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科普#54:70後的好運真的無法複製嗎?
文章來源: 矽穀居士2024-05-13 06:15:04

複利的第一條原則是:除非萬不得已,永遠不要打斷這個過程。
    --查理·芒格

在我分享家庭投資經驗的時候,經常聽到朋友們說:你的成功,是因為趕上了過去二十年或者過去三十年的好時候,運氣占了很多因素。更有朋友說:今後三十年,美股的輝煌將會不再,你的成功無法複製!

我是喜歡拿數據說話的人,我今天就分析一下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曆史回報率,看看我們這代人是否真的趕上了美股“非同尋常的好時期”。

按照老規矩,我使用權威網站dqydj.com上的 標普500指數計算器,看看如果你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開始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或者類似的美股大盤指數,你可以取得的投資收益。

針對每個時期,我們看看每個月定投和一次性投入全部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參照物是我自己開始在退休賬戶開始定投的2006年5月到2024年5月。在這18年間,如果每月定投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1%,而一次投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9.7%。這和過去10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9.5%差別不大。

我們先看二十年投資窗口期。我以五年為一個起始點,考察定投和一次投入取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和累積收益率,後者定義為最終資產和總投資本金的倍數。

開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積 全投年化 全投累積
2004 11.43% 355% 9.64% 630%
1999 8.32% 246% 5.33% 282%
1994 7.14% 313% 9.87% 548%
1989 4.08% 153% 7.02% 389%
1984 10.39% 314% 12.20% 1001%
1979 17.19% 717% 16.48% 2119%
1974 12.53% 405% 11.27% 847%

從上表可以看出,過去二十年美股的表現,的確非常亮眼,但也遠遠不是過去五十年最高的。標普指數在此期間的表現,比1999年開始的曆史時期多3.1%,但是和1979年時間段的17.19%,卻又相形見絀。

即使是一個50後,如果從1984年前後開始投資,在其前二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仍然可以取得非常優秀的結果。

我們同時可以看到,如果以二十年為窗口期,最好時期可以比最差時期高出13.11%。這種驚人的差別告訴我們,在一個較短的投資窗口期裏,何時開始進行投資,的確可以大大影響最終的結果。

下麵我們考察三十年的窗口期。

開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積 全投年化 全投累積
1994 9.47% 518% 9.97% 1732%
1989 8.60% 439% 9.28% 1435%
1984 8.98% 471% 10.49% 1997%
1979 8.02% 393% 9.73% 1622%
1974 11.62% 787% 11.06% 2329%

由此可見,以30年時間窗口看,不同時期定投的最大收益率是1974年開始的11.62%,最差是1979年開始的8.02%。而1994年開始的三十年,介於中間,並非是鶴立雞群,更談不上空前絕後。而最大值也僅僅比最低值高3.6%,絕非雲泥之別。

然而,對比20年窗口期的結果,我們就發現,投資窗口時期越長,這種起始時期的差別就越小。如果從25歲開始工作算起,大部分家庭的定投的窗口期可以高達四十年。因此,這種因為出生年份造成的“運氣”成分,作用就越小。

下表就是四十年窗口期的情況。

開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積 全投年化 全投累積
1984 10.02% 1166% 10.91% 6300%
1979 9.93% 1135% 10.76% 5985%
1974 10.18% 1219% 10.06% 4646%

不出我們所料,在一個四十年的窗口期內,最好時期的表現僅僅比最差時期高0.25%。

如果你從1984年開始投資,哪怕每月隻投資1千美元,到今天就積累了595萬美元!

其實,即使是已經退休的人士,他們還是應該讓一部分資產繼續在股市裏增長。這樣,一個正常家庭的投資年限可以高達六十年。在如此漫長的投資生涯裏,何時出生這個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根據這些數據,我覺得我們這代人的確是幸運的,但絕不是最幸運的。我們這代人的成功,完全可以被後來者超越。

我堅信: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地球人口和消費水平的增長、全球化的持續推進,在全球做生意的美國大公司們,具有光明的前景。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或者其它美股大盤指數基金,仍然是普通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投資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