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日業餘著手掃描母親保留的大量家庭照片和父母年輕時的黑白舊
我父母作為長輩來說,真是拳拳愛女護女之心,照片可見。 我父母有我們姐妹四個。其中三十年前,我二姐最先留學美國, 其後把我父母辦到美國,又用工作簽證將我四妹辦到美國。 二姐四妹各自在美國落地生根,各自有家庭和事業。 我父母精心看護四個外孫子女長大,留下了許多精彩家庭照片。 那邊,在中國國內的我和我大姐,也是各自成立家庭,養育下一代。 這期間,我們寄給我父母的所有照片,他們都分影集分冊頁保存下來, 有些甚至是我的不再有的關於我和我孩子的舊照,他們也小心保存下來。 我大姐家的,也很有一些 。但總體來說,他們在美國27年, 和我姐我四妹留下的照片數量多質量好。我們在國內的兩個小家, 照片少很多 。而且從照片上看,我的小家生活水平算城市中等 ,比起美國姐妹的家舍,就寒素很多。我大姐家, 因為居於工廠廠區平房內,茅沿低小,房間狹窄,很是窮困, 讓人覺得她家似生活在一直上世紀八十年代。
我女兒曾玩笑的地問, 如果27年前我二姐用工作綠卡辦到美國的不是我四妹, 而是我本人,那現在在長島住大房子, 享受白領中產舒適生活圈的就是我啊。不用我有感受,在紐約, 我就是我姐我妹的窮親戚。就像在西安時, 我大姐是我姐家的窮親戚。有時來往起來很有顧及。( 如我家曾嚐試吃某家飯館的烤鴨後覺得很好吃。 本著惠及家人的心思,我單獨請我大姐去吃這家館子。 結果後來我大姐說話間來了一句“說我仿佛覺得她自己吃不起似的” .弄得我心情大壞,從此以後再也不自作多情)。不為別的,貧窮, 使人的自尊心變得扭曲了。我原先不大體會。我家到紐約後, 若幹年間,隻有我姐我妹款待我們,我家少有機會款待她們。於是, 我的自尊心也大打折扣了, 我在家庭會議上也不大說得起話。 因為我不能承擔很多的家庭責任嘛。 幸好我沒開過口找我姐我妹借錢買房子,現在還租房住。 我若是借了,若幹年還不清,見我姐我妹的麵隻會覺得見了債主, 關係別扭極了。


話題再轉到老照片。我最喜歡我父母在國內時的舊黑白照片。 他們風華正茂的時候啊。我父母1962年大學化學係畢業。 他們的中學時代跟王蒙小說改編的電影(青春萬歲), 那情形一樣一樣的。我最近看央視(向經典致敬),那期致敬寫( 歌唱祖國)那首歌的作曲家。那作曲家年輕時的照片, 也是跟我父母舊照那樣的風格,隻是人家藝術氣質更強, 照片照相質量更好,但真是同時代的人。(那作曲家還寫了( 海濱音詩),那麽動人優美的旋律 。它是一個在海邊長大,聽過大海歡唱平靜, 聽過大海咆哮的海邊人, 用敏銳的音樂感受力寫下的動人的愛國愛鄉樂章。我也思念祖國,我也想切身感受一下做海濱之人對大海的諸多感受, 分享他們在音樂裏表達的對大海的熱愛。)
跑題了。我是說我能從舊照片裏感受到我父母一生走來,不怕困苦,克服各種困難力爭向上力爭向好,晚年平靜地享受天倫之樂。他們呢晚年即使身處病痛,依然關心我們, 給我們子女精神上的指導。家有一老,有如一寶。母親,有你在, 我就是受寵愛的孩子,雖然現在是我們在照顧您了。 可父母的拳拳之愛讓我們銘記心間。 這些老照片就是你們的奮鬥史,就是我們的精神所在。
話題轉到我最喜歡的照片。我最喜歡兩組照片。
一組是我上高中時闔家上陝西華山。那時我家其實是自帶食品水上山,累並快樂著。如飲用水,就是自帶了一隻二三十升的幹淨油桶裝水,一家六口喝了一路。我們白天上山,夜裏到華山西峰還是北峰住宿時,吃飯住宿都是又貴又差,有幸我們都是聽母親的話,自家帶了很多黃瓜西紅柿餅子午餐肉吃了一路。那天山上晚飯吃的是很貴一碗的細掛麵,喝水是二塊錢一小茶盅,住呢,架子床,一間八九人,那被子又厚又有味兒。所有人住宿都是為了看華山頂的日出一刻,沒人計較住宿條件差。據說水是山民到山下挑上來的,很費人力。總之,多年後的我,回想起我家闔家一起看華山上的日出的一刻,還覺得那太陽萬道光芒四射呢(那天淩晨四五點鍾所有人都被叫起床了)。其實是闔家團圓時刻珍貴,場合地點珍貴(那年應該是我二姐去杭州上大學回鄉過暑假時)

另一組是我上幼兒園時, 我家去西安興慶湖劃船的照片。那時我六歲,妹妹四歲, 我父母帶著我兩個姐從全托幼兒園接上我們, 一家六人人和她一個熱心同事直奔興慶湖公園。在湖上, 我家滑一隻木船,母親熱心同事滑一隻木船。 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歡樂祥和的瞬間。我記得那是很快樂的一天。 那天玩完了我就賴在爸爸自行車前車杠上要求回家住, 不去幼兒園了。父母推說要去吃飯,推著車帶我遛街,我就前車杠子上睡著了。 結果我睡醒一看,自己怎麽又回到幼兒園的小床上了。父母“騙” 我,沒讓我回家去住啊。所以,我父母的美國照片雖然數量多, 質量高,但跟我不發生聯係,我不大感興趣。 而這兒時少時的珍貴紀念,令我想起美好的童年少年。 我父母真是傾心盡力地給我們留下美好啊。謝謝你們!
撫今追昔,我很遺憾我們家家庭內部有了一些嫌隙, 姐妹之間偶有齷齪之言。我們有這麽好的父母, 我們曾一起走過那些窮而快樂的日子,又有什麽隔閡不能忘掉呢? 謹以此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