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拜登退選/川普大敗

ShalakoW (2023-11-20 07:47:47) 評論 (25)

"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 privileged club, 其成員都有"天選之人"的感受。其中"兩任總統"與"一任總統"的區別,會讓後者在卸任後的餘生裏,更多地不大會感激上帝的眷顧,而是沉浸在被冷遇的抑鬱中。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拜登第一任內的成j就都是出類拔萃的,對美國/世界的短期和長期的影響,超過奧巴馬。40多年美國政壇的摸爬滾打積累的經驗,讓他在危機時刻(川普的叛亂,疫情,兩場戰爭)能舉重若輕地力挽狂瀾,讓美國化險為夷,讓世界沒有失控。有這樣的政績,誰都想連任。

"大眾很難將沒有發生的災難歸功於執政者的努力", 是國家治理中政客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競選時,他們隻能用自己給社會帶來的正麵變化作為爭取連任的理由,而無法(很難)說服大眾相信自己避免了某些災難的發生-- 因為大眾沒有看到這個災難。川普治國的特點,是自己製造一個原本不該發生的危機,在著手解決這個危機,於是有了炫耀政績的依據。作為負責的執政者,拜登沒有這份奢侈。

然而,無論多麽不情願,拜登退選2024應該不可避免。拜登總統的難題是他的年齡。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拜登嫻熟優秀的治理技巧,是40多年政治經驗的結果,本應是他連任的優勢,但40多年的從政變能力得越來越成熟的同時,他也變得越來越衰落,從而成為他連任的障礙。與挖坑不同,治國需要智慧而非體力,而智慧是與年齡相聯係的。然而,民主競選的確需要體力,"騎車100裏,徹夜數度纏綿後清晨再騎車趕回去上班,車鏈子居然還能在晨曦中閃著昂揚的火花"是20歲人們過的日子,走路顫巍巍的拜登早已負擔不起,隻能乘坐空軍1號克服距離的隔閡,這讓"拜登太老了"變成大眾腦中揮之不去的印象。民主政治恰恰就是"印象 -- 看上去/聽上去如此這般.."。按英文的說法, Politics is all about a perception.

真能改變拜登對第二任執著的人,是第一夫人 Jill Biden.  很久前就意識到拜登連任可能性渺茫,她一日終於對拜登說,"Honey, we are done with this, let's go home. Think positively, it surely will save you a lot of overnight Airforce One trips that the public is not aware of. (Honey, 這事兒咱做得差不多了,回家吧。往好了想,這肯定會省去很多大眾不知道的空軍1號連夜行程)

年齡不會阻礙拜登成為優秀的兩任總統,但它讓拜登難以"贏得第二任期"。民主常常把自己絆倒, 它讓大眾在"智慧與體力"更可能選擇體力。

無論拜登是否退選,川普都不可能有第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