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1. 引子

Duckmaster (2023-07-20 19:34:40) 評論 (8)

因為對美軍在二戰對日的潛艇戰頗感興趣,幾年來閱讀了一些相關材料。現在想寫一個小係列,講講幾艘戰績輝煌的潛龍在淵的故事。不想覆蓋太多的材料,打算就挑比較有意思的潛艇個例來寫,寫到哪就算哪吧。

美軍在二戰中的潛艇戰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尤其是在台灣海峽、宮穀海峽、中國南海以及菲律賓海關島一帶等海域。日本在侵占了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島國在內的東南亞地區之後,其戰爭機器的運轉依賴於橡膠、原油等外來原料,主要通過大噸位的商業船隊來運輸。當時的美軍的太平洋潛艇部隊在封鎖上述海域及大量擊沉日本艦船,對美日太平洋戰爭天平的傾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軍在太平洋的潛艇戰總規模比德國在大西洋名聲顯赫的 U Boat 要小一些,但戰果卻同樣輝煌。這和日軍菜鳥般的防潛技術能力有關,也和美軍在戰時對潛艇、魚雷、聲納雷達以及技戰術的精益求精息息相關。憑借可靠的加托級 (Gato)、巴勞級 (Balao) 和丁奇級 (Tench) 潛艇,美國潛艇部隊在 1941 年至 1945 期間對日逐漸扭轉劣勢,擊沉了 1,314 艘敵艦,總噸位達 530 萬噸。潛艇部隊由大約 15,000 名軍官和士兵組成,這支部隊僅占美國二戰期間海軍總人數的不到 2%,但卻貢獻了日本海上損失的 55%,對其的海上運輸造成了致命的打擊,這可以在表一日本二戰期間商業輪船噸位比較中反應出來。戰爭期間,美軍潛艇參戰達288艘,戰損 52 艘,犧牲人員達 3,500 多人。

表一. 日本二戰期間商業輪船噸位比較

年月日期 新建 戰損 噸位變化 期末總噸位   百分比 
12 July 1941       6,384,000 100
12/1941 44,200 51,600 −7,400 6,376,600 99
1942 661,800 1,095,800 −434,000 5,942,600 93
1943 1,067,100 2,065,700 −998,600 4,494,400 77
1944 1,735,100 4,115,100 −2,380,000 2,564,000 40
1/45 – 8/45 465,000 1,562,100 −1,097,100 1,466,900 23

美軍太平洋潛艇艦隊在二戰的輝煌戰績,離不開當時的海軍少將 Charles A. Lockwood (後升為中將)的貢獻。他於 1943 年二月,繼任因車禍不幸去世的 Robert H. English 海軍少將,擔任太平洋潛艇部隊總司令。在此之前,他已任西南太平洋潛艇部隊司令,積極推進潛艇的技戰術的革新,比如主導了美軍潛艇用魚雷敏感度的改進。可以說,是 Lockwood 的領導力和個人魅力,把潛艇部隊從戰前的一個無關緊要的配角打造成了戰果累累的功勳。


圖一. 美國太平洋潛艇部隊總司令海軍中將 Charles A. Lockwood(5/6/1890 - 6/6/1967)

引子就此打住。謝謝閱讀。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1. 引子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2. USS Tinosa SS-283 和馬克 14 魚雷的改進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3. USS Albacore SS-218 大青花魚掀翻大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4. USS Cavalla SS-244 棘鰭號偷襲翔鶴號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bmarines_in_the_United_States_Navy

2. https://www.ussalbacore.org/building-and-ch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