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將俄羅斯作為榜樣。當年孫中山提出“以俄為師”。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無論國共兩黨,均將蘇俄看成是良師益友,借鑒蘇俄經驗,尋求蘇俄的幫助,依樣畫葫蘆,組黨建軍。於是才有了後來各自的成功。
對中共而言,蘇俄更是被當作導師、指路明燈和學習榜樣。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蘇聯一直被中國稱為“老大哥”。盡管後來中蘇反目,北京聯美抗蘇,但蘇聯對許多中國人而言,仍然是意識形態的同門兄弟。以至於後來到了90年代,蘇聯解體,對許多人而言,那種感受不是像看到曾經的敵人忽然倒下後的那種拍手稱快和幸災樂禍,卻像是看到了一個老大哥,一個同一戰壕的戰友忽然倒下後的失落和惋惜:這麽大的一個國家,這麽大的黨,說垮就垮,竟無一人是男兒去挽救它。痛惜之情,溢於言表。
於是,俄羅斯對於中國,又有了另一種的借鑒意義,成了一個失敗的典型和教訓,一個要避免重蹈其覆轍的反麵教材。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俄兩國在體製改革上分道揚鑣,40年彈指一揮間。從40年來中俄兩國所走過的道路來看,無論人們對中國的評價如何褒貶不一,有一點卻是無可否認的,那就是,中國至少在經濟上是成功的,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經濟總量直追美國,40年中經濟實力的崛起,有目共睹。
而在近40年中,俄羅斯是在曆史性的折騰中經曆了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失敗。
在經濟方麵,按維基百科 “曆年前十大經濟體(按三大國際組織數據平均值)” 的數據,從1965年到1985年,蘇聯一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1985年的GDP為2.20萬億美元,高於日本的1.36萬億美元,低於美國的4.35萬億美元,約相當於美國經濟總量的一半。而如今的俄羅斯卻成了一個二流國家,經濟排名跌出了全球前十。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20年的統計,中國的GDP總量為14萬億,而俄羅斯為1.4萬億,隻相當於中國的1/10。低於中國廣東一省的GDP總量。
不隻是經濟上的失敗。還有政治上的。前蘇聯政治變革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其政治變革的成功是以國家分裂為代價的。在這場變革與守舊的較量中,變革者寧可國家分裂。最後,變革者獲勝了,而國家卻分裂了。多年前,筆者在一篇文章中曾談到俄羅斯人的短視:也許,在許多年以後,俄羅斯人會反省他們當年的曆史選擇:為什麽要以失去祖先遺產來換取一時的變革成功?為什麽當年不能看長遠一點呢?不幸而被言中。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年付出國土分裂代價所獲得的政治體製的變革,今日已經名存實亡,以失敗告終。推翻了當年的蘇共威權主義,最後換來了如今普京的威權主義,新瓶裝舊酒。折騰一圈,又回到原點。
再看國土。這些年來,從俄國總統普京,到許多俄國民眾,一直對當年偌大一個國家的瓦解,難以釋懷。2021年7月12日,克裏姆林宮發表了普京的一篇長文,《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曆史統一》(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文中大談曆史淵源,說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有著共同的遺產和命運。聲稱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以及白俄羅斯人是一個民族,屬於曆史上被稱為三位一體的俄羅斯民族。此文顯然是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采取軍事行動作輿論準備。近年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從2014年的吞並克裏米亞和東烏克蘭戰爭,到今日出兵烏東,其最終目的,就是試圖通過步步蠶食的方式,將烏克蘭重新納入版圖。
俄羅斯人當年毫不珍惜,自己親手瓦解了偌大一個國家,如今卻想方設法,試圖破鏡重圓。即便最後俄羅斯能如願以償,也至多不過是折騰數十年,又回到原點。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所以,作為一個自己瞎折騰的國家,一個失敗的國家,俄羅斯是不值得中國學習的,反而是要引以為鑒的。
2月21日,普京命令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地區。此前有關俄羅斯將入侵烏克蘭的預言成為現實。
早前,俄羅斯還在以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作為自己要對烏克蘭采取軍事行動的籍口。現在,它連這個理由也覺得多餘了。普京說,從曆史層麵來看,現在接納或者推遲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來說並無區別。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即便你烏克蘭現在不加入北約,我還是要動手打你。
普京給出的入侵理由換成了談曆史淵源和烏克蘭人不知感恩戴德:烏克蘭東部是古俄羅斯的領土,烏克蘭從無真正的國家傳統,而現代烏克蘭則是1917年由布爾什維克黨人所創建的國家。再說,烏克蘭在後蘇聯時期,向俄羅斯索取了一切可以索取的東西,卻一無回報。
這種邏輯完全是野蠻的、強盜式的、帝國主義的。它可以隨便找出一個籍口,並隨意置換一個理由,入侵另一個主權國家。它對烏克蘭,先是說你要加入北約,我就要打你。且不說人家要與誰交朋友,你就要打人家,是不是霸道。後來連這一條霸道理由也嫌多餘,變成了不管你加入不加入北約,我都要打你!而理由就是,你在當年分家之前,原來就是我家裏的成員,而你過去得了我的好處,沒有回報!
由此可見,今日俄羅斯人和其領導人的世界觀,仍然是停留在野蠻的弱肉強食的沙俄帝國時代,百年來未有進步。被一些小粉紅盲目追捧和推崇的所謂“戰鬥民族”,所謂“男子漢氣概”,其實就是一種尚未進化到當代文明的野蠻。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對中國而言,應當有一個警示,這就是:這個曾經被稱為北極熊的北方鄰居,仍然未脫離野蠻時代的世界觀,它仍是一個崇尚強權邏輯、無視當代國際關係準則,無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而這個北方鄰國在近代曆史上原本就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百年過去了,而它奉行的仍然是沙俄帝國時代的邏輯。中國自身曆史之痛,今日烏克蘭的亡國之憂,都與這個北方鄰國有關。所以,與這樣一個狼虎之國交往,中國應當有足夠的戒備之心。這就是要以俄為戒。這個戒,就是戒備的戒,就是要提防,要有長遠的考量。對它,縱然可以利用,但切勿為一時之利而養虎遺患,助其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