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創

雅酷原創 名博

李凡妮案之財富、情感與真相迷霧

雅酷原創 (2025-08-16 16:18:09) 評論 (0)
澳洲的華人富家女楊蘭蘭撞車案,讓人不禁想起了美國的李凡妮案:2016 年的舊金山灣區,春天本應溫柔濕潤,但某個四月的清晨,警察在加州聖馬特奧縣一片偏僻的林地中,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死者名叫 Keith Green,年僅 27 歲,身材高大,五官英俊,是個笑起來像陽光一樣的男人。可惜,這時他的笑容已定格在冰冷的照片裏。法醫報告顯示,他死於槍擊,屍體被遺棄多日。

警方很快將調查的焦點指向了一個名字——Tiffany Li(李凡妮)。這位華裔女子,年僅 30 歲,出身顯赫,衣著考究,開著奔馳豪車,住在豪宅裏。更重要的是,她和死者之間有著一段複雜的過去。

幾年前,Keith Green 與李凡妮相識於一次聚會。那時的李凡妮,已經是圈子裏人人稱羨的富家千金,她的家族在中國大陸從事房地產生意,資產規模據傳高達數億美元。Green 雖然不是豪門,但憑著外形和談吐,很快贏得了李凡妮的好感。兩人交往數年,還育有兩個孩子。



然而,豪門的感情故事常常並不童話。隨著時間推移,矛盾漸漸累積。李凡妮覺得 Green 沒有事業心,依賴她的經濟支撐;Green 則抱怨李凡妮控製欲強,把自己當附屬品。兩人分手後,孩子歸李凡妮撫養,但 Green 依然常來探望。

2016 年初,李凡妮結識了新男友Kaveh Bayat——一個身形魁梧、戴著金鏈的男子。坊間傳言,他和灣區夜生活圈關係密切。就在此時,Green 似乎開始覺得事情不對勁——孩子見麵的時間被減少,自己在李凡妮豪宅的出入也受限製。據朋友回憶,Green 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她身邊有人在盯著我。

2016 4 28 日,Green 接到李凡妮的電話,說要見麵談孩子的事。晚上 9 點,他離開了朋友家,再也沒有回來。第二天,朋友們發現他的手機關機,銀行賬戶沒有動靜,便報警失蹤。

警方很快鎖定了李凡妮及其新男友 Bayat,還有一名叫 Olivier Adella的男子——據說是個法國籍的司機兼保鏢。調查人員在李凡妮的奔馳車內,檢測到疑似 Green 的血跡;她家車庫中,還發現了槍擊殘留物。這些線索似乎把案件導向一個明確的方向:情殺與謀殺的交織。

案件震動了整個加州。檢方提出指控:李凡妮與 男友Bayat 共謀槍殺了 Green,並由 Adella 協助處理屍體。考慮到李凡妮的海外背景和雄厚財力,法官將保釋金定為 3500 萬美元——這是全美曆史上最高的保釋金額之一。

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是,李凡妮的家人居然真的拿出了這筆錢:400 萬美元現金,當天就擺上了法院櫃台;價值 6000 萬美元的豪宅和地產,用作抵押擔保。法庭外的記者們一度以為這是電影情節——一個富家千金,為了保釋,從豪宅保險櫃裏隨手拿出幾百萬現金,還能動用上億美元的家族資產。

她到底有多有錢?錢又是怎麽來的?加州的媒體開始翻查她的背景——有人說,她的家族是中國房地產巨頭;有人說,他們在香港有複雜的金融運作;還有人暗示,財富背後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最甚囂塵上的謠言是,李凡妮的母親李繼紅,是解放軍前總裝備部部長李繼耐的妹妹。李繼紅的家族,在中共政軍商界勢力很大,但行事低調,在北京和美國都有大量房產。

2019 年,案件終於開庭。檢方的核心證據有三:

        1. 車內血跡,DNA Green 匹配;

        2. 槍擊殘留物出現在李凡妮家的車庫;

        3. Green 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是去見李凡妮。

然而,辯方律師逐一反駁:

       1. 血跡樣本量極小,可能來自早年的接觸;

       2. 槍擊殘留物來源不明,無法證明是凶器產生;

       3. 李凡妮與 Green 見麵是為了孩子,並無殺意。

令人費解的是,關鍵證人 Adella 在庭審中一度改口,稱自己被警方誘導作證。這讓整個案情像被蒙上了一層霧——證據在紙麵上指向李凡妮,但法庭上卻被一一動搖。2019 年底,法官宣布,由於證據不足,撤銷對李凡妮的謀殺指控,她當庭被無罪釋放。庭審記錄中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本案缺乏將被告與謀殺行為直接關聯的確鑿證據。

與她一起被告的 男友Kaveh Bayat 保鏢Olivier Adella 結局截然不同——兩人最終因參與謀殺或相關罪名被判有罪。為什麽同案三人中,唯一的富豪千金全身而退?公眾開始質疑:這是法律的勝利,還是金錢的勝利?

刑事案結束後,Keith Green 的家人提起民事訴訟。和刑事案不同,民事訴訟的舉證標準更低——隻要優勢證據即可定罪。麵對持續的訴訟壓力,李凡妮最終選擇和解,據稱支付了 1000 萬美元。媒體評論尖銳:在刑事法庭,她用金錢換來了自由;在民事法庭,她用金錢買走了麻煩。

回顧整個案件,有幾個疑點始終存在:第一,血跡與槍擊殘留物——如果不是謀殺,為什麽會出現在她的車和車庫裏?第二,Adella 的口供反複——是良心發現的翻供,還是收到了某種壓力?第三,財富的來源 ——家族在中國大陸的房地產生意究竟有多大規模,能動用如此流動性強的資產?第四,保釋後的生活——李凡妮在保釋期間生活如常,還被拍到在高檔餐廳用餐,是否反映了她對判決結果的信心

李凡妮案引發的爭論,其實超出了案件本身。人們開始討論一個沉重的話題——在美國的司法體係中,金錢能否影響案件結果?支持者說:這不是錢的勝利,而是法律製度本身的要求——沒有確鑿證據,就不能定罪。批評者則反問:如果她隻是個普通人,沒有千萬保釋金和頂級律師團隊,會不會早就判了?

有人總結道,這起案件像一麵鏡子——照出了法律的程序正義,也照出了財富在現實中的分量。錢也許不能直接買到無罪,但它能買到最頂尖的辯護、最精細的證據分析、最長的時間拖延……而這些,往往足以左右結局。

李凡妮如今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麵。她的社交媒體早已停更,住所據說已搬離加州,或許回到了亞洲。Keith Green 的家人依舊認為真相沒有被揭開,但在法律上,案件已經塵埃落定。這是一樁豪門案件,也是一場關於愛情、金錢與正義的較量。在這場較量裏,死者的聲音被永遠封存,活著的人各自散去——真相,像加州海岸線上的濃霧,始終未曾完全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