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故事
一人一故事,一夢一人生
全部原創,轉載敬請注明來源
《世界日報》副刊七八月的話題是:夏日講故事。夏夜乘涼是我們童年的常態,那會兒沒有空調,有電扇的人家非常少。傍晚,上海的大街小巷熱鬧起來,不少居民把小板凳、藤椅、竹榻搬到馬路上和弄堂裏,大家尤其喜愛四通八達的位置,晚風可以不受阻擋地吹過來。有“穿堂風”的地方,還有“風口”(兩邊有高樓大廈的地方),乘涼的人格外多一些。男人打牌下棋,搖搖蒲扇談談山海經。女人聊聊家常子女,不少人邊說話邊納鞋底。小孩子東跑西竄,一旦哪兒圍著一圈人,一定是有人在講故事。
我家住的老公寓有兩條樓梯,一條是給主人用的,通往各戶的前門,樓梯在室內,雪白的水磨石地麵,雕花的鐵欄杆,優質的木扶手;另一條是給傭人和維修工用的,半室外,水泥樓梯,沒有扶手,有屋頂擋雨,卻不遮風。這條樓梯通往各家的後門,後門進去是廚房,旁邊是傭人小屋。每層樓還有個垃圾倒入口,通入一個柱形的空間,落到底樓的垃圾房。因此,無論住在幾樓,不用下樓就能處理垃圾。每天早上,清潔工人隻要打開麵向馬路的垃圾房鐵門,就可以車走垃圾。
室外樓梯一部分是階梯,樓層之間的樓梯是簡潔的一條斜線,左高右低,可供兩三人並排行走。在三樓的左邊下樓梯,到達二樓的右邊,這時需要從右至左走過二樓的過道,回到左邊,再下樓去一樓。過道部分被我們稱為“後陽台”,寬度足以讓兩三人並排行走。夏夜,我常去後陽台乘涼,纏著大人或大孩子講故事。
有些幸運的孩子聽過不少離奇的狐仙和鬼神故事,可是我媽媽那樣的“新女性”追求的是科學和進步,再說那時候已經大力提倡破除迷信,自然我也聽不到狐狸精的故事。我聽到的故事十分有限,不外乎《西遊記》、《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後來認字了,自己能看書,不需要別人念給我聽,媽媽講不出什麽故事來,隻好講些往事蒙混過關。我把她的故事寫了篇千字文,刊於2023年8月5日的《世界日報》。
海濤(7月 & 8月話題:夏日講故事) 2023-08-05 02:01 ET
夏夜,吃完晚餐,擦淨竹蓆,放下蚊帳,沐浴清涼後,忙碌了一天的媽媽終於可以坐下來,搖著蒲扇,享受難得的閒暇。這時候,我會求她講故事。在聽熟了《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話》之後,終於聽到了媽媽的故事。
媽媽十六歲那年,淞滬會戰爆發,最為慘烈的拉鋸戰發生在羅店鎮——媽媽的家鄉。兩軍投入十萬兵力,半個多月羅店易手二十多次,成為「血肉磨坊」。媽媽全家被迫逃亡,外公和兩位至親慘死於逃難途中,三十六歲的外婆帶著孩子在炮火中,冒死闖過日軍封鎖線,歷經艱辛,才抵達上海公共租界的叔公家。
過了幾個月,時局相對穩定了,外婆帶著三個孩子回羅店重整家業,媽媽被留在叔公家照顧正在上學的大舅二舅。叔公經商,生活小康,供長房長孫的大舅上學義不容辭。而失學的媽媽,一個女孩,無足輕重,麵對的是親戚的冷漠和嫌棄。
那段時候,媽媽悲憤交加不已。日本鬼子奪走了她慈愛的父親、溫暖的家庭、平靜的生活,逃難途中的悲慘情景更令她義憤填膺。她在筆記寫下:「一路上,見到了被日寇飛機炸死炸傷的同胞,被鮮血染紅的河水,成千上萬的同胞,扶老攜幼,悲愴淒惶,慘不忍睹。這不僅是我們一家、一鄉、一鎮的遭遇,而是整個國家民族遭受到日寇的蹂躪摧殘。我一定要去打日本鬼子,為父親報仇,為鄉親報仇,為死去的同胞報仇。」
然而,媽媽縱然抱有捐軀赴國難之情懷,在現實中她卻是寄人籬下、忍氣吞聲、前途渺茫的。直到有一天,媽媽意外得到老同學送的謝冰瑩的《一個女兵的自傳》,她連讀了幾遍,愛不釋手。這本書像射進黑暗的一束光,震撼她的心靈。她不再彷徨,決定要離開叔公家,走上社會,為國為己尋找光明。
她開始注意報上的徵聘啟事,終於看到有所小學招聘教員,她決定上門求職。那年媽媽未滿十八,為了顯得老成,特意借了老同學的長大衣,套在舊旗袍外邊。麵試相當順利,詢問學歷之後,校長讓她寫板書,因媽媽從小臨帖,習得一手好字,她剛寫了幾個字,即被校長錄用。
回家後,媽媽告訴叔公準備離家去當小學教員。叔公卻大為不悅,他說:「家裡難道已經敗落到需要女眷拋頭露麵去工作了嗎?再說,女孩隻要找個好人家嫁了,何必自討苦吃?」見媽媽去意堅定,叔公說:「你去教書,是坍我們家的台。非去不可的話,以後就別回來了。」第二天,媽媽帶著幾件換洗衣服和《一個女兵的自傳》,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門。
1930年代末,小學教員薪資微薄,買了米之後,所剩月薪隻夠買幾塊乳腐。因無錢租房,晚上媽媽把課桌併在一起,睡在教室裡。儘管生活清苦,一個女性能夠自立自主自強,她在精神上十分舒暢。課餘,她參加了業餘合唱團,在上海租界四處義演,高唱〈五月的鮮花〉〈鬆花江上〉〈旗正飄飄〉等愛國歌曲,呼喚民眾起身抗日。她終於投身於抗日救國的洪流之中了。
媽媽已離世多年,但八十多年前中國女性救國自救的故事碎片,隨著夏夜微風的吹拂,在我的記憶中時隱時現。今天我拾起碎片,重述媽媽的故事。(寄自加州)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謝謝燕麥。這些前輩都有膽有識,我敬佩她們。
燕麥禾兒 發表評論於
海風姐姐的媽媽和我婆婆的經曆有相似的地方,我婆婆也是童年喪父,寄人籬下,後來出走。
燕麥禾兒 發表評論於
海風姐的故事,在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幅曆史的畫卷。。。非常欽佩你的母親!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xyz' 的評論 : 謝謝小C,我也佩服我媽18歲不到就果斷安排自己的人生,在那個年代,如此勇敢的女孩不多。周中快樂!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山裏人家168' 的評論 : 謝謝山裏。老一代人堅韌隱忍的能力常震撼到我,跟我媽媽比,我的日子太舒服了,不過,這是她努力的目標吧。祝安康快樂!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謝謝王妃。我很佩服爭取維護女權的行動者,包括我媽媽。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vie' 的評論 : 謝謝人生。八九十年前女性的遭遇跟今天太不一樣了,很慶幸世界在進步。
cxyz 發表評論於
那個年代,海風姐的媽媽在那麽年輕的年紀能走出這一步,確實了不起!
山裏人家168 發表評論於
海風媽媽是位了不起的女性,自強自立,還撫養妹妹。
黑貝王妃 發表評論於
懷有家愁國恨的獨立堅強女性,讚海風的媽媽!
la-vie 發表評論於
海風寫得好。你媽媽是位了不起的女性,30年代末就自強自立。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十月紫楹' 的評論 : 感謝上海老鄉臨帖留言。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goingplace' 的評論 : 非常感謝!幸虧是在上海,比較開明,我媽媽才能在30年代離家去小學教書,這在閉塞的地區幾乎是不可能的。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謝謝丹哥,言之有理,每代人都有承前啟後的責任。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我輩老人在“搶救曆史”呢。:)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我輩老人在“搶救曆史”呢。:)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謝謝蘑菇,從小我媽就教育我,女性一定要自強自立,後來聽到了她的經曆,才明白那是她的經驗之談。老一輩女性不僅為自己,也是為後代女孩在努力。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問好沫沫,居然還記得我寫的媽媽家八一三逃難史。轉眼自己成了老人,就喜歡講老故事了。謝謝臨帖。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謝謝麥子,很感動,你還記得針線包。我媽媽那代人,原本是學好女紅,有條件念點兒書,“知書達理”,然後就嫁個門當戶對的,做個賢妻良母。抗戰結束了靜好的傳統生活,巨變把熱血女性卷入救國自救的浪潮,從而湧現了一代新女性。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蟲媽株株' 的評論 : 謝謝株株臨帖。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水星兄的母親太了不起了,15歲就去當兵抗日。最近我在看一些發小寫的回憶錄,這才知道一名發小的母親15歲入黨搞地下,另一名的父親也是15歲入黨,他是新安旅行團的,後來歸新四軍管。那個年代的青少年熱血救國,令人敬佩。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問好藍山,夏天常會想到當年乘涼的情景,現在是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大家在家裏孵空調,乘涼是我們這代人的記憶,後代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麽。同樣,我媽經曆的那種男尊女卑的程度,我沒經曆過,當我把我媽的經曆告訴後代,她們覺得不可思議。因此,每代人都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謝謝心心。那個時代許多女性,原先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敵人突然殺到了門口,生活的巨變促使她們重新考慮自身的價值,我媽就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的勇敢。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eonyInJuly' 的評論 : 謝謝七月!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弄弄言之有理,自己不去爭取,世界不會改變。我挺佩服我媽的勇氣和膽識。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謝謝鬆鬆!我曾經告訴我的老美外教“我媽是feminist”,這讓提倡女權的老美激動不已。感謝前輩女性的努力,我們這代女性有了更多的機會。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謝謝梧桐感人的留言。母親為孩子做出的一切都讓人難以忘懷,走了再多年,想到母親內心總是充滿了愛,還有失去母親的悲傷。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山鄉不仕老了' 的評論 : 問好山鄉兄,你家五位長輩參加抗戰,令人敬佩。那時的青年為了救國一腔熱血,不怕犧牲。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多麽豪邁悲壯!值得晚輩學習。謝謝來訪。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石假裝' 的評論 : 問好小石。許多知識確實是道聽途說,潛移默化,長期積累下來的,尤其是日常生活的技巧。謝謝來訪留言。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問好珊瑚,等著看你的文,了解謝冰瑩。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傻貓兒' 的評論 : 問好貓貓,我也覺得三十年代一個小鎮出來的、衣食無憂的女孩能有這樣的勇氣,不多見,所以我很佩服我媽。
十月紫楹 發表評論於
偉大的女性
goingplace 發表評論於
你有一位獨立堅強的母親,那年代的女性能勇敢地追求自由,不容易,真是了不起的!
丹哥 發表評論於
讚美海風姐好文。
上一代的故事應該被這樣的記錄,這是責任也是傳承。
隔代在隔代之後,她(他)們的故事會淹沒於時間長河中。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1
大讚海風姐令人感動的珍貴分享,都是史料,了不起的媽媽!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海風姐的媽媽真了不起,那個年代,要走出家門自立,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能力啊。也喜歡你寫的夏夜乘涼場景,是經過那個年代的南方人的共同記憶。問好海風姐,謝謝分享
水沫 發表評論於
海風的媽媽很了不起。記得讀過海風關於媽媽的一個係列,有更詳細的描述。
麥姐 發表評論於
自強自立的媽媽不僅勇敢,手還巧,還記得海風姐寫的媽媽的針線包。
蟲媽株株 發表評論於
海風姐有個這麽了不起的媽媽!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海風的母親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亂世之中自立自強,令人佩服。我母親出生於湖北省鄉下,也是因為不滿包辦婚姻,不到15歲就自己跑出來參加了新四軍。
藍山清風 發表評論於
讚海風姐有這樣偉大的母親!中國女性在國破家亡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氣一點都不比男人遜色,她們那些感人的故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海風姐對上海人夏日乘涼的描寫,讀後讓人覺得十分親切,那時我就是一個東跑西竄,圍著大人聽故事的小孩子,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真是不敢想象。謝謝海風姐好文分享!
悉采心 發表評論於
媽媽屬於那個時代有主見也有膽識的新女性,向她致敬:))
PeonyInJuly 發表評論於
佩服海風姐的媽媽!謝謝您分享如此寶貴的曆史碎片。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中國女人真不容易,沒有她們的努力,這個社會還是男人的,我們隻能家待著。盡管我是開明的新女性,對父母的重男輕女還是沒辦法,聽之任之吧
南山鬆 發表評論於
很了不起的媽媽,在女子很少在外做事的年代,自立自強,走出家門,參加工作和抗日活動。
梧桐之丘 發表評論於
母親去世,我拉著她的手欲哭無淚,殘忍地說無感。總認為母親90年齡太大,而且走得快,腦溢血沒有痛苦。八年以後我看到一段視頻“白獅吊孝”我緊鎖的閘門突然打開,想到母親,淚流滿麵足足一晚上。說明內心還是思念最親的親人,幾年沒有哭出來隻是時候未到。謝海風好文。
山鄉不仕老了 發表評論於
海風兄有個好媽媽,一個偉大的母親。
石假裝 發表評論於
我覺得自己好多知識都是你講的環境氣氛中得來的。還有做飯也是鄰裏大媽教的。
綠珊瑚 發表評論於
二年前,我寫下了“我認識北伐女兵謝冰瑩”,寫個開頭就放下了。主要是懶,明天複明日。你的文又讓我有了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傻貓兒 發表評論於
離開叔公家,自己獨立走向社會,好有勇氣!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花。要是外婆在我媽媽身邊,她可能就不會那麽迫不及待要離家獨立。每次想到我媽,就更感慨她的兩個特點:勇敢、酷愛自由。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乃遷' 的評論 : 謝謝張生,順祝夏安!
canhe 發表評論於
海風緬懷母親好文!你母親是她們那代人中的新女性,有獨立自信的人格,你母親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勇氣告別寄人籬下的生活,為追求自由民主的新生活去拚搏奮鬥。值得懷念。
乃遷 發表評論於
海風千字文好故事。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蔥蔥!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心中之城' 的評論 : 前輩女性追求獨立的道路比我們曲折多了,她們為我這一代鋪平了道路,我寫出來,是為了讓下一代知道,每代人都需要努力。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老故事,媽媽的故事最珍貴!
心中之城 發表評論於
在叔公家寄人籬下,忍氣吞聲的日子真的很難熬啊。。為國為自己尋找光明。很真實的想法。好在是找到了光明打造了一片新天地。成就了自我,也幫助了別人。很好的回憶故事。。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歡迎城城來乘涼,上碗綠豆百合湯:)
心中之城 發表評論於
艾瑪!坐上海風的沙發!讓風隨意吹一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