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軍方色彩的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裏反華的言論很多,也有幾個研究中國的,其中有個叫甘思德(Scott Kennedy),是中國經濟商務研究員(高級顧問及中國商務和經濟董事項目主任)【1】,年頭他訪問了東亞,記得他的感受是第一,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們都支持美國強硬,但和美國注重的問題、手段不太一致,如日韓的對華貿易,很難說斷就斷,他們不會像美國那樣急著脫鉤,第二是美國在亞洲推行的影響力政策還是蠻有成效的,中國確實被動,美國聯盟製住了中國。冠疫之前中國就限製美國人去中國,疫情之後就完全斷了,中國對自己人和外界交流也加上了很多限製,不能隨便說話,很少能發表“自己的觀點”。美國不一樣,很多美國人盡管反華,但研究中國是碗飯,很希望能到中國跟中國同行們交流,甘思德就計劃去中國,還被批了。
看上去中國陷入困境,甘思德對美國自己的策略大概還是樂觀過頭了,盟友們是不是還那麽一條心,誰也琢磨不出來,也許他訪問東亞時,美國還沒這麽極端,佩洛西也沒訪台,當時說不定拜登班子還在爭論,現在美國的策略,已經把扼殺習近平“中國夢”作為美國的戰略決策【5,6,7,8,9,10】,可具體政策是不是真的行得通,就得觀察了。按照一位美國亞洲專家的說法,美國完全是拿著大棒,不但扼殺中國,也鞭打自己“盟友”站隊,小布什那套“你不是友就是敵”(You are ei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按照這位分析員的說法,美國在亞洲最鐵杆的小兄弟,奧日韓,他們的對華政策都是一邊防備,一邊搗亂,還有一邊是保持流通(engagement)【11】,因為大家都知道別無他法,連一直控訴中國侵犯其主權,到釣魚島示威的日本【12】,也沒有徹底與中國斷絕關係的打算,他還指出亞洲政策唯一可行的,是“經濟牌”,可惜這位精英沒看中央文件,“為中產階級服務的外交政策”這一美國國策最不能打的,就是經濟牌,結果盟友們得到的不是商討、合作,而是打嗬【13】,“美國的短處,是把招數用絕、用盡,破綻過多”【8】,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政治專家張克斯(Christopher K. Johnson)看來【53】,習近平要演一場“韜光養晦”戲,中國幾年前提議“不可靠清單”,但從來沒麵世過,中國的反製裁法也從來沒有啟動,稀土更不見成為武器的光日,前幾周美國對中國該技術全麵封殺,如上所述,習近平也沒屁一聲,這一切,都是實實在在向美國表態,你是狠,但我不還手,這你總得退讓一下了吧?張克斯也是與眾不同,他覺得習近平要把中國帶回毛時代,國家體製徹底走向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結合這些說法都是胡謅,新的常委也不是馬屁精、應聲蟲,整個班子還都是有能力的,隻不過都是習近平死黨,大家看不慣而已。習近平的難題,是如何扭轉中國經濟,美國不是他的第一死敵。
原文網址: G20|杜魯多晤習近平 指中國涉幹預加拿大內政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6910
Exclusive: Finding common ground while managing differences key for China-Canada relations to develop: Xi tells Trudeau at G20 encounter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211/1279725.shtml
真相:
China's Xi confronts Canada's Trudeau at G20 summit over leaks to media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s-xi-confronts-canadas-trudeau-g20-summit-over-leaks-media-2022-11-16/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美國應當不應當保證武裝保護台灣?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Pledge to Defend Taiwan?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sk-the-experts/should-united-states-pledge-defend-taiwan
極具軍方色彩的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裏反華的言論很多,也有幾個研究中國的,其中有個叫甘思德(Scott Kennedy),是中國經濟商務研究員(高級顧問及中國商務和經濟董事項目主任)【1】,年頭他訪問了東亞,記得他的感受是第一,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們都支持美國強硬,但和美國注重的問題、手段不太一致,如日韓的對華貿易,很難說斷就斷,他們不會像美國那樣急著脫鉤,第二是美國在亞洲推行的影響力政策還是蠻有成效的,中國確實被動,美國聯盟製住了中國。冠疫之前中國就限製美國人去中國,疫情之後就完全斷了,中國對自己人和外界交流也加上了很多限製,不能隨便說話,很少能發表“自己的觀點”。美國不一樣,很多美國人盡管反華,但研究中國是碗飯,很希望能到中國跟中國同行們交流,甘思德就計劃去中國,還被批了。
看上去中國陷入困境,甘思德對美國自己的策略大概還是樂觀過頭了,盟友們是不是還那麽一條心,誰也琢磨不出來,也許他訪問東亞時,美國還沒這麽極端,佩洛西也沒訪台,當時說不定拜登班子還在爭論,現在美國的策略,已經把扼殺習近平“中國夢”作為美國的戰略決策【5,6,7,8,9,10】,可具體政策是不是真的行得通,就得觀察了。按照一位美國亞洲專家的說法,美國完全是拿著大棒,不但扼殺中國,也鞭打自己“盟友”站隊,小布什那套“你不是友就是敵”(You are ei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按照這位分析員的說法,美國在亞洲最鐵杆的小兄弟,奧日韓,他們的對華政策都是一邊防備,一邊搗亂,還有一邊是保持流通(engagement)【11】,因為大家都知道別無他法,連一直控訴中國侵犯其主權,到釣魚島示威的日本【12】,也沒有徹底與中國斷絕關係的打算,他還指出亞洲政策唯一可行的,是“經濟牌”,可惜這位精英沒看中央文件,“為中產階級服務的外交政策”這一美國國策最不能打的,就是經濟牌,結果盟友們得到的不是商討、合作,而是打嗬【13】,“美國的短處,是把招數用絕、用盡,破綻過多”【8】,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政治專家張克斯(Christopher K. Johnson)看來【53】,習近平要演一場“韜光養晦”戲,中國幾年前提議“不可靠清單”,但從來沒麵世過,中國的反製裁法也從來沒有啟動,稀土更不見成為武器的光日,前幾周美國對中國該技術全麵封殺,如上所述,習近平也沒屁一聲,這一切,都是實實在在向美國表態,你是狠,但我不還手,這你總得退讓一下了吧?張克斯也是與眾不同,他覺得習近平要把中國帶回毛時代,國家體製徹底走向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結合這些說法都是胡謅,新的常委也不是馬屁精、應聲蟲,整個班子還都是有能力的,隻不過都是習近平死黨,大家看不慣而已。習近平的難題,是如何扭轉中國經濟,美國不是他的第一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