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海瑪斯其實隻是一個低配版火箭炮
海瑪斯其實隻是一個低配版火箭炮
2022-08-20 10:07:13
最近,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海瑪斯”火箭炮,在媒體上拋光的機會大大增加,被烏克蘭吹成了神器,而俄羅斯屢屢造謠摧毀了多少具海瑪斯,美國則信誓旦旦美方控製著海瑪斯使用的最後決定權,隻提供最遠射程70公裏的炮彈,並嚴格製約烏克蘭不得進攻俄羅斯本土(1991年邊境),使得這款火箭炮更顯神秘!
火箭炮,或稱噴進炮是炮兵裝備的用火箭推進炸彈(戰鬥部)進行爆破打擊的遠射武器,通常專指沒有製導能力、完全依賴彈道飛行的火箭類飛彈。單兵可以攜帶操作的輕型火箭炮通常稱為火箭彈(如俄國的RPG,美國的標槍都是)。由於火箭彈由自己攜帶的燃料通過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飛行,該裝置無須考慮像身管式火炮那樣承擔如巨大的後坐力等問題,故該裝置較簡單。並且能以大口徑多發聯裝的方式提高發射速度和火力。
火箭炮主要配用殺傷爆破火箭彈以壓製、殺傷有生目標和其他弱防護目標。由於火箭彈的口徑比較大,發射時彈丸所受的加速度和撞擊力較小,也可以發射特種火箭彈(如掃雷火箭、布雷火箭、照明火箭等)。相比於身管式火炮,火箭炮的火力密集度比較高。缺點是再裝填速度慢、射擊精度不如身管式火炮。但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部分發達國家的軍隊已經裝備了帶有自動再裝填設備的火箭彈運輸/裝填兩用車輛,協同火箭炮一起作戰;同時為火箭彈裝備各種各樣的製導裝置來提高精度。目前一些先進的火箭炮,甚至可以歸類為巡航導彈。
最早的火箭炮(不是火箭彈),並不是蘇聯的喀秋莎,而是德國在二戰前夕發明的,但其單體還是放在炮身中。喀秋莎是第一種車載式無炮身多管火箭炮,在二戰和以後的局部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認為是現代的車載式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中國誌願軍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
在這一時期,火箭炮的口徑、射程雖然各不相同,但技術特點都比較相似,單次火力密度大、精準度較低、再裝填時間慢。事實上,在冷戰期間,美蘇等國雖然各自發展了種類繁多的火箭炮,但絕大部分的技術水平,仍然沒有擺脫這三個典型特點。直到1991年,美國陸軍裝備的M-270型火箭炮登上戰場。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原本為蘇聯軍隊準備的先進裝備,都被拿來對付伊拉克軍隊。像F-117A隱身戰鬥轟炸機攜帶精確製導炸彈攻擊地麵目標、F-15/16戰鬥機在KC-135空中加油機輔助下遠距離奔襲、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屠戮T-72主戰坦克等畫麵,都對外界造成了極大震撼。美製M-270型火箭炮也在戰場大規模應用,並因為其強悍火力對伊拉克陸軍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得到“鋼雨”的綽號。更重要的是,M-270突破了以往火箭炮的固有特性,在保證單次火力投送密度的同時,通過搭載精確製導模塊提高命中精度,又由於應用箱式模塊設計而加快了再裝填速度,這些技術特性成為全球大口徑火箭炮的新起點。
美軍M-270型履帶式火箭炮
來說說海馬斯火箭炮,所謂“海馬斯”其實是英語“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的首字母縮寫“HIMARS”的音譯,而這幾個英文單詞就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係統的意思。M142海馬斯“HIMARS”實際上是M270MLRS火箭炮進行了輕量化改進的簡略版,而MLRS是英語”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也就是多管火箭炮係統的首字母縮寫。
兩者對照,就是差了一個“High Mobility”,也就是高機動性,換言之M142海馬斯就是比M270MLRS增強了機動性。
首先M142海馬斯的發射單元比M270少了一半,M270是兩組六管227毫米火箭炮,總共十二管,而M142隻有一組六管火箭炮。其次M142將原來M270的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底盤改為M1083係列5噸級6×6戰術車輛,從履帶式底盤改成了輪式車輛底盤。既減少了發射單元,還改變了底盤,經過這樣兩大改進之後,重量自然大大減輕,機動性也就大大大提升,戰鬥全重隻有10.8噸,最大時速達到了80公裏,最大行程為480公裏。除了自身的機動性能提升,隨著重量減少到了10.8噸,戰略戰術機動性也有了顯著提高,既可以通過C-130“大力神”運輸機空運,甚至可以通過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吊運。因此,M142海馬斯火箭炮的高機動性可謂名副其實。
但不管怎麽說,海瑪斯是M270 低配版是無容置疑的。
海瑪斯M142火箭炮
從技術水準來看,M142比俄國的冰雹BM-21係列的新產品的優勢並不明顯。二戰以後,為了提高坦克師和摩步師的火力密度,蘇聯研製了一種師級標準火箭炮,那就是BM-21式122毫米40管“冰雹”火箭炮。因為性能先進,該炮先後生產了20000多門,暢銷50多個國家。從1964年起至今是蘇軍和俄羅斯軍隊最主要的前線火炮,在各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裝備1個營,每營18門。
冰雹-K(Grad-K)是BM-21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的最新改進型,發射車的型號為2B26。是將122毫米40管定向器安裝在新型底盤的改進型,2011年首次露麵並開始小規模生產,2012年少量交付俄羅斯軍隊服務。該火箭炮係統使用新型卡瑪斯-5350 6x6軍用卡車,取代老式的烏拉爾-375D 6x6卡車。火炮安裝了現代化的火控係統,可自動尋北定位,具有自動導航和瞄準功能。駕駛艙由三名組員操作。係統反應時間較短,從停車到齊射完畢隻需2到3分鍾。
冰雹-K
因此,就靠16套海瑪斯,就能奪取前線優勢恐怕是誇口了,但鑒於俄軍大多數的火箭炮還是老式的冰雹,海瑪斯能給俄軍造成一定的麻煩是肯定的,特別是較後方的指揮和後勤樞紐。
有種說法,說火箭炮相對導彈要便宜得多,這對以前的老式火箭炮是正確的,但現在卻未必了。在火箭炮的進化史中,作戰精度、射程和再裝填速度雖然持續升級,但也並非沒有帶來新的問題。如同早期戰鬥機搭載的炸彈,在從無製導低阻型號,升級成命中精度為米級的精確製導彈藥後,身價飆升數十倍一樣,如今箱式火箭炮使用的彈藥,雖然各項性能指標堪稱完美,但其造價之高也是外界很難想象的。舉個例子,我國當年從俄羅斯引進的300毫米冰雹火箭炮,一枚原裝火箭彈價格就高達14萬美元。後來國產“03式遠火”量產後,單枚火箭彈價格為75萬人民幣,這還是無製導的。至於海瑪斯炮彈,其配套的彈藥性應該更加優異,還是帶製導的,價格當然也會更高。一個齊射要6發,價格和近程彈道導彈相差無幾,所以美國給的炮彈也不多。一共就16套,炮彈還有限,再說吹得那麽厲害,好像光這麽種武器,就能扭轉戰局似的。
新版的俄羅斯冰雹也是模塊化的,裝填速度也很快。海瑪斯的優勢在於其精確製導,但其炮彈的代價昂貴,相當於巡航導彈了。雖然海瑪斯的使用給俄軍帶來了麻煩,但前線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烏軍沒有奪回土地。少量精確但昂貴的武器並無法改變戰局,還是大量價廉的更有用,這在二戰蘇德戰場上就被驗證了
對於各國軍隊來說,性能優異的火箭炮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其單次高強度火力投送,高精度、快速裝填以及靈活性強的優勢,在高原和近海作戰中具備無法取代的戰術優勢。最重要的是,這款由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直接裝備的戰略性武器,相比於海空軍的戰鬥機、轟炸機支援,不僅更加直接而且反應速度更快,能夠起到填補其他火力支援空隙的作用。從這一點來說,海瑪斯被烏克蘭,和台灣寄予厚望,也就不奇怪了!
三河匹夫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8:13:22
“那製導的海瑪斯炮彈,再加美國武器本來就貴點,5倍不過分吧(70萬美元),一個齊射6發350萬,比戰斧還貴!”。
---------------------------------
15 萬還是 70 萬?接近5倍差,這可是白菜還是香檳價,或者說低端還是高端火箭炮的差距啊!LOL。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5:58:20
回複 'peacemind2' 的評論 : 俄國打敗了嗎?
peacemind2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4:36:47
海馬斯現在一戰成名,天天打俄羅斯的指揮部和彈藥庫,這個時候說它是低配就低配好了,低配也打的俄羅斯滿地找牙。
三河匹夫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3:48:19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1:15:44
回複 'sce' 的評論 : “而himars整個係統2014年單價350萬,380萬2020年”,你這兒沒提炮彈的價格,隻是那套設備的價格。本文中提到冰雹非製導炮彈14萬美元一發,那製導的海瑪斯炮彈,再加美國武器本來就貴點,5倍不過分吧(70萬美元),一個齊射6發350萬,比戰斧還貴!火箭彈有一套發動機,不會太便宜。
----------------------------------------------------
烏克蘭軍方說HIMARS 每發 15 萬美元,一次裝彈 6 發全發射約一百萬。老朱大失所望啊????。
Ukrainian Military: Launch of one HIMARS missile costs $150,000, and a full launch costs $1,000,000
By: Maksim Panasovskyi | 09.08.202
https://gagadget.com/en/war/145017-ukrainian-military-launch-of-one-himars-missile-costs-150000-and-a-full-launch-costs-1000000/
sce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3:34:47
“14萬美元一發”,你自己也說了,那是2000年老毛子忽悠土共的價格,不過等土共仿製成功,老毛子就隻能吃土了。如果2000年真值14萬,現在一枚該多少錢?如果你的數據可靠,那老毛子自己的火箭炮彈購買價就是打一折,按他們最高峰時每天發射5-6萬發的消耗量,僅彈藥這一項就能把它們拖死。相比之下,HIMARS如果一枚就能送走老毛子一個彈藥庫或者司令部,就是700萬一枚,老美也肯定願意給,你說這麽合算的買賣老美再笨也能算得清。相反,如果誰投資老毛子才是瞎了眼,消耗了如此多的資源,居然換來了烏軍襲擊克裏米亞。大膽預測一下,經過這一戰,老毛子那些價格一流的破爛,哪怕是土共這樣沒有選擇的國家,也不會成套引進了。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1:15:44
回複 'sce' 的評論 : “而himars整個係統2014年單價350萬,380萬2020年”,你這兒沒提炮彈的價格,隻是那套設備的價格。本文中提到冰雹非製導炮彈14萬美元一發,那製導的海瑪斯炮彈,再加美國武器本來就貴點,5倍不過分吧(70萬美元),一個齊射6發350萬,比戰斧還貴!火箭彈有一套發動機,不會太便宜。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1:15:44
回複 'sce' 的評論 : “而himars整個係統2014年單價350萬,380萬2020年”,你這兒沒提炮彈的價格,隻是那套設備的價格。本文中提到冰雹非製導炮彈14萬美元一發,那製導的海瑪斯炮彈,再加美國武器本來就貴點,5倍不過分吧(70萬美元),一個齊射6發350萬,比戰斧還貴!火箭彈有一套發動機,不會太便宜。
sce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10:23:22
M142和M270發射的炮彈由於精度高而且相對導彈便宜很多,可以當成短程戰術導彈用了。如果炮彈的價格和巡航導彈差不多,那老美這個項目是徹底失敗了。wiki說一枚戰斧2014年159萬,而himars整個係統2014年單價350萬,380萬2020年。你的說法如果屬實,老美陸軍應該腐敗嚴重,有人吃Lockheed Martin回扣了。看了你發的一係列帖子,我覺得你說的更靠譜一些。另外,一直奇怪老毛子怎麽不把它們的煙頭投入實戰?這麽小的體積,這麽大威力,烏軍怎麽防?俄粉怎麽看?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7:16:54
新版的冰雹也是模塊化的,裝填速度也很快。海瑪斯的優勢在於其精確製導,但其炮彈的代價昂貴,相當於巡航導彈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7:59:23
我說的拐點, 是數學的二階導數。 博主肯定懂我得1意思。 問好。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7:55:53
覺得你的標題反了, M-142 HIMARS 是火箭炮的高配。 說它高配的原因在於,1. 機動性能好,整體輕,配有大功率輪胎底盤,所以移動速度快,行程遠;2. 可以發射導彈,這說明人工智能的使用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 因為發射導彈不僅僅是“彈”的問題,更是發射體和“彈”之間的互動控製問題。 從海馬斯進入戰鬥,打掉多個俄軍的指揮部,彈藥庫和橋梁就可以看出,它和地麵以及衛星的通訊水平已達到相當的程度。 俄軍現在確實已經摸到一些反製的門道。
赫爾鬆之戰,會成為烏俄之戰的轉折點。 拭目以待。 這個城市對控製南部港口太重要了, 又在 dnieper river 一端和之上。
3227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7:38:58
當一拳擊手同一幼兒園小朋友打成平手時。老朱說那拳擊手其實不算輸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7:16:54
新版的冰雹也是模塊化的,裝填速度也很快。海瑪斯的優勢在於其精確製導,但其炮彈的代價昂貴,相當於巡航導彈了。雖然海瑪斯的使用給俄軍帶來了麻煩,但前線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烏軍沒有奪回土地。少量精確但昂貴的武器並無法改變戰局,還是大量價廉的更有用,這在二戰蘇德戰場上就被驗證了
xiaoxiao雨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7:10:36
mobility and rockets load are well balanced. Also precision is important. HIMARS at least delays Dictator's invasion. we need to give UKRAINe more to suck Russian blood.
回首前塵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5:22:35
公平的說,老朱寫貼子,一向有部分事實為依據。但是整體客觀不客觀,要看關鍵論點。十幾台海馬斯打得遠,準和猛,一舉扭轉了烏軍兩月前在烏東被動挨打和損失慘重的狀態,甚至在烏南占了上風,你能說它是“低配火箭炮”嗎?如果給足彈藥與數量,通過海馬斯遠程吊打俄軍,加上保家衛國勇敢戰鬥的的烏軍完全可能取得反攻勝利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4:57:50
搞宣傳、洗腦的,最擅長這一手:耍兩麵手腕,一手對內,一手對外。用Mao Tse Tung的話說:″要以革命兩麵手腕來對付反革命兩麵手腕″。
最後的老留 發表評論於
2022-08-21 03:08:16
補充一點,老毛子的冰雹沒有模塊化,裝填一次達20-30分鍾,沒法在敵方反擊之前進行第二次發射,戰場生存能力弱。
markyang 發表評論於
2022-08-20 21:16:09
這種就是一本正經的說的都是事實,不過有意隱瞞了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事實,就是它的高精度,老俄在火力方麵從來不弱,不過是打不準而已,並且能打準的,高精製導部分被西方卡脖子,打一枚少一枚,所以現在看看戰況焦灼
sce 發表評論於
2022-08-20 20:10:23
作者作為資深俄粉還是部分客觀的,就是有意沒提HIMARS和M270相比老毛子火箭炮最大的不同,精度。M142和M270炮彈在射程70公裏的時候,彈著點離目標的半徑誤差才5-10米,如果換上瑞典的神劍製導炮彈號稱能達到1米。而老毛子的冰雹 Grad-K射程最大射程是40公裏,關鍵是半徑誤差據傳有150米,還有更誇張的說法有500米,沒查到老毛子自己的官吹數據,都是小道消息。估計實在不好意思提。所以老毛子就是在烏東全部換上 Grad-K,也隻能提高火力密度。如果沒有辦法提高火力精度,那還是沒法剿滅烏克蘭的有生力量。HIMARS和M270就不同了,發射一枚就頂一枚。這也是烏軍能夠以比老毛子少的多資源和其抗衡的重要原因。看到老毛子在戰場上表現,做一個客觀的俄粉真太難了。另外,作者自己都說了HIMARS減少發射單元是為了提高機動性而將發射單元減半,而M270當初是為原來的大兵團作戰準備的,兩者側重點完全不同,怎麽能得出HIMARS是低配版的M270的結論?如果隻算發射單元,HIMARS和M270都是超低配的老毛子冰雹。
半場休息 發表評論於
2022-08-20 19:30:56
好吧。海馬斯沒毛用。俄軍近來進展不大,炮火不猛主要是因為亂扔煙頭,沒注意防火,多遇火災。
dakinglaile 發表評論於
2022-08-20 18:39:40
老朱的分析是客觀的。沒有哪一種武器單獨拿出來就能獨立成軍的。 是歐美在電子情資上的全力支援同時加上俄羅斯在這領域裏被全麵受限成就了海馬斯在烏東的盛名。
回首前塵 發表評論於
2022-08-20 17:17:28
如果資深俄粉老朱說的是事實,那麽海馬斯不過是一個紙老虎。按照俄軍兩月前在烏東的步伐,俄軍己經勝利占領全部烏東,並且向烏克蘭首都基輔勝利進軍。烏軍還反攻啥,趕緊求和吧。但是這是事實嗎?哈哈哈
獵人之家 發表評論於
2022-08-20 15:25:21
說明西方媒體特別能胡說八道吹牛和忽悠,善於給全世界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