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情,鹽水蜂炮

旅行應該是每次隻走一兩公尺,同一個物件,同一個景色,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她,欣賞她。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台灣風情,鹽水蜂炮

我的旅行經常夾雜著一些奇奇怪怪的念頭:到印度,我要去坐一個三等車廂的火車旅行,到野外而不是動物園看老虎,過排燈節(Divali);到玻利維亞,我要去登一座6000米的山,去逛拉巴斯最詭異的集市;到緬甸,我要去看看金三角到底是什麽樣(老撾,泰國,緬甸交界處),也許光顧一下大煙館之類的。當然很多是敗興而歸。反正那些最後的村莊,最難看到的少數民族,罕見的野生動物,最長的冰川,始終讓我著迷。總而言之,在尋找一種很純粹,很真實的東西。

說到過中國年,如果不能在大興安嶺的最後一個村莊裏吃上粉皮燉肉,也要在越南,新加坡,台灣那種地方過,“年”味重,而不像是中國那些大城市裏,預製菜或搓一頓。至於美國,這嘎達鞭炮都禁了,這年還咋過嘛?為了體驗真正的過年,一個純粹的年,我選擇了元宵節在台灣過,於是台灣最有“年”味的地方被我挖掘出來了,鹽水。帶著這種念想,到台灣騎自行車環島,停留鹽水看蜂炮,我安排了一個完美的旅程。




自行車環島線路圖

鹽水在哪裏?台灣很小,我的朋友圈裏台灣人不少,他們告訴我聽說過這地方。但沒人去。它和台灣大城市嘉義和台南都還有一段距離,也不在南北貫穿的一號公路旁,更別說去看蜂炮了。台灣的同胞能告訴我的是台灣哪裏夜市最好吃,奶茶最正宗。哎,都是大城市的,和那些北京上海人一樣,也是缺了點情調。

鹽水算是台南的一個區,多住以討海為生的漁民,一些移民來自福建沿海,蜂炮的活動起於清代,當時瘟疫流行,居民基於民間習俗,向關公祈求平安,並依請示結果舉辦繞境活動,由武廟周倉爺做開路先鋒官,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境,繞境結束後,鹽水疫情就此消退,民眾感念神恩,每年元宵節沿襲成例,演變為今日赫赫有名的蜂炮盛會。

鹽水蜂炮活動時間為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八時開始,至隔日元宵節午夜過後方全部結束。鹽水烽炮的路線由鹽水武廟前開始,進行繞境全鹽水區的活動 。在繞境活動當中,神轎抵達門前後,才會開始推出自家的炮台。主人拉開紅布,撕下炮台上“恭祝關聖帝君 聖誕千秋 弟子某某某叩謝”等字樣的紅紙,在神明麵前與金紙共同焚燒祝禱後,便正式引燃自家的炮城,讓繞境神明點收蜂炮。


蜂炮要到晚上才放,但台灣各地的廟宇,捐款放炮不用說了,遠至台北高雄,早早都派了他們的隊伍來參加,更多的是各地的關公廟。要說台灣的廟宇也許還要重開一篇介紹,這裏隻能講點鹽水蜂炮的故事。於是,遊人,燒香的人,遊行的隊伍,會會親戚吃席的,買賣出租蜂炮保護著裝的,“夜”市早早就開了。鹽水是個兩萬來人的小鎮,但元宵節的時候,這個小鎮足足能吸引了上百萬人。



鹽水武廟,鹽水蜂炮遊行的起點和終點。



遊行的隊伍(1)




遊行的隊伍(2)



遊行的隊伍,整裝待發



蜂炮前著裝的準備



夜市從早上開始

天還沒黑,除了遊行的隊伍,夜市裏人滿為患,鞭炮聲此起彼伏,鞭炮碎屑滿地,大街小巷鎮上的人把飯桌放在了路邊,當你看到一條街上幾十張桌子列成一排,邀請他們遠道而來的客人來吃席,那些三三兩兩的鞭炮同時還在全副武裝帶著頭盔人的頭上炸開的時候,元宵節的氣氛頓時拉滿。



蜂炮車炮台的結構是這樣的:一輛這樣的車裏大概有上萬根衝天炮,衝天炮是橫著放的,要的就是這種氛圍,點燃就衝著人群去了,往天上放不就不刺激了。因為繞境有十幾條線路,整個元宵節,鹽水這樣的車就有十幾輛。看蜂炮最無聊的地方就是武廟邊上鹽水國中裏VIP的包坐,他們避開了最刺激的蜂炮車,看著天上衝天炮全魔亂舞,聽炮竹聲響,就是不近身。而最刺激的當然要跟著蜂炮車遊行的線路走。當然,如果你沒有“全副武裝”的話,不要去“前線”。這些詞是住AIRBNB的女主人反複叮囑我們的。



前線的全副武裝是這個樣子的:帆布的衣服,摩托車頭盔,和護目鏡是標配,手套鞋子圍巾一樣不能少。化纖類易燃的東西一概不能用。最難把握的是:如果沒有全副武裝不能去前線的話,那怎麽才是安全的距離,那些蜂炮又是衝哪個方向呢?



遊行路上(1)




遊行路上(2)



遊行路上(3)

當我們跟著人群毫無目標的走的時候,時不時的不遠處鞭炮齊鳴,人聲鼎沸。而我們每次都後悔為什麽又沒有趕到點子上。講著講著,前麵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周邊的人似乎很有經驗的告訴我們,蜂炮不會往我們這個方向。話音未落,蜂炮朝著我們飛來,我在拐角的地方,最初的幾秒鍾,就一個詞,刺激。天上萬箭齊發衝著人堆就來了,那些全副武裝的不停的在跳腳,炮聲震耳欲聾,緊接著大家都扛不住了,這火力實在太旺了。看到不行的時候,我躲到了拐角後麵避開了,而我家LD就不那麽幸運了,一切都發生的那麽快,來不及和我躲在拐角後麵,就和一些觀眾躲在一輛車的後麵,一開始還敢把手機放在車頂上錄像,很快的,那些火力實在太強大了,蹲在車後也沒有任何保護。火樹銀花,衝天炮從天而降,火花四濺。轉眼間,我們就在前線,還沒有任何保護衣著。那些衝天炮到處亂串,即便我躲在拐角的地方,手上腳上還是被亂飛的炮竹炸傷了。蜂炮停下的時候,滿目全是濃煙,到處都是炮竹的火藥味。而找到我家LD的時候,她褲子衣服上燒了好幾個黑洞,褲子就完全毀了,身上還多了幾個灼傷的水泡,幸運的是傷的還不厲害。




鹽水蜂炮視頻

有個原因為了鹽水看蜂炮寫這麽一篇,也許是後麵一篇2024年台灣的新聞報導讓我啞然失笑:“台南鹽水蜂炮海內外聞名,但主辦單位鹽水月港武廟,近期收到台南地檢署的傳票,因為挨告“殺人未遂”得出庭,提告人疑是被炸傷的民眾”。

等我們鹽水看完了蜂炮,忍不住長歎了一聲,“當並不知道前線在哪裏的話,要知道有今天,我們為什麽沒預先想到要先找好逃生避難通道呢?”。不管怎麽樣,元宵節的蜂炮算是經曆了,在台灣的一個名叫鹽水的小鄉鎮。騎車還不到500公裏,半程還不夠,還要過壽卡,回台北。如果問我,“如果有機會再去一次,還會去嗎”,”Oh, hell, yes!”,下次要搞個全服武裝的行頭去。

台灣的故事遠不是在鹽水看蜂炮橫飛,灼傷皮膚燒壞褲子還洋洋得意;不是騎行一千公裏環島,哆哆嗦嗦的在大雨中騎行一整天,嚴重失溫回到台北;也不是光臨每個大小城鎮的夜市,喝遍全台灣的奶茶,它的故事更多的在於經過台灣大大小小的地方見到形形色色的台灣人。


沒去過台灣但凡了解一點的人都聽說台灣是個很友好的地方,而任何一個去過的人都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台灣人的友好。民風淳樸,樂於助人,當我們用騎車的方式,去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的時候,那種感受就更加深刻。

到了鹽水,發現那裏的路牌和區號不是按順序的,我們找不到Facebook上給的地址,隨便停下來,周圍鄰居都出來了,大家麵麵相覷都不知道,一個穿著寺廟背心的阿伯就自告奮勇開著摩托車去幫我們找,列列炎日下,來來回回20多分鍾,找到後還主動的要帶我們過去,唯恐我們不認識。

從新竹去台中,為了看景,我們選擇了走沿海的路線,於是,7-11那種便利店的選擇就少了許多,快到白沙屯的時候,烈日下,饑腸轆轆,走進一個小廟就去打聽餐館情況。被告知,要去吃飯的地方,大概還要騎半個小時。可那個阿嬸讓我坐下說,“我這有點,你可以先吃”。原來她要把她自己冰箱裏的午餐給我們分享。

我們沒有跟團騎行,沒有向導和保姆車的幫助。類似這樣的事我們天天見到,這樣的故事枚不勝舉。這種台灣人的樂於助人,對誰都一樣,沒有任何修飾,就是發自內心的。



台灣回來,我和我的台灣朋友提到這麽一張照片。在騎行途中,我們經過一個地方叫鳳林,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鎮,一碗豬血湯,幾塊臭豆腐,就是我們的午餐。我們和老板娘聊著他們的祖先從福建來的故事,聊起眷村。台灣騎行回來後,不是九份的日落,不是日月潭的湖光山色,也不是高雄愛河邊的夜景,卻是這張照片,這塊不起眼的牌子幾乎涵蓋我對很多台灣人的認知:樸實,禮貌,好客。“溫良恭儉讓”就是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體現出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想說的是,“台灣人太守秩序了”。到了嘉義的那天傍晚,我去旅店樓下7-11買啤酒,要經過一個還不夠兩個車道寬的小路(注:這麽窄的街道台灣比比皆是)。前麵一個給路人的紅燈標誌亮著,昏暗的燈光下,周邊寬窄的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前麵是條行人兩大步就可以跨過的馬路,而我身旁四五個行人全部都等到綠燈才通過。因為我們天天見這樣的事發生,汽車不說了,行人如此,摩托車也是;大城市是這樣,小的不能再小的村鎮還是如此。

在我看來,守秩序似乎和受到的高等教育程度不大,更多的是來自從小培養的習慣,幼兒的教育,家庭的影響,在這個方麵,中國大陸的差距實在太大了。過去的幾十年裏,我時不時的回上海,每次回去都會很注意人們是否守秩序這一點,每次總能感覺到這種素質在逐漸的提高,但一旦到了小的地方,這種不守秩序的陋習似乎根深蒂固。而到了台灣才真正有了比較和體會,這方麵,中國大陸有太長的路要走了。

台灣很幹淨,有趣的是,而且很少有垃圾(台灣讀成LE(4)SE(4) )桶,沒有很多地方行人可以扔垃圾的。哪怕夜市眾多的商家中,沒有哪家有垃圾桶。有幾個選擇,在7-11那種便利店裏吃了就扔,如果買了奶茶帶走,空杯子要不到下一個便利店再扔要不晚上拿回旅館。但台灣人有他們解決的辦法,人手一個塑料的奶茶杯,買奶茶用自己的杯子,還可以省幾分錢。在嘉義看到有趣的現象才明白:差不多每天到點的時候,垃圾車在主要街道巡回放起了音樂,於是家家戶戶穿著各式寬鬆的花褲拿著個小小的塑料袋在路邊等垃圾車過扔垃圾,一路上卻看不到任何大的垃圾桶。

這次完成騎車環島,對台灣人的好感倍增,以至於LD和我到處見人就推薦他們去台灣看看。當然,整個旅行也不是完美的,這還是發生在出發以前:我們沒考慮自己帶自行車去,就去捷安特租了自行車,一切都是網上順利完成。到了是否可以租給我們頭盔的時候,情況變得複雜了:本來是件很簡單的事。他們完全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跟團頭盔可以免費租借,不過隻租自行車的話,租借頭盔需要加錢。可他們不是這樣直接給我們解釋的:因為衛生和安全情況,我們不能提供頭盔,而同樣的頭盔,他們卻提供給了跟團的。我們想,頭盔需要清潔,你們既然租給跟團的,應該已經有個程序處理這類問題。我們說,我們願意支付租借的錢用於清洗,壞了我們也會賠償。交涉了半天,最後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找到了第三方願意租借頭盔,頭盔租借按天算,租借費用比買個新頭盔還要貴30%。也夠暈的,於是我們一路帶了自己的頭盔去。其實這種事大可不必發生,簡單的事複雜化了。也許是在台灣的一切過於美好,萬事期待太高,最後不得不在Google上寫了一段給Giant Adventure評論。以後這類問題得以解決,我會重新更正那裏的評論。


這裏整理了一些台灣騎行的照片:



九份的夜景。瑞芳附近,台北東麵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饒河街夜市,台北鬆山車站旁




台灣騎車環島的起點,台北鬆山車站



騎行第一站,台北到新竹,91公裏,住新竹。這改叫陽明交通大學,不叫新竹交通大學了。哼,太過分了。



很簡單,排隊人多的就是好的,台灣人叫這古早味的。蚵嗲,新竹。



騎行第二站,新竹到台中,118公裏,住台中兩晚。大甲鎮瀾宮,去台中的路上。台灣的寺廟之多,香火之旺,看不過來。騎行結束的時候,多少有點審美疲勞。可惜我還沒去過福建,沒法比較。



宮原眼科,一家眼科診所,變成了台中衛生院,現在變成了一家賣複古包裝糕點的禮品店,高大的圖書架,無論是室內精美的裝飾,還是伴手禮的設計,獨具匠心。我在台中見到的最大的驚喜,甚至勝於日月潭。台中。




宮原眼科,台中。



這次台灣之行本來就沒想著自虐,騎行第三天就休息了,坐“台灣好行”旅遊大巴去日月潭玩了一整天。



騎行第三站,台中到嘉義,99公裏,住嘉義。廟口煎餅,台灣的美食數不勝數,一個永遠都在排隊的小攤位,離文化街夜市不遠。



也是墮落,沒能去成阿裏山,於是就在林聰明砂鍋魚頭大塊朵頤,嘉義



騎行第四站,嘉義到鹽水,31公裏,住鹽水。去鹽水路上,後壁車站,鹽水附近。




蜂炮節遊行,鹽水



騎行第五站,鹽水到高雄,103公裏,住高雄。正好是荷蘭概念藝術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所創作的巨型黃色小鴨藝術品在高雄巡回。這是在高雄的最後一天,全城人都來送行。



愛河的夜晚,高雄。



騎行第六站。高雄到恒春。116公裏。先去墾丁,再返回,夜住恒春。去墾丁路上。



夥計鴨肉冬粉,老少排隊,顧客絡繹不絕的三代祖傳老店,恒春。


上麵有幾張餐館的照片,多少是給台灣人看的。有些小地方,遊客光顧的不多,在美國的台灣人大多也從台北那些大地方來。但對於一些台灣人曾經在這些小地方長大,我家LD就有朋友曾在恒春住過也有來自嘉義的,告訴她我們吃到了夥計鴨肉冬粉和林聰明魚頭,激動的不行,這是他們小時候的味道。



騎行第七站,恒春到知本,116公裏,夜住知本溫泉。途徑壽卡,環島的最高點,環島騎行最幸苦的一天。至此,環島已經從台灣的西部轉到台灣的東部。



溫泉煮蛋,知本。旅店裏,溫泉的水直接連到了每個房間的洗澡池。




原住民風格的餐館,大頭目野食館。有種蔬菜叫輪胎苦瓜,有點像苦瓜和綠茄的混合體,阿美族人愛吃。知本。



騎行第八站,知本到玉裏,93公裏,夜住玉裏。台灣的騎行中,台灣西部相對平坦,一連串小城鎮應接不暇,很多人文的東西。而到了東部,丘陵起伏,看到更多的是自然景觀,伯朗大道,花東縱穀,溫泉,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村落,反差極大,美不勝收。



花東縱穀,去花蓮路上。這裏是魚米之鄉,台灣頂級大米,池上米,就來自這個地區。



騎行第九站,玉裏到新城(花蓮北)111公裏,夜住新城。去花蓮路上,左手邊看到的就是台灣中部的山區。陰雨中,今天多騎了半個多小時,就為了明天多點時間可以看看太魯閣。



花蓮新城天主教堂,曾經是個日本的神社,可見各種文化的滲透在台灣留下的印記。


蘇花公路是蘇澳到花蓮的唯一公路,一路上隧道,大卡車眾多,落石頻繁,但也是台灣最美的公路之一,多數非專業騎手來騎車環島都避開了。在看了無數Youtube上關於這段公路的介紹,我們最後決定也避開了。對我個人來講,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我們可以有大半天的時間去看看太魯閣,台灣最美的國家公園。



騎行第九站,新城到太魯閣來回,28公裏,夜住礁溪。我們大半天在太魯閣國家公園,下午從新城坐火車去礁溪。太魯閣國家公園。東西橫貫的公路就從這裏開始直接台灣中部山區穿過。



太魯閣公園裏,上下坡不斷,我們自行車一次次的穿越黑咕隆咚的隧道。也實在難為了我家LD,五年前還是個騎自行車小白。




我們從新城坐火車到礁溪,又是一個以溫泉著稱的城市。我們的自行車在火車上。注:要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騎車環島並拿到證書,我們可以坐火車從花蓮到宜蘭,然後騎車到礁溪。雖然宜蘭到礁溪隻有17公裏,但我們沒按規定完成。我們被負責發證書的台灣自行車協會要求,要想拿到證書的話,可以在家門口,在一定時間內加倍補上前麵提到的距離。我們很高興的補上了40英裏,並最終拿到了證書。



礁溪街景(1),市中心內,溫泉隨處可見,隨時可泡。



礁溪街景(2).環島一圈,明天就回台北了。台灣有太多好玩的地方,但礁溪能排在我心目中的前五位。



騎行第十站,礁溪到台北,88公裏,夜住台北。這是個陰雨天,從出門起就沒停過。去台北的路還真不好騎,拐彎急,大卡車多,路滑,再好的雨衣也擋不住這樣長時間的淫雨。



去台北路上。




至此,騎自行車環島完成,回到0公裏,台北。

兩個大陸人,第一次到台灣,除了台灣中部,該見到的大多都見到了,雖然隻有短短的兩個多星期,滿滿的讚美的話,全是發自內心的。作為大陸人,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正視的是,台灣民風淳樸,守秩序或者說遵紀說法,這些東西不是說來就來的,它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我來美國讀書的時候要去打工,而我台灣室友不用,家裏資助;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大陸同學的孩子來美國讀書現在也都不需要打工了,經濟上家裏都能負擔。這一步的確跨得很大,教育也在趕上來。但這些遠遠不夠。但畢竟是中國的十四億人對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前者還在發展中,而另一個早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不去正視,就不會去改進,去追趕,去超越。

這裏想要完全避開台灣海峽兩岸關係這麽敏感的話題卻也不容易。欣慰的是,75年過去了,算是相安無事。從我內心來講,我也不認為在我有生之年會看見武裝統一台灣這樣的事情發生,它基於一些很樸素的事實:

首先,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再者,分也好和也罷,它由不得一個或幾個政黨或者個人來決定,這些事兩岸的人民說了算;最後,不用定義我們是什麽地方的人,大陸或是台灣,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說過,”以和為貴‘,“溫良恭儉讓”,這些都來自論語。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去過台灣的人都知道:台灣有家著名的7-11便利連鎖店,也是台灣最大的便利店,紅綠桔三色,美國也有,但規模遠不如台灣,全亞洲到處可見。光台灣就有7000多家,這是去台灣騎車環島人的生命線。如果沒有這家店,也許大雨中,在礁溪去台北的騎行路上,我就凍僵在路邊了。它還有一個非常響亮的中文名字,“統一”,看來,”和“比”分“好。



編後語:這是遊記,記錄旅途中發生的事,所以發在風情壇,不是政治論壇。若有不同政治觀點,你可以獨自發帖表達,不用在我下麵回複,我不參與政治討論。先謝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