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的通脹問題

評天下大事小事,抒懷中喜怒哀樂。有聊無聊,即興隨筆。冀望四海知音,或存觀省。
打印 (被閱讀 次)

今天(9月14日)早上,美國勞工部下屬的勞工統計局(BLS)公布了上個月即八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or CPI)。該指數比上一個月上漲了0.2%。與去年同期相比,物價指數上升了 5.3%。

通貨膨脹直接涉及民生,人人必須了解之。

2020年3月,Covid-19疫情大爆發,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全球。各國政府倉促應對,紛紛采取關閉邊境和實施居家令等各種極端措施,經濟麵臨崩潰的邊緣。為了拯救和刺激經濟,各國政府使出渾身解數,甚至直接向老百姓發錢。美國政府實施了三次大規模的刺激計劃,向美國人民發了三次救命錢。同時,美聯儲果斷地把利率降至最低,並啟動量化寬鬆,印鈔機加班加點,每月在公開市場購買價值1200億美元的債券,旨在穩定金融市場、降低長期利率。

隨著疫苗研製成功、疫苗接種達到一定比率,政府開始放鬆管製,經濟也逐步恢複常態。被壓抑了一年多的消費者需求,似乎正呈現井噴之勢。假若供給不能及時跟上,這種報複性消費加上供給短缺,勢必會帶來通脹—即物價整體上漲。

美國如此高的漲幅比較罕見。上一次CPI年漲幅超過5%,發生在2008年。在過去一百多年,美國的年通貨膨脹率平均為 3%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通脹率超過5%的時段隻有六次:1946–48, 1950–51, 1969–71, 1973–82, 及 2008(見下圖)。近期比較嚴重的那次發生在1973-82年代。

我們這一代海外學子基本上沒有經曆過嚴重的通脹。改革開放(1978年)之前,中國實施的是計劃經濟,物價由政府製定和調整。計劃經濟幾十年,物價被被嚴重扭曲。改革開放後,嚴重扭曲的物價亟需扶正,但如何實施物價改革是政府麵臨的極大挑戰。如果實施休克療法,即一下子全部開放物價,通脹勢必會失控,改革可能會前功盡棄。中國政府采取了摸著石頭過河、逐漸開放和調整物價的策略。從結果看,整體上還是比較成功的。但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還是出現了兩次高通脹。據官方數字,最高那一年是1994年,通脹幾乎到25%;另一次是1988年,通脹接近20%。那時,我們當中許多人或已經出國,或正在準備出國,或年紀太輕沒有跟油鹽醬醋直接打交道—總之,對通脹沒有明顯的感受。

美國的CPI 官方數據始於1913年。目前,美國勞工統計局每月定期公布幾種通脹指數。媒體報道、眾人關注的那個指數(即所謂的headline measure),全稱是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All Urban Consumers (簡寫為CPI-U,本文就用CPI)。顧名思義,該通脹指數不包括農村、軍營和監獄等非城市地區。該物價指數涵蓋全美90%左右的人口,有足夠的代表性。

CPI的計算原理很簡單。首先選定一籃子商品和服務。這個籃子很大,範圍很廣,種類繁多,因為它要體現美國普通百姓的消費結構。目前,服務在該籃子占的比重比商品高,兩者之間的比重大至為 60%/40%,這大體反映了普通美國人的消費結構。

每個月,政府對籃子裏的每種商品和服務,在全美各地實地采集價格數據(疫情期間,通過網絡或電話收集數據),然後計算出這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總價格。每月的CPI 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本月總價格/基期總價格) x 100

目前,CPI的基期是1982-84年,這幾年的CPI平均為100。該指數的應用之一是衡量購買力。例如,2020年12月份的CPI為 257.557。這意味著,在2020年底,258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100美元在1982-84年期間的購買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期也會往前移,物價指數會隨之改變。但是,改變基期並不會影響CPI的變化,即通貨膨脹率。

有了CPI數據後,我們就可以計算通貨膨脹率了。通常有兩個通脹率數字:一個是本月與前一個月相比,另一是本月與去年同期相比(12-month, or year over year change)。例如,我們從勞工統計局網站找到了下麵一組CPI 數據:

1982-84 (基期): 100

2020年8月: 259.918

2021年8月: 273.576 (2021年9月14日公布)

2021年7月: 273.003

那麽,與上一個月即7月份相比,今年8月份的物價上升了0.2%。但與去年同期即2020年8月份相比,今年8月份的物價上升了5.3%。這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兩個通脹數字。

前麵提過,從1913年首次正式公布至今,美國的平均年通脹率在3%左右。美聯儲在製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時,對通脹有個預訂目標,這個目標是2%。美聯儲的參照通脹指標不是CPI,而是 PC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CE 和 CPI的主要區別在於放進籃子裏的商品和服務。但區別並不大,在此就不贅述了。

展望未來,通脹會失控嗎?這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未來誰也說不準,除非神仙。但想當神仙的世人還真不少,其中包括專業預測家。此外,市場/投資者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也有一定的預期,這一預期會反映在債券的定價裏。所以,我們大體有兩種方法來衡量預期通脹。一種是通過問卷調查,直接向職業預測家詢問,其結果就是survey-based inflation expectation。

另一種方法是計算普通國債和TIPS的收益率之間的差額。我們知道,普通國債的收益率代表的是名義利率。名義利率由真實利率和通脹預期兩部分組成。真實利率代表了實際購買力的增長。TIPS 全名為 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y,由美國政府發行。中國政府上世紀80年代末發行過類似的保值國債。鄙人出國前,買了一些保值國債,利息與通脹掛鉤,當時的利息高達兩位數。TIPS 的特征是利率固定,但本金則隨通脹變化而變化 (indexed to inflation)。也就是說,TIPS的收益率代表真實收益率。普通國債和TIPS的收益率之差被稱為 break-even inflation, 可以當作市場對未來通脹的預期。

根據9月14日的市場數據, 美國10年期普通國債的收益率為 1.28%,10年期TIPS的收益率為 -1.06%,兩者之差為2.34%。這意味著,市場對未來十年的通脹預期大致為 2.34%。這個預期不算高,而且與美聯儲設定的目標通脹率(2%)基本一致。

總之,從當前的預期通脹數字來看,市場並不擔心通脹失控。美聯儲對此也信心十足。如果通脹抬頭、超出能忍受的範圍,美聯儲有足夠的工具來抑製通脹。

2021年9月14日

cn_abcd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茲德' 的評論 :
事實美聯儲是把金融機構利益和創造工作機會遠遠置於控製通脹之上的
茲德 發表評論於
謝謝大家閱讀。
恕不一一回複,在這裏簡單地回答一下大家在留言中提到的一些的問題。
CPI 籃子裏的組成是固定的,至少不輕易變動。
由於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比較大,還有一個通脹指標為 Core CPI,該指標把食品和能源除掉。
聯邦政府很難掌控 inflation,所謂“割韭菜”,即使發生,也不一定是政府有意為之。
掌控通脹是美國國會賦予美聯儲(獨立於政府)的重任。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拜登政府借通脹狠狠地割了一把美國民眾的韭菜。如果您投票給民主黨,恭喜您,您求仁得仁,如願以償。我昨天買了塊豆腐,看看賣價還是一刀多不到兩刀(具體多少沒注意記不住了),但拿到手發現豆腐盒子矮了不少,原來是分量少了大約三到四分之一。我當時就納悶,美國盛產黃豆,咋豆腐也漲價呢?
Yu-Yuan17 發表評論於
沒有所有工作的薪資在漲。食品行業的某類工作薪資在降最近。因為基本上要工作六天。加班費是老板們的一個大負擔吧,所以小時工資降下來了。
咲媱 發表評論於
你的邏輯又很好?亞馬遜是賣漢堡的?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漲錢又如何?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漲價。
我要說的是物價漲的同時,工資也在漲。隻要舉出幾個例子就可以了。並不需要所有人的工資都漲。
要不要再加上政府免費發錢的部分?這部分算工資漲了無窮大。以前是0,現在是好幾百。你也舉個物價漲了無窮大的東西來對等?
Ken99 發表評論於
樓下你這種文科生的邏輯沒法跟你講,麥當勞賣漢堡的工作找不到人漲錢,不等於所有工作都漲錢,懂不懂
咲媱 發表評論於
文學城新聞:嚴重缺人!亞馬遜瘋狂招聘 起薪猛提27%
咲媱 發表評論於
現在老板招不到人,加5%可能都留不住員工。這是供需關係,好不好?
Ken99 發表評論於
樓下,“工資也漲了不止5%” 你聽誰說的?
你以為美國還會像中國那樣給全國範圍漲工資?
咲媱 發表評論於
通脹5%,但是工資也漲了不止5%,對民生關係不大。
而且美國是負債大國,負債都是美元債,如果美元貶值50%,債務就減少了一半。
Ken99 發表評論於
利息都快負的了,還有什麽工具?
豬襠如今和中共一樣一手遮天,掌控國會參院美聯儲媒體各大經濟智庫,大家一起忽悠老百姓沒通脹,暫時的。。
美國如今一切政治正確,連CPI指數都是做手腳的,什麽東西漲就剔除出指數, 擦屁股紙不漲就加進指數。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其實聯儲局已經沒有工具抑製通脹,因為無法消化國債。
國債是否有人買,這是硬指標。目前聯儲局采取的是發債自己買,讓債務隻存在在紙麵上,但客觀效果是印錢,這是與過去不同的。
再有就是有一個現象人們不注意但是非常alarming的,就是QE的錢無法進入生產領域,這是與上次金融危機最大的不同。
QE印錢是靠消掉銀行和企業壞賬,讓生產可以循環,之後經濟發展了可以平抑QE發的錢,比如回購債券。
但如今因為疫情的因素,企業不開工,政府給銀行的錢貸不出去,不得不投資股票市場。
也就意味美國經濟隻剩下了股市投機,沒有了實體經濟,這是曆史上沒有過的現象。 不看好美國的經濟形勢,不過大概不至於走到大蕭條那種程度,但也不會差別太大。大蕭條是與歐洲的貿易戰引起的,美國客觀上也是出於與中國的貿易戰階段。
ahhhh 發表評論於
那麽多人不工作,政府靠印錢發錢來維穩,你指望通脹可控???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信心是建立在大家都被忽悠得傻嗬嗬的基礎上。或者又能怎麽樣?政府亂發錢再亂漲價收回唄。集權政府不在乎人民是否高興的。中美是五十一百的差別。
6ba6 發表評論於
物價的實際通脹率不準! 很多食品被刻意減少重量數量,紙巾都減少15%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