯堡村及其周圍領地,後來在帝國與瑞士獨立的戰爭中丟失。反而以維也納為都的奧地利,變成哈布斯堡家族的根踞地。從此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揚名歐洲,又稱奧地利王朝House of Austria。其家族除了數百年間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皇族,其成員也曾經稱王或實控歐洲多國,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蘭等地。而奧地利、捷克、匈牙利三國長期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羅馬教廷也常受其左右,其文化與曆史影響無處不在。帝國史上的唯一女皇瑪麗亞·特蕾薩、末代法王路易十六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奧皇法蘭茨和茜茜公主,這些名人趣事耳熟能詳。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富甲全歐的西班牙王查理一世,是首位哈布斯堡王室血統的西班牙王。憑美洲的財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查理五世)權力,和宗教改革運動中鎮壓德裔新教邦國所獲,他名義下控製的領土涵蓋半個歐洲包括西、意、奧、匈、德、法、荷等歐洲多國,以及美洲、菲律賓,號稱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