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紫荊《隔岸觀火“婆婆來了”》

如果我們將每一天都當作是生命裏僅能夠走過一次的一天,那麽我們便能發現在這一層貌似灰撲撲的日常生活的帷幕之下,還是會有不少能夠值得我們可以去愉悅和從中獲益的東西。
打印 (被閱讀 次)

隔岸觀火《婆婆來了》

文/穆紫荊(德國)


網絡資料:電視劇《婆婆來了》改編自闌珊的網絡小說《婆婆來了》,由陳寶華編劇,梁山執導,沙溢朱傑林申董維嘉等主演的家庭倫理劇。

該劇講述80後城市媳婦與鄉下婆婆間針鋒相對的故事,影射了城市對城市、城市對農村以及農村對農村三種不同的婆媳形態。

自己有婆婆,但是卻沒有中國式的婆婆。所以看內地的電視劇《婆婆來了》隻能說是隔岸觀火。我這人平時很少有時間七看八看。這一次看它還是因為遠在美國的女友所推薦的一部電影在德國放不出來,於是便自己去找其他的鏈接可能。找沒找到,卻看到了這個。

雖說還隻看了個開頭。隨手記錄一些感想在此:

1、公務員。片中的男一號大學畢業後要考公務員。說是如何如何難考。一萬個人裏隻考得進一個。初聽之下,想這是個什麽位置呀?要這樣考法?再聽之下,發現這不就是自己以前在國內時的普通工作嗎?說白了,就是事業單位的機關幹部崗位而已。

想當年,我們全班的同學除了留校的似乎都被分配到事業單位了。還記得自己工作了好一段時間後,才知道自己算是國家幹部,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什麽。有一次填什麽表格時,我問:“我算什麽呀?”聽坐在我對麵的領導答:“公務員。”我還覺得難聽死了。——公務員,像一個戴了袖套打開水的人。

所以,看這個片子,看那男一號是如何地對自己成為一個公務員後的那種自豪和激動的樣子,實在是讓我嚇了一跳。值得這樣的自豪和激動嗎?一萬個人裏麵隻考得上一個!並且當那個男一號去報到時,領導還說原本我們想要的不是本科生,而是研究生!並且更讓我嚇了一大跳的是,這個本是從一萬個人裏麵考出來的男一號,人家領導卻說:我們本來是不要的,但是既然某教授向我們打了招呼、因為他是這個領域裏的權威等等。說明就是一萬個人考也沒有用。還得有權威打招呼!然而這些 還都不算是最後的一跳,最後讓我更嚇了一大跳的是:這個男一號所考入的單位,也就是他的這個公務員的位置,和他所學的專業風馬牛不相幹!看得我是完全糊塗了。萬人挑一、權威推薦的是一個非專業對口人員、一個一錢不值的外行!這是在玩大風車嗎?

2、紅包。隻知道紅包是年終發的。並且對小輩來說,往往還是壓歲錢的意思。而婚宴上,對了雙方父母由伯父伯母改口叫一聲爸和媽,這在中國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居然做長輩的還要給小輩送紅包!而且一送便是6千塊。美之名曰:改口費。——我的天!想想孔子的像立在天安門是幹啥用來?而且,看這些小輩們拿了還都不怕折壽的。被嚇死的可能隻有我一個。

3、此片再一次反映獨生子女的社會心理年齡在其父母的寵愛之下和其實際的生理年齡脫節。女一號23歲。似乎除了現成的花錢,吃現成的飯,其他什麽都不會。不會做飯、不會計劃、不會負責任、不會尊重別人、一味地隻知道自己要怎樣便怎樣。其母親還說:“她還是個孩子那!” ——看得我起一身雞皮疙瘩。

4、獨生子女不成熟,片中所反映的婆婆們也不成熟。她們不會自己一個人生活。分不清自己和兒子媳婦的房間。24小時自由隨便地出入不說,白天兒子媳婦上班去了,還會在他們的房間裏開抽屜查看,開衣櫥查看。不合意的便沒收或者更換掉。——對違法作案毫無感覺。

5、發小算是朋友中最好的一種了。可是片中的發小,其表現是互相幫忙出壞點子、撒謊、騙錢。你托我照看房子,我便自己跑進去住。自己跑進去住不算, 還帶人一起去住。帶人一起去住不算,還睡人家睡過的的床鋪。睡人家睡過的床鋪自己不嫌髒不算,睡完了還不懂得該幫人家把自己睡過的床鋪換新。不懂得該幫人家把自己睡過的床鋪換新不算,連床鋪都不整理地走人卻不以為恥。——這樣的朋友,是毫無教養的豬朋狗友。

雖然這片子說的是故事。雖然故事是人編出來的。然而,既然成片,它就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吧。令人為之憂慮呀。

新手一位 發表評論於
白瘦幼,國內美女標準。
殘廢似的生活,國內富豪生活標準。
一臉無辜,無知,天真無邪似幼女,家務一概不會,花錢一如流水,國內最佳女友兼最佳未婚妻。
油翁 發表評論於
看完這個劇,我深感中國社會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現象,不光是婆婆媳婦間的矛盾,還有一些社會普遍現象的反映。從公務員選拔標準到家庭關係處理方式,都顯示出社會道德和文化的一些問題。

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的溺愛和不成熟表現,以及朋友間的互相利用和不負責任的態度,讓人感到擔憂。這些問題不光存在於劇中,也存在於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

通過這個劇,我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關係,珍惜和朋友之間的真誠和友情。希望中國社會能夠注重道德和文化的傳承,建立更加健康和和諧的社會風氣。願每個家庭都能夠和睦相處,每個朋友都能夠真誠互助,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