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理財筆記#54:70後的好運真的無法複製嗎?
理財筆記#54:70後的好運真的無法複製嗎?
2024-05-13 06:15:04
計算機博士,矽穀軟件工程師兼經理。愛好開發軟件、閱讀、理財、寫作、健身。
複利的第一條原則是:除非萬不得已,永遠不要打斷這個過程。
—查理·芒格
在我分享家庭投資經驗的時候,經常聽到朋友們說:你的成功,是因為趕上了過去二十年或者過去三十年的好時候,運氣占了很多因素。更有朋友說:今後三十年,美股的輝煌將會不再,你的成功無法複製!
我是喜歡拿數據說話的人,我今天就分析一下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曆史回報率,看看我們這代人是否真的趕上了美股“非同尋常的好時期”。
按照老規矩,我使用權威網站dqydj.com上的 標普500指數計算器 ,看看如果你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開始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或者類似的美股大盤指數,你可以取得的投資收益。
針對每個時期,我們看看每個月定投和一次性投入全部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參照物是我自己開始在退休賬戶開始定投的2006年5月到2024年5月。在這18年間,如果每月定投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1%,而一次投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9.7%。這和過去10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9.5%差別不大。
我們先看二十年投資窗口期。我以五年為一個起始點,考察定投和一次投入取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和累積收益率,後者定義為最終資產和總投資本金的倍數。
開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積
全投年化
全投累積
2004
11.43%
355%
9.64%
630%
1999
8.32%
246%
5.33%
282%
1994
7.14%
313%
9.87%
548%
1989
4.08%
153%
7.02%
389%
1984
10.39%
314%
12.20%
1001%
1979
17.19%
717%
16.48%
2119%
1974
12.53%
405%
11.27%
847%
從上表可以看出,過去二十年美股的表現,的確非常亮眼,但也遠遠不是過去五十年最高的。標普指數在此期間的表現,比1999年開始的曆史時期多3.1%,但是和1979年時間段的17.19%,卻又相形見絀。
即使是一個50後,如果從1984年前後開始投資,在其前二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仍然可以取得非常優秀的結果。
我們同時可以看到,如果以二十年為窗口期,最好時期可以比最差時期高出13.11%。這種驚人的差別告訴我們,在一個較短的投資窗口期裏,何時開始進行投資,的確可以大大影響最終的結果。
下麵我們考察三十年的窗口期。
開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積
全投年化
全投累積
1994
9.47%
518%
9.97%
1732%
1989
8.60%
439%
9.28%
1435%
1984
8.98%
471%
10.49%
1997%
1979
8.02%
393%
9.73%
1622%
1974
11.62%
787%
11.06%
2329%
由此可見,以30年時間窗口看,不同時期定投的最大收益率是1974年開始的11.62%,最差是1979年開始的8.02%。而1994年開始的三十年,介於中間,並非是鶴立雞群,更談不上空前絕後。而最大值也僅僅比最低值高3.6%,絕非雲泥之別。
然而,對比20年窗口期的結果,我們就發現,投資窗口時期越長,這種起始時期的差別就越小。如果從25歲開始工作算起,大部分家庭的定投的窗口期可以高達四十年。因此,這種因為出生年份造成的“運氣”成分,作用就越小。
下表就是四十年窗口期的情況。
開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積
全投年化
全投累積
1984
10.02%
1166%
10.91%
6300%
1979
9.93%
1135%
10.76%
5985%
1974
10.18%
1219%
10.06%
4646%
不出我們所料,在一個四十年的窗口期內,最好時期的表現僅僅比最差時期高0.25%。
如果你從1984年開始投資,哪怕每月隻投資1千美元,到2024年就積累了595萬美元!
其實,即使是已經退休的人士,他們還是應該讓一部分資產繼續在股市裏增長。這樣,一個正常家庭的投資年限可以高達六十年。在如此漫長的投資生涯裏,何時出生這個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根據這些數據,我覺得我們這代人的確是幸運的,但絕不是最幸運的。我們這代人的成功,完全可以被後來者超越。
我堅信: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地球人口和消費水平的增長、全球化的持續推進,在全球做生意的美國大公司們,具有光明的前景。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或者其它美股大盤指數基金,仍然是普通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投資目標。
延伸閱讀: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7-02 23:05:17
回複 '阿迪2000' 的評論 : “不管在職時如何,退休後一般都有一萬多,反正是國家的錢,每年還增加。”
謝謝補充!普通體製內人士的退休金好高啊。
阿迪2000 發表評論於
2024-07-02 22:43:36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在上海,普通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不管在職時如何,退休後一般都有一萬多,反正是國家的錢,每年還增加。
我以前媒體的同事,我看一輩子沒做過啥貢獻,退休後每月1萬3。現在正上班的這些人以後會怎麽樣,誰都不知道,反正韭菜已經很少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7-02 18:35:14
回複 '阿迪2000' 的評論 : "5060後更幸運,退休後退休金高,有的在職時拿幾千,退休能過萬。"
謝謝補充!
的確,中國70後以後的養老問題,將來會非常麻煩。
話說回來,50、60後的高退休金,也僅僅是體製內高收入群體的特權吧。普通公務員和企業職工,待遇如何呢?
阿迪2000 發表評論於
2024-07-02 18:28:38
哈哈,在上海,5060後更幸運,退休後退休金高,有的在職時拿幾千,退休能過萬。還有的人有多套房,有租金可收。所以,這些退休者日子好過,有的看上去還挺年輕,所以有名話叫,進氣蓬勃的老年人。
反過來,三四十歲的最難過,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要還收入還不行,這一代叫死氣沉沉的中青年。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不過,這些老人都是城市戶口,有工作的。如果是農民,對不起,一個月100多,幹到死為止。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5-14 09:55:27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一處自主房,兩三個出租房,再加上多年來積攢的退休基金和存款等,養老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已經退休了,不需要工作也不用擔心生活經費問題,其實這已經非常優秀了。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2024-05-14 09:42:52
居士所言極是,投資不僅要靠聰明的頭腦和學習能力,還要靠啟蒙和教育。我們這代老留顯然在頭腦靈活的青少年時代缺乏適當的財務啟蒙。在聚會時我們也經常討論投資理財和退休事宜,但還真就沒有幾個精通之人,大多都是粗通皮毛。當然,老留圈子裏有實現財務自由的聰明人,幾十年前就開始買房買地買山頭,比如老朽兄,但我周圍沒有這樣的賢達,多是深耕自己的領域,一處自主房,兩三個出租房,再加上多年來積攢的退休基金和存款等,養老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不能稱為財務自由。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5-14 07:57:22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我們50後這一代的幸運是考上大學,跳上受高等教育的最後一班車,發財就是奢望了”
謝謝來訪!其實,如果大學畢業後出國後,然後參加工作,並從那時開始投資美國股市,應該也可以積累不少財富的。
無論如何,即使退休了,還是要積極投資理財,把一部分資產投資指數基金,保障財富的增長超過通貨膨脹率。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2024-05-14 03:47:32
居士是70後,年輕真好,抓住時機就能實現財務自由!我們50後這一代的幸運是考上大學,跳上受高等教育的最後一班車,發財就是奢望了。不過我仍然認真讀你的金融知識普及帖,看懂多少是多少,謝謝分享!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14:14:21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幸運也得抓得住!"
謝謝鹿蔥來訪!的確,運氣隻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在投資上,尤其如此。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14:06:45
幸運也得抓得住!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08:59:34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
是的,我非常認同93歲的巴菲特老爺爺的這句名言!投資者必須樂觀、有信念。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08:54:44
多謝矽穀分享,上一篇好文也一起拜讀了。如果對美國未來的經濟有信心,那就沒必要懷疑未來的股市會比以前差許多,當然這是從多年的角度去看。 就像Buffet所說:“Despite some severe interruptions, our country’s economic progress has been breathtaking. Our unwavering conclusion: 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08:41:47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20年的通脹率也挺可怕的”
是的,按照3%的通脹率計算,每隔24年,美元的購買力就會減半。所以,必須把錢投資在高增長的資產上,比如股票。放在銀行裏、買黃金或者國債,肯定是不行的。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08:39:46
通脹利率也是year to year的複利滾動,20年的通脹率也挺可怕的。再不好好投資,投債務和定存,年利率都跑不過通脹,特別是新冠這幾年。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08:06:39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過去幾十年,美國的平均通脹率是3%。所以,扣除通脹後,股票的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這個通脹率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一般我就不再單獨列出了討論了。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2024-05-13 08:01:39
股市增長率的統計抵消了通貨膨脹率了嗎?1074的100塊的購買力和2024的購買力肯定不一樣。
比如二十年前年薪十萬是普通階層高收入,現在矽穀軟件工程師平均30萬左右年薪。如果做購買力對比,能否再做個比較?我感覺不能隻純計算賬號餘額。還有投資比例過高,也影響生活質量。在能吃能喝的時候不及時享樂,老了守著一堆錢但沒了體力和牙口了。當然個人有不同愛好,拿到自己想要的就是最好的。老了生活沒保障可能更痛苦。
再提出這些問題,有空你再繼續分析。沒空,就別搭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