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UQJ3qvT7aeEp7GCvm0Y8Qg

昨天上午,在一個福音群裏,一位群友@我,意思是不要去關注世界上發生的事,因為我們改變不了,所以先要改變自己。
他說得不無道理,但我並不認同。於是,我回複這位群友說:“世界就是被我們這樣的人改變著!你也會享受到我們改變的成果!”
在平淡而又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感覺到每天都是一個樣,看不出今天比昨天哪裏變好了。但是,如果用更開闊的眼光來看,5年、10年、20年、30年,你會發現社會的大趨勢在進步之中。如果視角更寬廣,觀察整個人類社會的曆史,從茹毛飲血、同類相食發展到今天的數字科技時代,絕非“鬥移星換”、“滄海桑田”這樣的詞語所能形容。這些變化,不是某個偉人或聖人的功績,而是無數如塵埃般渺小的普通人始終渴望讓社會變得更好。千萬年前,人類不隻采摘漿果、捕食動物,還彼此相食。沒有人認同他的說法,大家紛嘲笑、批判他說:自古以來就是弱肉強食,有什麽不好的?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說這話的普通人越來越多,最終使人把人當食物的行為被認為是一種罪惡。 
文明,是從有人呼籲拒絕吃人肉開始的,而不是從研究如何把人肉做得更好吃開始。寒冬過去,第一棵小草從土裏鑽出來時,也許會被嘲笑:就憑你一棵小草,就想把大地變得春意盎然嗎?但是,當第2棵、第3棵……最後所有沒被寒冬凍死的小草都鑽出地麵時,天地之間便成了美麗的春天。在菜場大門外麵,看到一隊城管氣勢磅礴地推搡、驅趕幾個蹲坐在地上,麵前擺著幾塊生薑、幾把小蔥,衣衫襤褸的鄉下老農。我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仍然氣不過,便上前和他們理論。幾個城管立刻向我圍攏過來……家人以及附近認識的人立刻上前向城管打招呼,說我是“書呆子”並把我往後拉,這才解了圍。幾天之後,我在辦公室裏就這件事寫了一篇文章,注冊了一個新浪博客賬號並發了上去。 
這是我1993年畢業於中文係之後,人生當中寫的第一篇符合白居易所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著”的文章。2013年11月13日,因為牽扯到一樁走私案,我蒙冤入獄。一審被鹽城中院判了8年,二審被江蘇高院改為6年6個月,最終於5年10個月之後的2019年9月12日重見天日。一直以來,很多讀友都想知道我所涉何案,建議我把整個過程寫下來。我說:如實寫出來的話,會驚爆你的眼球。而且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我覺得寫我的經曆沒有價值,將來也許有一天,環境可以允許我如實記錄。這5年間,我隻在一篇文章裏提及案情,感興趣的讀友可以點擊標題閱讀《再重磅的炸彈,也炸不醒被催眠的人》(我剛剛驚奇地發現,在微信裏竟然搜不到這篇文章)。這5年10個月的經曆,讓我如同用了超強CT一般對現實研究了個透,對每一樁事件——大的比如俄烏、哈以戰爭,小的比如鐵鏈女、路虎女事件——我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2020年春節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鐵鏈女的故事,當即在公眾號“酒膽書心”中發文,提出6個疑問。第二天下午,此文被刪,“酒膽書心”被永封。半個小時後,另外一個並未提及此事的號“庭院雜說”也被永封。再半個小時後,沒有發過文章的備用號“近距離”也被永封。
依據我對俄羅斯的了解,我意識到這是一起關乎整個世界未來至少半個世紀的大事件,戰爭結果直接決定未來世界的格局和運行邏輯。由於我對烏克蘭並不了解,便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惡補相關知識,然後便開始針對此戰寫評論文章。兩年多來,我一共寫了不下於800篇,其中100多篇被消失。我很欣慰,這些文章讓數百上千人並相信這個結局,並且相信這個結局對全世界所有普通人——包括俄國人——是有利的。人類文明的每一步,都是在批評的力量推動下前進的,與謳歌讚美無關。 
它的每一步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無數普通人發出自己的聲音,盡管這些普通人終將湮沒在曆史長河之中。當這些人實現了每一個前進的步伐時,所有人都是受益者。我不是第一個這樣的人,也不是這些人裏重要的一個。但我很自豪,我是其中的一員。如果你沒有勇氣發出聲音,你可以沉默地圍觀;如果你連圍觀的勇氣也沒有,那麽請你不要打擊那些發出聲音的人,不要用冷水潑向那束光。最後提醒各位讀友:本號已經擁有留言評論功能,請各位讀友討論時保持理性,有節有度,否則將不會展示給其他讀友。謝謝!上一篇你若隱忍,流氓們的日子會很滋潤下一篇少數人的雞賊,讓契約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