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天朝一超一流大學校長演講時將“鴻鵠之誌”念成“鴻浩之誌”,印象中這是天朝小學課文裏的典故, 說的是陳勝吳廣的故事; 也是醉了,該校長是文革期間念的初中, 讓這一代人治理國家,隻能仰天長嘯,抽刀斷水水更流,把欄杆拍遍,然後,再一次,仰望星空。。。。。
有人說文革時讀初高中畢業的人有的是人才,比如華為任大佬,著名企業家紅二代任誌強先生,著名畫家,公知陳丹青先生,再有人說,作為中國前國家領導人胡耀邦先生不過小學畢業,趙紫陽先生不過高中畢業。
但是,胡先生業餘不斷看書,不斷學習,趙先生畢竟是四五十年代的高中畢業生,基礎紮實又從基層做起,而且,做企業家不需要多高的學識,隻要敢幹,尤其在天朝轉型期間,機會多多,任何人敢在九十年代,零零年代下海,幾乎都能發財。
作為一個天朝超一流大學校長,尚且如此,何況如今天朝領導大國的政治精英?他們大多是文革時讀的初高中, 其知識儲備實在不敢恭維,至於文科類的在職博士,其中的含金量,地球人都懂得的; 作為大國國家的領導人,知識的儲備是必要條件,如今時代不同了,科技金融發展飛快,不懂IT, 經濟學,金融學的西方領導人幾乎無法勝任,美國的總統大多出身法學院,至少本科四年,法學院三年,英國當今首相經濟學金融專家,當年中國總理朱鎔基湖南省高考狀元,清華畢業,江澤民總書記民國上海交大,胡錦濤總書記五十年代清華, 溫總理中國地質大學高材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而文革初高中畢業的人,中學知識不牢固,做企業家,一般學者合格,但作為政治精英階層,需要對法律,經濟學,金融學,國際關係學知識都能有個基本的掌握,無紮實的初高中知識,就很難掌握這些知識,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以政治為職業管理一個大國,就有些勉為其難了。
有些人說,別老談政治,接下來談談人生吧。
經常有親人朋友說,你當年在中國其實發展前景也不錯為何要出國,來個洋插隊,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如果今天還呆在祖國,那至少小土豪應該能輪上。。。雲雲。
我隻能回答說,人各有誌,。。。其實心裏隻想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看到城裏著名網紅博主企業家一劍博主的博文,有網友在下麵留言說,不如找個工打打,這句話也送給這位網友,當然也許這位網友是好意。鷹與麻雀的誌向豈能等同?
從前喜歡諸葛亮,後來喜歡劉備,再後來又也些喜歡曹操,為何?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六十多歲了還與同樣是六十左右的劉備進行漢中之戰(古時的六十歲相當於如今的七十歲,因為當時普遍壽命不長),這與麥克阿瑟的,“老兵不死,隻是調謝”,有異曲同工之妙,麥克將軍在七十歲左右還與五十左右的彭將軍在朝鮮大戰三百回合,雖然吃了些虧,但主要是輕敵所致,如果再給他個幾年,彭大將軍未必能打贏他。
我們在海外的華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其實廣度已經很深了,真正做到了腳跨東西文化,在新大陸上,無論北美,歐洲,澳洲站住了腳跟,與在一生隻在一個國家呆著,閱曆我等已是何等的豐富!
在新大陸上,我們海外華人隻能紮根於此,不斷向前奔跑,聖經說,”我不是已經得著了,我隻是忘記背後,向著標杆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