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軍“飛虎隊”援助我們抗日的實物

土筍凍 (2022-05-24 13:35:24) 評論 (7)

雖然知道二戰時,美國派了一支空軍部隊“飛虎隊”以誌願軍的身份來我們中國參戰,幫助我們打日本侵略者,這批飛行員在陳納德將軍的帶領下英勇善戰,打掉日本侵略者不少戰機。當時為了讓我們中國老百姓看到被擊落或受傷的美軍飛行員時,能知道對方是盟友而非敵人對其進行救護,每個“飛虎隊”飛行員的飛行服裏麵都縫有圖1裏的那塊布;

雖然我來美國後與陳納德將軍的夫人陳香梅女士有過交集:她曾是我們北美華文作協的會長,她也是給我出版的那本“愛無止境”的書題詞的人。。但當我這回西雅圖之行第一次在“飛虎隊”成員後代的家看到這些70多年前的實物時,還是非常驚訝,驚喜及唏噓。。原來的中美關係是多麽友好啊!

感謝他們的後代們能如此精心地把前輩的東西保存下來。。

十幾天的西雅圖visit, 每天主人都有安排節目:鑽蟶,挖蛤,撬海蠣,釣螃蟹,開遊艇出海,吃美食,釣海參。。還有看雪山,hiking。。等等。。非常愉悅美好的第一次西雅圖之旅,印象非常好!

-------------------

PS: 據資料:飛虎隊擊落約150架日機,摧毀297架日機。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任命陳納德將軍為空軍第14大隊司令(圖3所表彰的)在華作戰,14AF(空軍第14大隊)共摧毀了 2,315 架日本飛機、356 座橋梁、1,225 輛機車和 712 輛 railroad cars( 火車?) 

百度: 1943年,飛虎隊改為第14航空隊,除了協助組建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外,還協助飛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接運戰略物資到中國,以突破日本的封鎖,人稱“駝峰航線”。航線全長800多公裏,橫跨喜馬拉雅山脈,沿線山地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運輸機飛越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山峰時,達不到必需高度,隻能在峽穀中穿行,飛行路線起伏,有如駝峰,駝峰航線由此得名。 

“駝峰航線”途徑高山雪峰、峽穀冰川和熱帶叢林、寒帶原始森林、以及日軍占領區;加之這一地區氣候十分惡劣,強氣流、低氣壓和冰雹、霜凍,使飛機在飛行中隨時麵臨墜毀和撞山的危險,飛機失事率高得驚人。有飛行員回憶: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沿著戰友墜機碎片的反光飛行。他們給這條撒著戰友飛機殘骸的山穀取了個金屬般冰冷的名字“鋁穀”。因此,“駝峰航線”又稱為“死亡航線”。 

這種運輸方式的代價是巨大的,運輸一次資源和運輸過程途中所消耗的資源形成嚴重的比例反差,而且一旦出現飛機事故,則損失更是加劇。為了重新打通滇緬公路開辟地麵運輸通道,航空隊還擔任運輸作戰人員的任務,將中國的作戰部隊,經過運輸,送至當時印度進行軍事訓練,再聯合當時國內作戰部隊,同時出擊,反攻日軍,恢複失地,打通滇緬公路。 

在這條航線上,中美雙方3年多共向中國戰場運送了70萬噸急需物資,人員33477人,航空隊共損失563架飛機,犧牲1500多人以及諸多失蹤機組人員,如果加上中國航空公司所損失的飛機和飛行員,這個數字將會更加巨大。雖然犧牲巨大,但是航線的開通意義重大,是繼滇緬公路暫時性的斷絕之後的又一重要運輸線,成為當時維持抗戰的空中生命線,是飛行運輸曆史上的一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