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太強勢現狀:身體比嘴巴老實

直性直情直白天下,
求真求善求美人間。
打印 (被閱讀 次)

俗話說,行無言不立,言無行不果。說與做,言與行,從來就是一對矛盾的辯證統一。中國諺語有"葉公好龍"、"光打雷不下雨"指那些隻說不做,還有"深水靜流"指那些隻做不說。更還有"掛羊頭賣狗肉" 指那些的說一套做一套。對隻說不做的就更多了,比如對內部"畫餅充饑,望梅止渴",或者"說大話使小錢";對外部則"色厲內荏,虛張聲勢",最後落得個"黔驢技窮"的下場。

所以,中國智慧強調對人對事對國,不僅要聽其言,更需觀其行、究其果。現代哲學更強調,不是理論不是觀念,更不是意圖,隻有曆史實踐的結果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美國社會心理學對言行不一致也有專門的專題研究,從理論上揭示了言語行之間的discrepancy or gap,即"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現象和本質。

美國在台海、南海和第一島鏈: 身體比嘴巴老實的多

現代的戰爭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整體係統的較量,包括了物資生產(尤其是第一產業中的實體製造業),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的全麵較量,而並不僅是一種武器之間,或者子係統之間的較量。軍事方麵則是立體全方位包括海陸空天潛網的較量。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中。一些重要的方麵往往可以作為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標。人算不如天算, 其中一個最典型的關鍵指標就是:中國在亞太具有絕對的地緣戰略優勢。也就是美國學者所描繪的、美軍誇過近萬公裏的太平洋,到中國門口來打仗, 將處處感受到的"距離的暴政"。

美國逐漸的武裝日本(今年購買幾年後才能得到的400枚戰斧導彈)和澳大利亞(2035年才能得到的三艘核潛艇),拉攏韓國,菲律賓選邊美國,並沒有增加多少有真槍實彈的實力。台灣前國安主席蘇起說美國現在是"虛張聲勢"。台灣媒體一評論員總結說, "美國現在是嘴巴不老實,身體超老實"。 

比如, 美國軍方3月17日月報道, 美國在亞太的重要基地, 距離台海2700公裏的關島,正在努力進入了完全保護和防禦的模式。為了躲避中國成千上萬中程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的飽和襲擊。美國軍方這幾年先采用了分散兵力部署和跳島作戰的戰略戰術。同時,投下大量經費在關島建立三層導彈防禦網絡,整合海陸空三軍的各種防空導彈來防止遭受攻擊。僅僅2024年就要購買五套薩德導彈係統和四座巨型雙波段遠程監控的海上浮動的雷達。雙波段遠程雷達據稱可以偵測中國的殲20隱形戰鬥機。為什麽那麽怕?怕什麽?

再比如, 看一下美國在亞太的主力,美國太平洋艦隊艦隊網上公開顯示的60到70艘宙斯盾驅逐艦, 巡洋艦和兩棲攻擊艦這些主力戰艦的位置圖。 將近70%以上的主力戰艦早就躲避回到美國聖地亞哥和西雅圖的港口了。為什麽那麽怕?怕什麽?

再來看一下美國海軍的數據統計。2022年美國軍艦在台灣海峽和南海的活動次數首次減少,其中美艦闖進台海的頻率減少到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020年美軍戰艦13次穿越台海
2021年美軍艦艇12次穿越台海 
2022年美軍艦艇9次穿行台灣海峽
2023年至3月30日為止,美軍艦穿越台灣海峽次數為0

在南海方麵,美國海軍公布的“航行自由行動”次數:
2020年創下了最高紀錄達到10次
2021年下降為5次
2022年也是5次
2023年1月-2月, 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部署在南海展開行動。

文歸正題,美國國防新聞雜誌3月28日專題報道指出, 美國海軍麵臨的一個重大的瓶頸,也就是海軍艦艇海上供應和補充導彈問題。這個細節中隱藏著巨大的魔鬼,也被美國軍方稱為是將來可能改變戰爭遊戲規則的關鍵。海上坐過船的人的人都知道,淺海有浪,深海有湧。大自然的力量浩浩蕩蕩、勢不可擋。平時哪怕在近海,風平浪靜時小船靠岸也得小心操作。而在海上兩艘大型船隻相靠近,並且在動態中保持一定距離本身就更加困難。更何況海軍要在遠洋深海上進行導彈補充裝載。每顆重達數噸的導彈,必須要一顆一顆地直接裝進宙斯盾或巡洋艦上的幾乎貼身的垂直發射筒。下圖顯示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柯蒂斯-威爾伯 "號上,一個戰斧導彈筒被裝入VLS。

報道指出, 這對美國海軍現有的設備和能力來說無疑成了不可完成的使命。以下就是詳細的分析報道摘要。

美國海軍優先考慮突破瓶頸: 重新補充裝載導彈能力

海軍在驅逐艦旁邊的輔助船上使用起重機重新裝載垂直發射係統 (VLS) 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操作,因為起重機必須垂直固定導彈筒,同時將導彈緩慢地放入係統甲板上的小開口中。這也是海軍尚無法在海上進行的機動。 但在不久的將來,軍艦導彈補充裝載可能會在全球任何港口或受保護水域發生。 有一天甚至可能在公海發生,這要歸功於支持海軍部長的首要任務的研發工作。海軍部長德爾托羅 (Carlos Del Toro) 將這種海上重新武裝能力視為海軍為太平洋衝突做準備必須采取的少數步驟之一。

目前的狀況下,海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隻能在具有經批準的基礎設施的既定碼頭補充裝載導彈。 對於太平洋艦隊,這些重新裝載點位於日本、關島、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但在將來與中國的衝突中,美國軍艦可以在一兩次交戰中輕鬆發射所有導彈,然後隻能離開戰場回到後勤基地重新補充裝配導彈。但戰爭可能導致日本和關島的碼頭被摧毀,或者周邊地區受到中遠程導彈的攻擊,尤其是碼頭的船隻容易受到攻擊。 並且更關鍵的是航行到夏威夷將需要兩周或更長時間,而回到加利福尼亞至少要花費三周時間。

對於海軍部長德爾托羅來說,重新裝載導彈要行駛幾千公裏的路程,花二到三周的時間,這是不可接受的。特別是因為目前考慮到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軍力,將在未來的20到30年中都無法追趕上中國海軍的數量和質量。看看以下美國海軍未來三年的購買計劃。應注意, 購買計劃並不是美國軍工造船廠的完成計劃。

美國海軍3月20日的2023-2025年艦艇購買計劃: 

2023財年要求購買9艘艦艇,其中包括一艘在前一年已經部分購買的艦艇,根據法律不能再次計算。

2024財年為9艘艦艇撥款 328 億美元:一艘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潛艇、兩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潛艇、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兩艘星座級護衛艦、一艘約翰路易斯級油輪和一艘潛艇招標 . 這比去年多了一艘。 

2025財年計劃購買七艘:兩艘潛艇、兩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第一艘海洋監視船和第一艘中型登陸艦。 最後一艘船比海軍部署的任何一艘船都小。

海軍購買艦艇計劃並不是等於海軍造船廠能夠當年造出來計劃。美國兩個海軍造船廠,目前每年隻能建造一艘宙斯盾驅逐艦和一艘半的核潛艇。所以接下去的3年內美國能拿到計劃中的一半就不錯了。比如,美國海軍僅有的第一艘,與中國055D驅逐艦旗鼓相當的新型阿利伯克級DDG51 Flight III 宙斯盾驅逐艦,從2019年開始製造,一直到今年初剛下水進行測試。相比較中國海軍, 兩年內下水了8艘055D大型驅逐艦,去年開始僅一個造船廠同時在建造5艘052D驅逐艦。

因此,海軍部長德爾托羅強調對於現存數量的美國海軍艦艇,進行海上重新補充裝載導彈的能力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方法。也就是能夠"在海上快速重新補充裝載軍艦的垂直發射管,將顯著提高現有艦隊的持久戰鬥力 ”。

根據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2019年的一項研究,通過讓海軍的作戰艦艇更快地返回戰場原位,隻需部署兩三艘可以在西太或中太平洋,為海軍巡洋艦和驅逐艦重新裝載導彈的後勤供應船隻,就相當於艦隊中多增加了18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從這個角度來看,艦隊導彈垂發裝置海上再裝填的能力可以提供至少11-370億美元的軍事價值,這對海軍來說將是一項高回報的投資"。美國海軍越來越注重確定低成本、高影響力的選擇,這些選擇可以迅速提高艦隊和聯合部隊的作戰效能,” 研究報告因此強調,"迅速引入在海上重新裝載VLS 的能力將對作戰效率產生重大影響。”

當前再裝填能力的科技發展喜憂參半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總是很骨感。國防新聞報道指出,美國亞太海軍目前隻能在選定的港口重新裝填導彈。驅逐艦或巡洋艦牢牢固定在在碼頭,工作人員使用起重機、輔助設備,一個接一個地從碼頭上吊起導彈筒,然後慢慢地將它們放入船上的發射器單元中。另一種選擇是在平靜的水域拋錨,比如在港口、島嶼的背風麵不受風和洋流的影響,或者其他水域足夠深以允許驅逐艦進入,但足夠平靜以保持軍艦和支援船不會搖晃太多。

但海軍部長要求的理想最終狀態是在公海上重新裝載的能力。 如今,海軍艦艇在海上加油和補給,與軍事海運司令部後勤輔助艦一起以大約 12 節的速度航行中同時運送貨物和燃料。 盡管艦隊可以在傳遞食物、郵件、備件和子彈時安全地做到這一點,但該部隊目前無法在不冒損壞武器的風險的情況下安全地傳遞導彈。

馬裏蘭州海軍水麵作戰中心卡德羅克分部的戰略海運研發項目經理傑夫格林表示,一艘能夠執行這種海上重新補充裝載導彈任務的支援船需要具備多項功能。首先,它需要空間和設備來安全地運輸和處理導彈筒。而且它必須能夠安全地停泊在戰鬥人員身邊或靠近戰鬥人員進行機動。 它還需要船上設備,不僅可以將導彈筒轉移到驅逐艦上,還可以確保導彈筒在裝入軍艦甲板上的發射管時保持垂直。

海軍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其中的每一件。 前兩個是在斯普魯恩斯號驅逐艦和海洋勇氣號供應艦之間的秋季演示中實現的。第三個涉及導彈的實際轉移進展不順利。太平洋軍事海運司令部準將布裏奇沃特說,該團隊進行了兩次操作試驗。第一次在北島海軍航空站碼頭,在靜態的操作中順利完成。但在第二次操作試驗中,驅逐艦離開碼頭在聖地亞哥灣的洛馬角拋錨。並使用動態定位係統與驅逐艦保持穩定的距離,盡管該位置的風和水流更大。布裏奇沃特說:“不幸的是,導彈轉移無法完成,因為我們看到兩艘船之間的運動過度”超出了安全限製。 “我們用起重機擺動過度,這使我們無法完成錨定部分。”

那麽這對未來的發展意味著什麽呢?海軍的後勤供應艦完成了儲存和處理導彈的第一步。布裏奇沃特說,但這艘船沒有經過任何特別的改裝來完成這項任務; 它需要合適的起重機、傾斜夾具和船上的人員。第二步是讓配備了動態定位係統的傳感器的驅逐艦和供應艦準確靠近,艦上的自動駕駛係統基本上控製轉向和動力,並使兩艘船舶相對準確地保持在正確的位置相距約 60到90 英尺。布裏奇沃特說在第二步的實驗中,兩艘軍艦係統表現非常好,但第三步仍無法成功:將導彈從支援艦轉移到驅逐艦並進入 VLS 單元仍然是挑戰所在。

致力於找到解決方案

德爾托羅指出,海軍研究辦公室和其他海軍組織正在研究一係列選擇,以“加快我們可以輕鬆地在海上重新武裝我們的船隻的時間和地點。 所以,海軍將在2025和2026財年提出額外投資要求。"進行公海重新補充裝載導彈將是海軍的目標。我們從安全港開始,以證明我們確實可以做到這一點。 我們可以從這些實驗中學習,然後我們可以看看海軍研究辦公室還需要“為公海裝載能力投資”,德爾托羅說。他承認,海洋上的風和海況“使它成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但我們必須做得更好,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現在要開始進行這些投資,這樣我們就能在兩三年後取得更好的成績"。作為近期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海軍已經在開發多種起重機係統,其性能可能比海洋勇氣號上使用的通用起重機係統更好,以便將起重機和支持設備安裝在非海軍認證的碼頭或輔助船上。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開發工作將以多快的速度成熟,也不清楚海軍下一次進行海上測試的時間。對於海軍戰爭學院專家霍姆斯來說,這項技術理論上應該沒有那麽難,海軍隻需要進行足夠的投資即可。"但領導層對解決問題的承諾建立起來非常緩慢。高級領導一般不會在明顯出現大問題之前,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這種能力上。尤其作為海軍,我們太久沒有認真對待中國的挑戰。"

是的,美國人最信奉的就是萬事萬物皆有的可能性。但可惜的是,促進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需要大量的精力、資源和金錢的投入。而最後是否能夠轉化為現實性依舊是沒有保證的。比如, 美國媒體3月30日報道,美國空軍在多年花了數十億的經費後, 空軍采購負責人今天亨特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RRW項目敲響了喪鍾: 美國空軍不會購買高超音速的AGM-183A導彈。AGM-183ARRW("空射快速反應武器")是空軍計劃使用的一種高超音速空對地導彈。由洛馬公司開發,這種助推滑翔飛行器在滑翔到目標之前被火箭發動機推進到最大速度超過5馬赫。此前一天,空軍部長肯德爾在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聽證會上說,3月份的導彈測試已經失敗。肯德爾長期以來一直對ARRW計劃表示懷疑,因為該計劃過去一隻麵臨著延誤和失敗,2021年還遭遇了一連串的三次測試失敗。

美國最應該做的事情是照顧好自己國家的事務

拜登總統三月初向國會提交了2024年6.9萬億美元的聯邦預算,其中FY2024國防軍事預算增加到了8420億,比2023年增加了260億。據官方估計,2023財政年度美國聯邦收入隻有4.7萬億美元左右,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聯邦政府借債的上線,必須借2.2萬億美元來彌補。長期以來,曆屆美國政府的做法是吃下所有能吃的錢,這就是為什麽聯邦政府的債務目前高達32萬億美元。

美國現在負債累累,應該減輕自己的財政壓力,實現自己承諾的建設美國的基礎建設設施的計劃。但拜登政府卷入俄烏衝突,已經花費了將近500億。戰爭不僅阻礙了美國和全世界經濟的恢複,也進一步加重了美國的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美國正麵臨著各種問題,包括大規模槍支暴力、藥物濫用、無家可歸、飲水安全和保障,公路橋梁電力網以及各種民用設施的老化和破敗,這些問題都因為十分有限的財政資源而無法解決。比如,在過去的5天中,居然接連發生了3次的火車出軌事件。美國政府和幾百名的政客們居然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至今為止沒有采取任何長遠根本的補救措施。眾所周知,貨運列車不斷出事的各種花費和開銷,都會增加交通和物流的成本,最終都由美國消費者買單,加劇通貨膨脹,阻礙經濟複蘇發展,從而直接傷害美國人民的利益。下麵就是這幾天媒體的報道: 

3月26日運載危險品的火車在北達科他州出軌
3月26日深夜,一列載有危險物質的火車在北達科他州脫軌。據報告,發生的事故涉及一列加拿大太平洋貨運列車,該列車在晚上 11 點 15 分左右脫軌,列車70節車廂中的31節脫軌, 泄漏的貨物包括用於製造瀝青的石油。官員們將允許溢出的材料凍結以幫助清理,預計需要7到10 天。

3月27日運載鐵礦石的列車在加州聖貝納迪諾縣脫軌
3月27日, 據聖貝納迪諾縣消防官員稱,一列運送原材料的火車55節車廂,包括兩台機車出軌。縣消防官員說,一個機車發生了輕微的泄漏,目前正由危險品官員進行調查。但明顯的是可以看出,軌道的木質枕木已經風化成為了木頭渣。

3月30日,明尼蘇達州貨運列車脫軌起火
BNSF鐵路公司運營的一列火車的多輛油罐車,在雷蒙德西部邊緣出軌並起火,根據縣警長辦公室發布的新聞稿,這些油罐車裝載的是 "一種乙醇 "和 "一種玉米糖漿液體"。該公司是北美最大的貨運鐵路網之一,出軌地點周圍建立了一個半英裏的疏散半徑, 指定區域內的居民被指示離開他們的家。

美國鐵路數據顯示,美國貨車的平均速度每小時才30英裏,但每年的平均列車出軌事故達到1700以上。美國每年火車出軌平均次數是1700。所有的事故每年平均10,000左右,每年平均死亡800人。第一,還在使用百年前的老式枕木,火車出軌的大部分事故都是由腐爛的枕木造成的。第二,美國鐵路的維修依舊靠人工,美國最貴的就是勞動力。公司沒有錢買設備和雇用更多的人。第三,作為傳統交通運輸的美國鐵路公司早就沒有多少錢賺了,根本拿不出錢來做基礎建設的投資,美國政府一直最關心的是軍火工業的投資和擴張,對基礎建設投資一直在畫餅充饑,隻打雷不下雨,所以鐵路翻車和各種事故就成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新聞了。

美國言論自由的特征是: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今年美國公民交稅的期限又將到來,作為交了幾萬美金的美國公民,對政府如何使用老百姓的血汗錢卻沒有絲毫的參與權。媒體報道,明智的政治家指出,如果一個民主不是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的話 (if democracy is no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這種民主隻是一個空洞的、沒有內容的形式。所以,實質意義上的民主和全過程的民主才是一個民主的本質和核心問題所在。美國政府最重要政策應該是為本國人民利益服務,烏克蘭、敘利亞、朝鮮和台灣不是美國人民的核心利益, 首先必須管理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事務。

Reference Link:

US Defense News: US Navy Prioritizes 'Game-Changing' Rearming Capability for Ships
https://www.yahoo.com/news/us-navy-prioritizes-game-changing-124500023.html

First Wave Tech Defend Guam 
https://www.yahoo.com/news/first-wave-tech-defend-guam-192046007.html

US Navy's Budget Plan Creates Uncertainty for Shipbuilders
https://www.yahoo.com/news/us-navy-five-spending-plan-130000313.html

 

CTPCW 發表評論於
美國政府對基礎建設投資一直在畫餅充饑,隻打雷不下雨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美國政府一直最關心的是軍火工業的投資和擴張,對基礎建設投資一直在畫餅充饑,隻打雷不下雨,所以鐵路翻車和各種事故就成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新聞了。” 言之有理。美國政府和政治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為了某種教條無休止地吵架,政府機構龐大臃腫效率低下,政客都是為了拉讚助和選票,沒人真正在為這個國家和老百姓幹點實事。算了,“說了也白說”。
futufutu 發表評論於
美國言論自由的特征是: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
你必須做! 你需要通過投票或影響投票來做!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脫軌太慘烈了。 美國的火車都很慢,因為路不行。
6ba6 發表評論於
脫軌是因為掛的車廂太多,長達幾十節,把路軌枕木壓碎了
dong140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