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門房子。

從我能記事的時候起,有30多年時間與石庫門房子有“緊密聯係”。

她處在一個上海市中心,鬧中取靜的地方。上下兩層,加東西廂房上的兩個三層閣。大門朝南。四扇黑漆大門。石頭門楣上隱約可見的大字,仿佛在告訴這裏原來是一家(中)藥材行。左右門框的石頭上也有字。好像是一聯。但已經看不清了。

進大門,是個天井。



天井是有個頂,所以天井裏是淋不到雨的,但也曬不到太陽。

東西兩個廂房。天井後原來是個客堂。後來,客堂與東廂房被一家中藥廠占了當倉庫。客廳與西廂房之間,留了一條三尺寬的走道,通向房子後麵的灶披間和上樓的樓梯。

西廂房一分為二。前一半住了一家,夫妻倆,帶了兩男兩女四個孩子。後一半也是夫妻倆,帶了四個男孩。再向後,與灶披間並排,原來也是夫妻倆帶個男孩。後來隨單位,全家搬遷(到江西?去了)。後來搬進來一對新結婚的。男主是位很有名氣的(工人)書法家,女主是位小學教師。

東廂房原來有一家,因為房子被“征用”,搬到虹口橫浜橋去了。與我舅公家住得不遠。

灶披間原來有個水池和水龍頭。後來房子裏的居戶增多,又添了一個。幾家人在灶披間裏置了爐子,炊具。


灶披間與客堂後牆之間,是上樓的樓梯。本來客堂是沒有後牆的。樓梯還算有光亮。自從客堂變成倉庫以後,一堵後牆把樓梯變成可以衝洗膠卷的暗房。

樓梯也是3尺寬(也許多一點)。

先是向東6級,接著是個方的平台,再走11級向西,走進光明。

摸黑走完17級樓梯,右手邊是亭子間。亭子間下麵就是灶披間。亭子間住著夫妻倆,帶一男一女倆孩子。

順手向左,是去二樓東廂房,東三層閣的走道。東三層閣原來住了一位姓辛單身廣東人,大家都叫他“辛同誌”。他早出晚歸,這裏就是個睡一覺的地方。後來結婚搬走了。又搬來一個年輕男子。在防疫站,食品檢驗科工作。油水不少。


二樓東廂房也是分成前後兩半。前間住著倆夫妻,帶著兩女一男,三個孩子。後間住了夫妻倆,帶著兩男一女三個孩子,還有孩子們的阿娘。

亭子間,走道繼續向西,右手原來是一排長窗。窗外是樓下灶披間邊上住家屋頂。從長窗望出去,是“二弄堂”28號。也是石庫門。但是天井是沒有頂的。大門所在的前牆也隻有一層高。所能看到二樓住家的八仙桌和其它擺設。

走道左手,是客堂樓上,二樓東西廂房之間的一間。住著一對夫妻, 帶著倆女一男三個孩子。男主上個紡織廠的工程師,後來當了這個廠管技術,經營的廠長。女主是為小學教師。

再朝裏走時,要進一道門。進了門,是個過道廳,放了一張紅木八仙桌和兩張配套的高背椅子。桌子下,還有幾張方凳。平時放在桌子下,方便走路。需要時,拿出來。但是一拿出來,小小的過道廳就不能走人了。

走過方桌,是向上去三層閣的樓梯。樓梯比較陡。三層閣與下麵的廂房後半個一樣大。三層閣住著這幢這房子原來的房東,也是這個藥鋪的主人。


方桌後,是一道木框的牆。牆的上半部是幾道移窗。牆邊有道木門。進了這道門,就是我家。

這是這幢房子的物理描述。小小的一幢石庫門房子,大多數是伴隨我前30多年人生的老鄰居。前後住過50來口人。這麽多人,這麽多年,有多少往事,故事。

現在,人都走散了,房子也沒有了。留下的隻是記憶。後悔沒有留下房子照片。



山鄉不仕老了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是的。七十二家房客,差不多了。
比這個更軋的還有。
華府采菊人 發表評論於
軋是軋得來勿得了。
山鄉不仕老了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白樺林' 的評論 :
手拙,不會畫。見諒。
謝謝讀文留言。
白樺林 發表評論於
畫個圖就更好了。
山鄉不仕老了 發表評論於
哈哈哈哈。
嚴格講,我不是上海人。也有說我“不像上海人”。
我自己也糊塗,到底是啥人。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山鄉兄你老實交待到底是不是阿拉上海銀?王府搞活動你說不是,但這篇滿滿的上海風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