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年過五十,到底是不惑還是知天命
年過五十,到底是不惑還是知天命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麥子覺得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生孩子越來越晚,四十而不惑其實不容易做到,因為大部分人的四十歲左右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關鍵當口,壓力山大,糾結擰巴,沒可能不惑,所以後三個時間節點可以改一改了,當然也別步子邁得太大,延後十年還是可以的,這樣就變成了:五十而不惑,六十知天命,七十而耳順,八十而從心所欲。但不論麥子怎樣胡亂篡改孔子的說法,萬變不離其宗,孔子講的是各個年齡段都應該有不同的目標和心態,無論哪個階段,保持內心的強大最重要,這樣才可以讓人生變得更美好。
剛寫完上麵一段,麥子認為是自己一時的信馬由韁,結果在網上看到了佐證,BBC有篇文章的標題就是《五十而知天命?科學家稱60歲才知道人生意義》,他們是通過3年連續追蹤1000名年齡在21至100歲以上的人,做出這一調查結論的。
讓我們來看看麥二哥過了五十歲都在想些什麽,到底是不惑還是知天命?等麥二哥六十歲的時候,麥子一定邀請麥二哥再寫一篇六十歲感言,看是不是能夠支持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
----------
50歲引發的話題
作者:麥二哥
前不久,大學校友跑團有一個聚會,我第一次參加就榮獲大師兄的稱號。大師兄不是拚能力而是憑入學時間。似乎還是前幾年,我把見到的校友都稱為師兄,這沒過幾年我不但成了師兄而且還是大師兄。時間就像流淌著的水,緩緩滑過,水滴石穿,流水也能打磨堅硬的物質,在不經意中催人老去。
回想畢業20周年的一次返校,同學們40歲左右,個個風華正茂,在事業上正是大展宏圖、頻出成果的最佳時光,大家談工作談事業,沒人聊年齡說身體。待到畢業30周年返校與老師座談時,各自匯報了工作成果,大家既感慨時光的流逝,同時,幾乎每個人都談到了年齡,說到再過10年聚會時,大部分同學就退休了,又生出些感歎和無奈。老師們則多是諄諄教導我們,事業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保持身體健康是工作、生活的前提。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說,50歲才是工作的新起點,他自己就是52歲以後才開始真正有條件搞學術的。
50歲似乎是個尷尬的年齡,與老師說遲暮,肯定不合適,說自己年輕,底氣實在不足。在更年輕的人看來,50歲不說老氣橫秋,也至少穩重有餘吧。但對於50歲年齡的人來說,似乎自己還沒有從青年時代走出來。就像我們看下一代的人,總覺得還不夠成熟,但他們卻認為這世界已經是他們的了。每個時代的人都覺得自己這一代是特殊的,要麽適逢其時,要麽生不逢時,因為他們所經曆的一切都是獨一無二的。從這個方麵講,我們這一代人有著我們的特殊之處,至少我們這一代還是很幸運的,親曆了改革開放,見證了國家的巨變,好像該有的經曆沒拉下,所有好事也都趕上了。
我們出生的時候是上個世紀60年代中後期,躲過了三年自然災害,雖然經曆了文化大革命,但因為年齡還小,懵懵懂懂就過去了。初中之前,基本上是玩中學、學中玩,以玩為主、兼而學習,大家都這樣,也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好像當時誰也沒有想過要起跑)。課外作業應該是有的,好像不做也可以過關,想到這裏,我嚴重地鄙視了下我自己:那時候的我經常不做作業經常被老師請家長。盡管當時物質條件不豐富,沒有電視、遊戲機作伴,但有很多同齡的玩伴,大家能因陋就簡、因地製宜找尋各種遊戲,比如玩彈弓、滾鐵環、彈玻璃球、玩煙盒等,實在沒有物件,可以玩捉迷藏、鬥雞、爬樹什麽的,總之是度過了一個沒有物欲、簡樸而愉快的童年和少年。

初中快畢業的時候,老師說現在要重視教育了,上高中要考試才行。我們學校是所戴帽子小學,也就是有初中部的小學。現在有人怨自己數學沒學好,就戲謔自己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以此類比,我的初中學業就是小學老師教的。關鍵是,我的學習成績在班裏是倒著數的,以前是沒有排名的,我是根據老師找家長的次數來排定自己的位置。
中考報名的時候,我放了顆衛星,報了一所省重點中學,而且是市裏公認的最好的學校。古有“田忌賽馬”,人家是有三次機會,我卻是一考定去向,當時的心態是:反正也考不上,考不上好學校說起來比考不上差學校要好聽一些。報完名的那天,我至今還記得班主任老師同情地看著我的目光,其實我是知道自己半斤八兩的,隻不過不願輸在“起跳線”上,跳起來能不能過杆就再說了。人就是這樣,不拚一下怎知道自己的潛力,也許判卷老師看走眼了呢。總之,的確是判卷老師看走了眼,讓我渾水摸魚考上了。然後,我看到了班主任老師狐疑的目光,似乎我掩藏了許多不可言說的秘密。
上高中後,重點學校的學生都是出類拔萃的,而我還是戴帽子學校學生的心態,自然還是以玩為主,玩得差不多了,我也意識到要把上學的重心轉移到以學習為主業上來,要迎戰高考。但當時幾乎沒有複習資料,也沒有各種補習班,隻知道去參加一場老師和家長認為的神聖考試,但並不知道這次考試對自己的未來到底意味著什麽。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的寥寥無幾,所以有渴望但沒有壓力,一年考不上還可以跟班再考。我清楚地記得,高考的前一天我們到校後,看了看考場(我們在本校考),老師講了講注意事項,然後就讓學生回家準備了。我和另一個同學沒有回家,偷偷跑到教室後麵,在長滿雜草的閑地上玩起了玻璃球,直到巡查考場的老師發現了我們。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考入大學時,國家還處於短缺經濟時期,印象較深的是食堂主食要憑糧票,糧票還分細糧和粗糧,學生有較高的定量標準,所以吃不好但能管飽,條件好一點的學生會用粗糧票換購麵包(要用兩倍的糧票)。彼時大學的學風很正,座位也短缺,上課要早去占個好位置,晚自習也要占座位。八十年代的大學還是很單純的,沒有互聯網、沒有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各種誘惑,也極少談對象的,青春期的荷爾蒙在學習壓力和運動中得到釋放。大家在象牙塔內隻管踏踏實實學習、做論文,不用去考各類證書,也不用自己去投簡曆、找工作,所以四年裏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培養了良好的學風。
大學的業餘生活與校外的社會比起來,還是豐富多彩的,有一種大學的味道,這種味道我記憶尤深。晚上和周末會有各種文化、文藝講座,可以自由選擇,後來一段時間氣功盛行的時候,也有講氣功的,聽了幾次,感覺很玄學。以前一周隻休息一天,周六晚上有舞會,把教室的課桌椅子挪開,空出一塊空地就是舞池,熱心的學生把自己的錄音機拿來就可以放舞曲了,沒有音響麥克電視之類的東西,簡單而實用。

晚自習回到宿舍,算是一天內最放鬆的時刻了,一間宿舍上下鋪八個人,各忙各的事,有擼鐵(啞鈴)的、有寫日記的、有洗衣服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們一位室友有一台收錄機,這位土豪室友比較大方,一回到宿舍就把收錄機打開,然後房間裏麵彌散著鄧麗君的“靡靡之音”,也傳遍了樓道,在收錄機作為舶來品磁帶還短缺的情況下,幾盤鄧麗君的磁帶翻來覆去地聽,然後我們這一代人在後來風靡一時的卡拉OK廳隻會唱鄧麗君的歌。那個年代很多家庭開始有電視了,學校裏是沒有的。看電影幾乎是唯一需要花錢的文化享受了,大學對麵小巷的一個工人俱樂部是我們常光顧的地方,為了迎合學生們的需求,俱樂部經常放夜場電影。所謂的夜場電影是指學生們下課後22點開始播映的,因為大部分學生們要在晚自習後才舍得花時間去看電影。看完電影校門關閉了,學生無論男女翻越大門是常態,所以夜場電影和翻牆基本上是標配。
八十年代人才也短缺,大學生在當時是天之驕子,畢業是管分配的,學生供不應求,我們班的同學分配到了全國各地各行業和部隊,一下子就成了國家幹部,落戶自然也水到渠成。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簡直就是學一門費時耗力的必修課,包裝自己、投簡曆、筆試麵試、找關係,就算過五關斬六將勝出了,有試用期不說,簽訂的也多半是一年或二年的固定期限合同,落戶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工作若幹年後參加過幾次求職麵試,作為主考官,看著包裝設計精美、內容豐富的個人履曆,聽著求職的學生侃侃而談,思維縝密、語言流暢、表情生動,我不禁生出佩服之情,他們在很多方麵遠遠勝過我們這代人。如果讓我們再麵臨求職的各關口,未必能順利邁過去,可能連本單位也不會要我們。
無論什麽年代,考試都是一個人的必修課,學業考試自不必說,求職、升學、競聘等等,幾乎沒有一道可以繞過考試的坎。我也經曆過入學、考研、國考、競爭上崗等各類考試,但當時參加考試的是小眾群體,幾乎沒有指定的複習資料,也沒有考前培訓班,就一份考試大綱,自己找資料、自己輔導自己,沒有外力加持,全憑自己的造化。現在考試的陣仗有些大,不僅參加者眾,複習資料不勝枚舉,考前班也是層出不窮,因為內卷而徒增了考試的壓力。我反省了一下自己,要是我在這樣的氛圍裏考試,一定會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與現在年輕人三天兩頭換工作不同,我們這些同學的工作總體上比較穩定,許多人三十多年踏踏實實在一個單位工作,成為業務大拿或領導。在一個單位幹到老,也有很多優勢,比如在分房的年代,單位工作年限是加分項,每次分房都有份,次次能換房子,最終換個大房子。
當然,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對每個人的影響是多方麵的,一些同學不滿足體製內穩定的工作,有下海經商的,也有出國留學定居國外的。無論在哪裏,也無論幹什麽工作,我們身上都深深地刻上了時代的烙印,沉澱了屬於我們的特質。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的鼓勵,人類越來越長壽了,姐姐文中說的特別好:“有樂觀感恩心態的人,生活充滿熱情歡樂,看一切皆美好!”,讓我們都保持健康快樂的好心態。祝姐姐新周快樂!
canhe 發表評論於
喜歡麥子妹新界定的中老年齡段,正希望時光能倒流!麥子妹和麥二哥文筆都呱呱叫好!麥子妹周日快樂!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墨墨說得好,五十幹什麽都不晚。祝墨墨和家人雙節愉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五十還是青年啊,幹啥都不晚。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edm_guy' 的評論 : 謝謝edm臨帖留評,也代二哥謝謝你的鼓勵,看來大家都是前後腳進的大學,所以很有共鳴,二哥寫的很多場麵我也經曆過。塵封在記憶中的青春歲月,有空翻出來說說寫寫也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祝新周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海風姐,立刻覺得自己年輕了十歲,要好好鍛煉身體,爭取將來不用助走器,不永遠年輕但至少可以生活自理。祝新周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QQ' 的評論 : 謝謝巧巧,你總結得好,“真實地折射出特有的大時代背景”,那個時代很讓人難忘。祝新周快樂!
edm_guy 發表評論於
寫得太好了,仿佛就是寫的是我自己,我是86年上大學的。特別是描述周末在班裏騰開桌椅跳舞的那段描寫,簡直了!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哈,五十隻是中年啊,看到一篇文章說,現在的中年從三四十歲一直延長到用助走器年齡,用助走器了,才是進入了老年。
XQQ 發表評論於
麥二哥的經曆真實地折射出特有的大時代背景。“無論在哪裏,也無論幹什麽工作,我們身上都深深地刻上了時代的烙印,沉澱了屬於我們的特質。”非常理解這層含義。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雲淡風更輕' 的評論 : 問候雲風,感覺你還年輕呢,居然小時候也玩過鐵環。雲風將來肯定是優雅且充滿活力地度過六十歲。祝新周快樂!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謝謝皮卡兄對二哥的鼓勵,皮卡兄感悟深刻,我們也要銘記在心,天命不可違。祝新周愉快!
雲淡風更輕 發表評論於
問好麥姐!謝謝好文分享,滿滿的曆史回憶!滾鐵環我也玩過哦!活到老學到老,優雅地老去,60歲還是壯年哈!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原來麥二哥也是位好筆杆啊!現在哪怕過了60,還照樣不能知天命,隻知道不能違天命:)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huntianle' 的評論 : 謝謝春天,時光如梭,沒想到疫情之下兩年過去了。祝周末愉快!
chuntianle 發表評論於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又一年。
謝謝麥姐的好文。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心中之城' 的評論 : 哈哈,城城,你這行頭估計到了澳洲海關就被攔住了,你我隻能隔關相望,唯有淚千行了。還是到俺家施展你的手藝最靠譜,廚具食材給你備好,俺家後院有野火雞經常出沒。朦朧作家在俺家廚房大展身手,想想都開心。:)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謝謝西西對二哥的美言,跟著你學了不少網絡新詞。祝西西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夜光杯' 的評論 : 代二哥謝謝夜光杯老鄉。你起的博文標題記下來了,等六十歲來寫。:)祝老鄉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冬裏螢火' 的評論 : 謝謝螢火給二哥點讚,大家一定都有不少類似值得回憶的過去。螢火前一段好文頻出,讓我們一起開了眼界。祝螢火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天涼好秋' 的評論 : 問候好秋,好久不見。謝謝鼓勵,看來好秋和二哥都是同齡人,像林兄說的,是幸運的一代。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代二哥謝謝鬆鬆鼓勵。是呢,排隊等單位分房這種事情早就沒有了,令人懷念的八十年代,寬鬆的環境,蓬勃的朝氣。祝鬆鬆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Tigerlily66' 的評論 : 謝謝百合美言,文城藏龍臥虎之地,文采卓然可是絕對不敢當,我是使勁地踮著腳仰著頭看著你們這些寫作達人。看到你又寫評了,手太快了,待會去拜讀。握手百合,同意你說的六十知天命好,我們還有時間,嘻嘻。祝百合周末愉快!
心中之城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好的!我下次來澳洲,左手拎一隻雞,右手挎一籃子饅頭包子來看麥姐!嗬嗬!中西美食合璧啊!嗬嗬!:)
xiaxi 發表評論於
麥二哥厲害!聰明人,好文筆!
夜光杯 發表評論於
二哥好文采, 感覺麥子六十歲感言博文是:“年過六十 開悟”。 :)
冬裏螢火 發表評論於
讀來很親切哦,給麥二哥點個讚。。。
天涼好秋 發表評論於
麥姐和麥二哥寫得都非常好,每一句都讀了,非常有同感!
南山鬆 發表評論於
讓人感慨的五十歲的感言。80年代一去不返了,那時像單位分房等的許多事情已經不再存在了。麥二哥寫得真好,謝謝麥子的好分享:)
Tigerlily66 發表評論於
美好的回憶,麥二哥和麥子都是文才卓然。六十知天命好,我還有時間多醞釀一下:)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代二哥謝謝佳園的鼓勵,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心中之城' 的評論 : 朦朧也來搗亂,我覺得頂尖的定義是烤出驚豔的火雞和做出又大又圓的饅頭。城城就是榜樣,我們好好努力!祝周末愉快!
雅佳園 發表評論於
孩提時代, 初高中, 大學時代的回憶, 讀來親切。 讚麥二哥好文!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謝謝點點,麥二哥應該知足了。:)點點是不是聖誕又要出行了?祝點點周末和聖誕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問候邊邊,你的問題就是你永葆青春的秘訣。就是,為什麽非要知天命呢?生命在於運動和不可知,但孔子估計不喜歡驚喜,喜歡一切都可控。:)祝邊邊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對二哥的鼓勵和分析,確實二哥在小學時非常調皮,經常被請家長。咱們都是同齡人,二哥的回憶我也很有共鳴。暖冬說得對,男人五十確實更是正當年,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祝暖冬周末愉快!
心中之城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1 我對水星兄的鑒定深信不疑!嚴重同意!嗬嗬!:)
-----------------------------------------------------------------------
麥子一家都是人才,麥子,來子,麥二哥,甭管是40,50還是60,都是頂尖。
spot321 發表評論於
麥二哥一路趕上的都是好事。~~ 問好麥子!提前祝聖誕節闔家幸福安康!
邊走邊看66 發表評論於
不知天命也挺好,為啥非要知呢? 生命在於蹦躂、在於變化、在於期待。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時間就像流淌著的水,緩緩滑過,水滴石穿,流水也能打磨堅硬的物質,在不經意中催人老去。
+1
我是根據老師找家長的次數來排定自己的位置== 哈哈,麥二哥幽默。估計二哥就是調皮,人聰明著呢。
這篇二哥的回憶文我有很多共鳴,我跟二哥是同齡人,不過二哥上大學比我早好幾年。二哥的文章寫得好! 人生真是從50歲走起的,美國報刊雜誌上也有相同的說法,空巢了,我們才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過男女有差,現在的男人五十歲正當年呢:)
謝謝麥子分享二哥好文!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星如雨86' 的評論 : 星雨作家就是睿智,五十歲之前努力奮鬥,五十歲之後可以充分享受人生,好日子在後麵。祝星雨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東村山人' 的評論 : 謝謝東村對二哥的鼓勵,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小漣漪' 的評論 : 謝謝漣漪臨帖留言,讚同,讓我們永葆青春之心態。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是呀,曉青,年輕就是資本,我們也都是這麽過來的,到了該退出的時候就瀟灑離去,享受人生下個階段的美好。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林下閑人' 的評論 : 閑人說得特別好,無論人生哪個階段,都要感恩美好,積極樂觀,享受生活。祝閑人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棗泥' 的評論 : 棗泥姐可不像不學習的人呀。:)二哥比你小一些,所以也趕上了畢業包分配的好時候。代二哥謝謝棗泥姐鼓勵。祝姐姐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大馬哈魚' 的評論 : 哈哈,要聽馬哈的,少想多享受,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你這是調皮,文城頂尖非菲兒莫屬。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水星兄你可太能了,一句話全表揚了。我知道你是鼓勵我們好好努力,一定聽水星兄的話,不鬆懈不放棄。:)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謝謝弄弄好分享,精英們確實越來越年輕化了,他們的人生階段沒法和常人相提並論。謝謝你對麥二哥的鼓勵,他沒像你說的那麽人尖,但也確實因為自身的努力,工作上一直很出類拔萃。祝弄弄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houston99' 的評論 : 謝謝休斯頓臨帖分享。是呀,換個國家生活的人們的而立年齡和不惑年齡就更可能要往後推了,很多時候要重新開始。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林兄分享,我也看到這個說法,看來我們都應該慶幸自己生活的年代。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huntianle' 的評論 : 謝謝春天,祝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謝謝杜鵑分享感悟,非常同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階段,“其實人一直走在知天命的路上,今天比昨天知道的多一點,明天比今天知道的再多一點” +1,我們都在進步中前行。祝杜鵑周末愉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謝謝梅華鼓勵,要向你學習,永葆青春活力,你最近好文連連,待會去讀。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問候蔥蔥,我們的想法一樣,五十歲還有使不完的勁呢。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唐西' 的評論 : 謝謝唐西臨帖留言,你可是說到我的痛處了,提起這個筆名就是淚,我為此還寫過一篇文來訴苦: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644/202009/2190.html。讚同你的看法,中國退休太早,五十多歲就被稱為大媽,而在國外,還正是青春的尾巴呢。年齡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理和身體的健康。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和京妞一起坐沙發喝香茶。小樹說得對,七十知天命也是可能。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請京妞喝香茶。
星如雨86 發表評論於
五十歲不算啥,還有至少三十年好日子過
東村山人 發表評論於
麥二哥好文,讚!
小小漣漪 發表評論於
永葆青春
曉青 發表評論於
現在工作不穩定,但給了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林下閑人 發表評論於
大魚的留言讓人忍俊不禁!人生到了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感悟,不惑也罷知天命也罷,感恩擁有的,stay positive, 就是美好的人生。
棗泥 發表評論於
麥二哥比我們小,經曆差不多,不學習,戴帽學校(我是小學語文老師教物理), 大學畢業包分配。。。讚麥子二哥好文筆。我沒有更新,不必回訪。祝麥子來子節日快樂!
大馬哈魚 發表評論於
不能想太多,頭發容易白啊。周末愉快!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1
哈哈哈,絕對是!:)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麥子一家都是人才,麥子,來子,麥二哥,甭管是40,50還是60,都是頂尖。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普通人晚10年沒問題,瞧現在領先行業卻是越來越年輕,Facebook 、馬斯克,有能力又有創新,真令人羨慕。麥二哥就不錯了,天之驕子,時代的寵兒,啥都沒錯過,應該比他的老師經曆得豐富:)
houston99 發表評論於
許多老留到美國讀書找工作已過了30, 所以可能是四十而立,五十不惑.
林向田 發表評論於
“我們出生的時候是上個世紀60年代中後期”- 1962至1972年這十年出生的人是中國最幸運的一代人。
chuntianle 發表評論於
謝謝人生分享。周末愉快。
杜鵑盛開 發表評論於
有人早知天命,有人晚知天命,有人不知天命。其實人一直走在知天命的路上,今天比昨天知道的多一點,明天比今天知道的再多一點:))) 麥子周末快樂!
梅華書香 發表評論於
你會永遠年輕,充滿活力!祝周末快樂!!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現在五十就是四十,正當年哪!
唐西 發表評論於
博主也是的,一開博就已經是”姐”級輩了,做為讀者還能說什麽呢?
但老外女人們公認的是女人最美好的時光是在35-55,要什麽有什麽。在國外生活,不能用中國的那一套標準活,容易”心理自殘”。
至於”延後十年還是可以的”,這個非常讚同,甚至再多幾年也無妨。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現在可能七十才能知天命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沙發一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