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蓮斯基今天重回白宮,與川普總統討論俄烏戰爭問題。一同前往的還有英國/德國/法國以及歐盟的多位領導人。
這場本應為美國主導/北約協助的俄烏停火/停戰過程,已經成為俄國普京總統一手執導的謀取烏克蘭領土/拆散北約的大戲。
唯一能扭轉局勢的,隻能是烏克蘭總統澤蓮斯基。
1
有報道說,美俄阿拉斯加會談前,川普總統曾告訴歐洲盟友,普京曾對他表示"停火協議可以考慮"。根據普京的表態,美/歐/烏在會談前商討出一個以"停火協議"為基礎的談判方案(大原則)。阿拉斯加閉門會談時,普京一口否決了川普總統提出的"停火協議", 同時拋出"割讓土地/直接停戰"的方案。
普京在會談中強勢地占據上風,掌控局麵,準備不足美方人員措手不及,慘遭碾壓。記者看到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C. Leavitt)離開會場時"兩眼無光,臉色慘白"。
在飛回華盛頓的天上,川普總統把普京"割讓領土/直接停戰"的要求告訴了歐洲盟友。世界上瞬間增加了很多臉色慘白的人。
2
阿拉斯加的美俄會談中,當自己的"停火協議"方案被否定後,川普總統和他的外交官員茫然不知所措。這時,普京推出"割讓土地/直接停戰"的方案,並及時用"盡管俄國士兵傷亡慘重,但我不在乎"的態度,來展示自己推動方案的決心。普京談判桌上實施的這個心理戰,就像黑社會比拚時的一個把戲,"我敢下油鍋,滾釘板,你敢不敢跟著來?"
國務卿盧比奧領導下的川普政府外交團隊,外交專業水平十分有限,這是川普總統在美俄阿拉斯加會談中陷入絕境/美方慘敗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更讓人失望的是,在周日(8月17日)接受美國公共電視訪談時,盧比奧重複了普京"盡管俄國士兵損失慘重,但我不在乎"的說法。盧比奧這一公開"長普京威風/滅美歐鬥誌“的做法,顯示川普政府已經臣服於普京的淩厲和霸道,接受了俄國"割讓土地/停止戰爭"的方案。
這預示著今天(8月18日,星期一)美國/烏克蘭/歐洲在白宮會談的結果會十分黯淡。
3
談判桌上的任何要求沒有"對錯"的之說,隻有"被接受/不被接受"的區別。
"停火協議"是一個可能的方案,俄國人不會沒有考慮過,但一直拒絕接受。現在看來,在談判前普京告訴川普總統"俄國可以考慮停火協議",更像是一個用來麻痹美國/歐洲/烏克蘭的圈套,讓他們把會談前的準備集中在"停火協議"上。
結果,當"停火協議"被普京否定後,因為沒有預備方案,川普總統團隊隻能聽任普京主宰會談, 在他那"我不在乎士兵死亡"盛氣淩人的氣勢下,聽普京侃侃而談地通知美國俄國"割讓領土/停止戰爭"的方案。
這就解釋了一貫驕橫的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臉上慘白"地離開了會場的原因。
4
剛剛過去的美俄阿拉斯加會談後的周末,突如其來的劇變讓歐洲/烏克蘭不知所措之際,普京及時地補上最後一刀。
在這個周末,川普總統的俄國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給出一個好消息,"普京總統終於同意美國為戰後的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川普總統在網上確認了這個美國外交上的巨大勝利。
川普總統一直拒絕承諾對戰後的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對歐洲/烏克蘭來說,這個好消息,盡管是繞著彎兒出現的,也像是溺水的人突然抓住的一根救命樹枝,無法拒絕,暫時顧不上普京的這個的皇恩浩蕩,與歐洲/烏克蘭接受俄國"割讓土地/停止戰爭"的方案聯係在一起。無論以後的結果如何,歐洲/烏克蘭的這份絕望不難理解。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2次大戰後至今,美國政府什麽時候需要俄國(蘇聯)事前同意才能幫助自己的盟友,並允許俄國把"事先同意"作為盟友屈服俄國另一個要求的的籌碼?
難道川普總統之前一直拒絕為戰後的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普京的允許?
5
在那篇"川普總統麵臨的兩個陷阱"(附錄1)帖子中, 提到了普京提議的俄美會談時間上的倉促性。這恰恰是普京計劃的一部分。
會談前時間的緊迫性,讓外交水平本就有限的川普外交團隊和缺少選擇的歐洲/烏克蘭,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這次會談,從而增加了普京計劃成功的可能性。
於是,從"提議倉促會談,到釋放"可能同意暫時停火"的假消息麻痹川普政府,到會談中掌控局麵,否定停火方案/堅持停戰方案,到展示"俄國不在乎士兵傷亡"的心理戰,再到"同意美國為烏克蘭提供戰後安全保障"的最後一刀,普京精心設計了一整套計劃,來一步步地將川普政府變成自己強占烏克蘭土地/最終分裂北約的有力盟友。
阿拉斯加會談後,普京一路笑著飛回俄國。落地莫斯科時,他意猶未盡地感到,回家的路並不總是特別長。
6
無論多麽難以相信,可能很快變得幾乎手無寸鐵的烏克蘭/澤蓮斯基依然保持的堅定立場,似乎是扭轉這一局麵的唯一希望。
附錄
1.川普總統麵臨的兩個陷阱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77/202508/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