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十題(4):馭臣有道

打印 (被閱讀 次)

其四:馭臣有道

史例一】西元六六年八月,八屆十一中全會閉幕。期間由太祖點將,林太帥在華廈半推半就的傳統儀式中取代大鼻子少奇同誌成了炙手可熱的東宮新主,加封“親密戰友”銜。

好事成雙。是年九月,太帥的皇儲寶座還未坐熱,太祖便親自送來了兩份珍貴且厚重的禮物,一是《三國誌》之〈郭嘉傳〉,一是《宋書》之〈範曄傳〉[1]。嘉曄二人一忠一逆,紅臉白麵各一,堪稱人臣學習之楷模,儲君保命的警省。

紅臉郭嘉,花臉曹操之謀臣。嘉隨操征戰多年,一心事主,為破袁紹立下汗馬之功。奈何嘉英年早逝,卒時曹操為之大泣,溢其貞侯。赤壁兵敗,操再哭之,歎曰:嘉在,孤當不使至此。

白臉範曄,生前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有二十四史之一《後漢書》留世。曄盛年時因卷入黨爭而獲謀反之罪,為南朝宋國人民之偉大領袖宋文帝滿門抄斬。無巧不成書,曄亦曾官拜尚書外兵郎,與太帥國防部長之爵位同。

惜太帥僅粗知謀略而不精權術,到頭來,稱孤未成身先死,賠罷嬌妻折兒郎。

史例二】西元七〇盛夏,林太帥廬山清君側未果,君臣自此反目為仇、分道揚鑣。一年後,帥為避步範曄之後塵而遠走高飛、折戟大漠,儲位出缺。太祖慧眼再識英俊之才,埔江靚仔王洪文脫穎而出,成了新科候任。

祖曆疾貧富不均,忌厚此薄彼,待新科與前任同。洪文前腳才坐上皇儲座,太祖後腳便送來賀晉禮。念靚仔拳腳起家、胸無點墨,昔日賜與林太帥之紅白二臉減半剩一,上文白臉才子範曄所著《後漢書》中之〈劉盆子傳〉是也。[2]

盆子自己亦是白臉,生於西漢末年,牧童出身。盆子幼時,適逢赤眉聚眾起事,欲立漢室宗親為王、以令天下,盆子弟兄三人均因其上佳投胎而得以入圍候選。海選皇帝中盆子又有福星閃耀,“探符得立”(意即盆子在抓鬮選皇帝時抽中了上上簽──老狗注),脫穎而出後改稱更始帝。盆子登基時年方十五,見眾臣拜之,畏懼欲啼。據史書雲,盆子既立,初心不忘,“猶從牧兒遨”(意即當上了皇帝還時常惦記著與眾多放牛娃一同嬉戲取樂的美好時光──老狗注)。

在偉大統帥劉盆子同誌英明和正確的領導下,其嘔心瀝血經營的更始一朝三年不到便草草收場,由漢高祖劉邦同誌嘔心瀝血親自締造的西漢人民王朝也隨之打烊收攤。與盆子相比,洪文同誌的業績恐怕遠不止略遜一籌,這老兄連自己的龍床是啥模樣都還沒來得及囫圇吞棗地琢磨出個大概,就糊裏糊塗地讓那群在中南海內外浪跡多年的老江湖們忽悠進了秦城幹休所,在那裏用自己的盛年去陪伴太祖的寡後吟詩賞月。

魏太史公點評】太祖馭臣將將,爐火純青。如儒子,與之甘飴,必先曉之以利害,愛臣之切躍然紙上。因材施教,不負偉大導師之英名。身為九五之尊而不失童趣,社稷之事舉重若輕如兒戲,試問古今中外能有幾人?

逆耳之言在前,光明磊落,全無五七陽謀之齷齪。於敵於友,亦正亦奇,正奇無常,天下自然就在其股掌之間。太帥有二心,靚仔不丈夫,均在太祖視野之內。三年早知道,智也。早不信之而儲之,大智也。

 

相關文章:

文革十題(1/10)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1511/202405/13952.html

文革十題(2/10)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1511/202405/14804.html

文革十題(3/10)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1511/202405/15874.html

 


[1]   詳見香港中華兒女出版社2003年版張雲生、張叢堃所著之《文革期間我給林彪當秘書》第445至446頁。官媒對此記載的似乎未提出異議,詳見大陸人民日報社主辦《國家人文曆史》雜誌2013年第9期中高華所著《再探林彪事件幕後》。

[2]   詳見香港星克爾出版社2012年版朱永嘉口述《晚年毛澤東重讀古文內幕》第26至29頁。朱曾與其在上海市革委會寫作組的同事王知常一道為王洪文逐句講解〈劉盆子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