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槍擊案發生之後,實現了槍支管控

麥姐 (2022-05-30 05:47:27) 評論 (88)

解封後的澳洲 (14)

特大槍擊案發生之後,實現了槍支管控

上周美國德州的校園特大槍擊案擊碎了人們的心,同時再度引起了美國民眾對控槍還是不控槍的爭論。美國到底該怎麽做,見仁見智,麥子不在美國生活,也沒有發言權,今天想說的是作為全世界槍支管控最嚴格的國家之一 ---- 澳大利亞是如何從當年的槍支泛濫變成現今的嚴格控槍,這一成果是二十六年前用35條生命換來的。

在1996年前,澳洲的槍店也比比皆是,價格便宜,購買手續簡單。在澳大利亞,槍支進口由聯邦政府負責,但槍支管理是各州和領地的責任,澳大利亞各地的槍支管製法不盡相同,力度也不一樣。

據全國反暴力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Violence)統計,1990年,全澳約有350萬槍支,約每4名澳洲人中便有1人擁有一支槍。那時在部分司法轄區內,未成年人也能獲得槍支執照,也未要求所有的槍支都進行登記,而且可以合法擁有自動或半自動槍支。

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當時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單人作案槍擊事件發生後,改變了一切。

1996年4月28日,星期天, 29歲的馬丁·布瑞恩特(Martin Bryant)一早起來把槍支彈藥(其中包括AR-15半自動步槍)裝進他黃色沃爾沃車的後備箱,開車直奔塔斯馬尼亞著名的遊覽區亞瑟港。馬丁的車頂上綁著他的衝浪板,看起來像是和其他很多年輕人一樣,利用周末時間,前往海上衝浪。但誰也不會想到這個金發青年即將製造一起轟動世界的特大慘案。

他先去了亞瑟港景區附近一家名叫Seascape的旅館,旅館的經營者是一對和他父母相熟的夫妻戴維和薩麗。馬丁因為這對夫妻買下了馬丁父親想要購買的這家旅館而對他們心生怨恨,認為是他們的購買行為導致了父親的抑鬱症(馬丁父親在1993年自殺身亡)。時近中午,他闖入旅館,用槍打死了薩麗,用刀捅死了戴維。

然後他開車來到風景優美的亞瑟港監獄遺址景區,走進附近的寬箭咖啡廳(Broad Arrow Cafe)。剛殺完人卻表現得若無其事的馬丁要了份午餐,坐下來,坐在餐廳陽台上邊吃邊和周圍的人聊天,在餐廳吃飯的顧客基本都是遊客。吃完之後,馬丁返回餐廳裏麵,放下餐盤,打開自己的旅行袋抽出AR-15半自動步槍,突然開槍直接打死了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遊客,馬丁接著又將槍口指向其他驚恐萬分的遊客。在短短的15秒時間裏,他開了17槍,12人當即身亡10人受傷。之後,馬丁走到隔壁的禮品店,又射殺8人打傷2人;開車逃跑前,他在景區的停車場接著射殺4人打傷6人。然後他一路駕車,見人就開槍,在半路上他搶了一輛豐田車,殺死女司機,把男乘客作為人質帶回到上午他殺人的小旅館。警察趕到後,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期間他殺死了人質。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放火燒旅館的時候,警察才把他抓捕。

這起槍擊案最終釀成35人死亡23人受傷,成為澳大利亞史上傷亡最嚴重的槍擊案。馬丁在等待審判期間被精神病學家診斷為患有社交障礙的阿斯伯格綜合症(Asperger syndrome)。馬丁被判35個終生監禁(為每一個死者終生坐牢一次),外加1652年,不得假釋。(麥子評論:沒有死刑的國家就是這麽浪費納稅人的錢。)

(凶手馬丁·布瑞恩特,網圖)

事件發生後,舉國震驚,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才剛剛上任六個星期。澳洲是聯邦製國家,聯邦政府除了能夠控製槍支進口,對槍支的銷售、使用和管理都沒有任何發言權,但霍華德堅定地向各州和領地施壓,聲稱萬不得已他將不惜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對禁槍法案舉行全國公投。最終該法案在聯邦及各州、領地均獲得了來自朝野兩黨的一致支持。在全國巨大民意的推動下,政府在慘案發生僅12天即出台了嚴格的全麵槍支管理法案-《全國槍支管製實施法案1996》(Firearm Act 1996)。為了配合新法,澳洲又出台了《國家槍支協議》(National Firearms Agreement)。各州政府也紛紛相應修改槍支管理法,整頓民間非法槍支,嚴格管控合法擁有槍支,規定“自衛”不能算合法持槍的正當理由。

槍支管控的法律從起草、辯論到實施,不到四個月就完成了。新法案禁止進口和銷售自動和半自動武器,限製私人擁有任何半自動步槍、半自動霰彈槍及滑杆式霰彈槍,引入統一的槍支許可。任何人想要購買槍支,必須提出充分理由,完成指定的培訓課程,經過背景調查和審批。與此同時,政府撥巨款(據說是50億澳元)大規模收購民間槍支,在禁槍法案生效後一年內,回購並銷毀槍支70萬支,主要是殺傷力很大的半自動步槍和霰彈槍,這數字大約是全國數量的五分之一,擁有槍支的家庭數量也減少了一半。

澳大利亞控槍法的推行當然也遇到了阻力,當時媒體上到處是憤怒的擁護槍支者的聲音,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民眾反對槍支管製,霍華德還受到了裝有子彈的信件。不少人質疑霍華德的舉措是侵犯人權,但霍華德回應說:人權的根本是能安全地生活,無需擔心遭遇飛來橫禍。

現行的《國家槍支協議》(National Firearms Agreement)規定:限製包括自動槍支、半自動槍支、自動填彈槍、泵動霰彈槍以及某些手槍的私人所有權;申請持槍執照需要合法理由,比如槍支俱樂部會員、狩獵、打靶、槍械收藏以及工作原因,比如保安公司、農業除害蟲等職業用途;隻能獲得執照上限定的槍支數量,且在特定時期對彈藥購買數量也有限製;持槍執照申請人必須通過背景調查,考慮犯罪記錄、精神健康、身體狀況、是否有毒癮、家庭暴力史、居住情況及其他因素;槍支持有者每1至5年需通過重審,根據執照類型頻次不一。

澳大利亞曾在2017年7月1日起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槍支“大赦”,鼓勵持槍者交出非法持有的槍支。市民在這三個月的特赦期內上繳槍械,將不會被審查或審問。但在特赦期結束後,如果被發現擁有未經登記的槍支而被捕,最高可被罰款28萬澳元或被判處最高14年監禁。

後來又進一步,2021年7月1日聯邦政府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永久性槍支大赦,給予持槍者在免受懲罰的前提下,匿名給警察局上交未注冊槍支以及與槍支有關的相關物品。在大多數州和領地,持牌槍支經銷商也能夠接受交出的槍支。

(一名安全官員拿著一支與亞瑟港慘案中使用的步槍相似的槍支,在槍支大赦中被交出銷毀。圖片來自SBS新聞)

當然控槍法不是萬能的,這並不能完全杜絕槍擊案的發生,後來依舊有罪犯使用未注冊的非法槍械作案。根據政府掌握的信息,社區裏流動的非法槍支數量有可能高達26萬支。雖然對澳洲控槍法褒貶不一,但控槍的舉措至少讓壞人犯案增加了難度,實際效果也非常顯著。在1996年前的18年內,澳洲經曆了13起大規模槍擊案(受害人在4人以上),但自1996年後,沒有一起大規模的槍擊案。路透社曾分析了相關統計數據後發現,澳洲1996年每10萬人有0.54人可能遭槍殺,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下降到每10萬人隻有0.15人可能遭槍殺,降幅達到72%。

澳洲現在的歲月靜好要歸功於霍華德總理,不知道他總理任期長達11年是不是因為他當初堅決控槍而獲得了大多數選民的喜愛。霍華德74歲高齡接受采訪的時候,談起他的槍支管製法案,他說,“現在仍然有人對我說,那是你做得最棒的事情。”

(2006年4月,霍華德總理在亞瑟港祭奠十年前在慘案中逝去的人們,網圖)

所以即使在民主國家,誰當總理也還是很重要的。今天澳洲政壇有個不好的消息就是前總理莫裏森下台後,前國防部長彼得·達頓(Peter Dutton)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成為自由黨黨魁,這家夥是個強硬派、好戰分子,麥子非常不喜歡,希望三年後他千萬別被選上當總理。

俄烏戰爭進入第96天,據報道,隨著俄軍拿下紅利曼,並在波帕斯納方向繼續向西南挺進,占領伊洛瓦伊斯克,俄軍對利西昌斯克的圍堵已經呈現南北夾擊的態勢。頓巴斯之戰,烏軍已經有疲乏之勢,這也是近期基輔當局尋求美國快速援助多管火箭炮的原因。美國打算軍事援助烏克蘭射程更遠的重型武器。

一位前往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澳大利亞男子奧尼爾在5月25日在烏克蘭軍隊遭到猛烈炮火時遇難,他之前一直在烏克蘭駕駛卡車幫助平民逃離烏克蘭並向前線運送物資、協助運送傷員。他是3個孩子的父親。希望奧尼爾和所有在俄烏戰爭中遇難的人們在天堂安好!

這場不應該發生的戰爭已經持續3個月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結束。

今日疫情:澳洲各地本土新增病例:維州8,288例,西澳6,649例,新州5,855例,昆州2,872例,南澳2,220例,首都領地1,158例,塔州627例,北領地201例;全澳新增病例共27,870例,新增死亡30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84.87%,16歲以上兩針接種率高於95%。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7,216,803例,死亡人數增至8,460例;全球累計病例超5.28億,死亡人數逾628萬,疫苗接種數約113.88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441,907例,新增死亡病例513例。數據顯示,朝鮮、巴西、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是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泰國、韓國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

根據相關報道, 1)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29日公布,當日新增7660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76539例本土病例及66例境外輸入病例,確診病例中新增145例死亡,創下單日死亡病例新高,這也是島內連續4天死亡病例破百。指揮中心指出,台灣北部疫情持平或正在緩降,南部地區疫情正在上升,整體還在“高原期”。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本土死亡人數累計1058例,其中10例為兒童。台灣政府已經宣布放寬和縮短隔離時間,各方麵采取與病毒共存的政策。

2)5月29日0—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0例,無症狀感染者102例,無新增死亡病例。其中,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61例;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和無症狀感染者4例。過去一周上海逐步放鬆新冠限製,計劃從本周三開始基本結束封鎖;北京準備放鬆首都部分地區的限製,政府官員說疫情已得到有效控製。

3)世界衛生組織5月29日表示,猴痘對全球範圍內的整體公共衛生構成了 “中度風險”,在此前通常沒有猴痘流行的國家出現了病例。目前證據表明,猴痘是通過與皮膚上有水泡的受感染者密切接觸而傳播的。截至5月26日,全球共記錄了257個確診病例和120個疑似病例,這些病例來自23個非猴痘流行的會員國,迄今還沒有死亡病例報告。猴痘與天花有關。天花在1980年被根除之前,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猴痘病症相較天花要輕,猴痘最初症狀包括高燒、淋巴結腫大和水痘樣皮疹,致死率為3%至6%,大多數人感染後在3至4周內康複。

(文中相關資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