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到魏瑪共和國,不寒而栗

打印 (被閱讀 次)

聯想到魏瑪共和國,不寒而栗

剛剛投票回到家裏,我這次認真數了一下,一共26個政黨參加德國聯邦議院選舉,聯想到魏瑪共和國,不寒而栗。

德國聯邦議院規模越來越大。本屆聯邦議院擁有 709 名議員,已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有史以來的規模最大的。聯邦議院原本法定議席為 598個。但每增加一屆選舉,議席便增加一次。僅4年前的上屆選舉後,議席就增加了 78個。  

現在,議席增加似乎還沒到頭。等今天晚上選舉結果出爐,若新一屆議會議員全部到場,出席全體會議,則總人數可能超過800,甚至將近 1000 。議席如此奇跡般的增加,蓋因於德國複雜的兩票選舉法。德國大選設 299 個規模相當的選區。誰在某選區中得第一票最多,便成為直接候選人進入柏林聯邦議院。

第二票則涉及政黨在選舉前確定的本黨候選人名單,299個選區的席位便經由第二票產生,一共598席。獲得的第二票的多少決定了各黨派在新一屆聯邦議院內的相對強弱關係。

事實上,聯邦議院現已擁有明顯多於法定數量的議席,原因便在於俗稱的比例外議席(Überhangmandat)。當某政黨在某州獲得比通過第二票有權獲得的更多直接授權,便得到這一比例外議席。而鑒於大黨尤其有機會獲得直接授權,因此,多數比例外議席便常由它們拿到。例如,在 2017 年大選中,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政黨聯盟獲得了總共 46 個比例外議席中的 43席。一眾小黨一無所獲,遂投訴聯邦憲法法院。 

投訴成功了。聯憲法法院裁決現行選舉法違憲,要求修正。2013 年,修正法開始生效。新法設置了補償機製:未來,盡管仍有比例外議席,聯邦議院總席位可增至議會黨團的規模比例與通過第二票所得比例相稱的水平。其副作用:議席數量續增。2017年共產生65個補償議席。

在德國聯邦議院,相關改革一再拖延。為此,9月26日大選後,空間勢將比現在更為局促。增擴辦公室計劃已經擬定,但要到 2022 年方能完成。 2019 年,議長朔伊布勒 (Wolfgang Schäuble) 便已明智預告,屆時,當事人或會不得不先使用集裝箱救急。

德國聯邦議院是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議會。議會規模不斷擴大,費用也會越來越高,為了逆轉這一趨勢,德國對選舉法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然而,縮減議會的問題卻被政界一拖再拖。

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德語: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采用共和憲政政體的德國,於德意誌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霍亨索倫王朝崩潰後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憲法(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是在魏瑪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誌國”(Deutsches Reich)。“魏瑪共和”這一稱呼是後世曆史學家的稱呼,從來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國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魏瑪共和是德國曆史上第一次嚐試實行共和製度,於德國十一月革命後而生,1933年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納粹黨上台執政而結束。雖然1919年的魏瑪共和憲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體化政策已經徹底破壞共和國的民主製度,所以魏瑪共和國在1933年已經名存實亡。

魏瑪共和國悲慘的崩潰,到今天仍然頗受爭議。雖然希特勒按照憲法的機製合法成為德國總理,而他的納粹黨也在1932年兩次議會選舉中得到大多數議席,納粹黨被認為在當時還沒有足夠力量上台。當一些曆史學者嚐試將某些意識形態合理化時,他們就在冷戰意味之上述事情的原因與曆史分析上意見分歧。其中一種推測就是,倘若當初希特勒沒有當上總理因而沒有政治與邏輯上的優勢,納粹黨在1933年選舉中的表現會如何。

西方民主曆史上,威瑪共和國所經曆的經濟問題是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高失業率與生活素質大幅下降都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1923至29年,德國經濟略有複蘇,但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引發西方經濟嚴重受創。由於當時德國非常依賴美國的借貸,故首當其衝。1932年,德國大約有五百萬人失業。不少人將困境歸咎於共和國。當政黨在任何時候都想推翻共和,令議會無一政黨能夠取得大多數議席之時,情況就更加明顯。

1929年華爾街股災引發的大蕭條,令共和國深受其害。大蕭條以及其後的經濟不景加重德國對其債主美國的財政負擔。對脆弱的共和國而言,經濟大衰退無疑是大災難,也是納粹黨能夠當政的重要因素。

由於凡爾賽條約迫使德國交出資源豐富的國土和巨額賠款,大多數德國人認為其條款過於嚴苛與令他們的國家降格。雖然條約為德國經濟帶來的實際破壞難以估量,但懲罰性的賠款引起人們的驚慌與怨懟。縱然賠款金額巨大,德國最後隻付出了八分之一的金額(參見洛桑會議)。然而,賠款的確令德國所得市場貸款減少,迫使威瑪政府以大量印製鈔票應付其赤字,結果引起惡性通貨膨脹。而且,德國軍隊本來在去年有機會取勝,卻突然失敗,故此在1919年德國戰敗後,失望、恍然大悟的軍隊返國並間接引起政治大亂。如此的混亂深深影響德國人的心理,而且可能因此造成以希特勒為代表的極端民族主義之崛起。

大部分曆史學家都同意,有很多德國的工業家將共和政府與工會和負責簽署條約的社民黨拉上關係。雖然有些學者認為希特勒被用作對付後者的工具,但在工業家願意支持希特勒之前,共和國已經非常不穩定。就連一些支持希特勒就任總理的人,也並非完全接受納粹主義;他們認為支持希特勒隻是為了推翻共和國,但不是長遠之計。由於納粹黨支持者眾,更不乏原本擁護左派的工人,所以工業家的支持不是希特勒獲得大眾支持的唯一原因。

魏瑪共和國時德國國會共有14個政黨。

Die ideologischen Traditionen des 19. Jahrhunderts bildeten in abgeschwächter Form noch in der Bundesrepublik Ausgangspunkt der Parteiprogramme und traditioneller Parteibindungen: Sozialismus, Sozialdemokratie, christliche Parteien, Liberalismus, Konservativismus. Dabei dominierte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die Programmatik weitgehend die Pragmatik, was die Bildung stabiler Regierungen ebenso erschwerte wie die Vielzahl von Parteien, die im Weimarer Reichstag vertreten waren – im Höchstfall waren es 14, darunter Splitterparteien oder reine Interessenvereine. Schon darin zeigen sich die Grenzen des Vergleichs, gehören dem heutigen Bundestag doch nur fünf Parteien in vier Fraktionen an.

很多人都相信,1919年定下的威瑪憲法含有數項弱點,令諸如納粹黨勢力容易建立獨裁政權,但一個不同的憲法能否阻止納粹黨奪權確是未知之數。而1949年的西德憲法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基本法,則被認為是力圖消除這些弱點的法規。

總統(Reichspräsident)的職位被認為是“替補皇帝”(Ersatzkaiser),意指雖然廢除了帝製,帝國總統卻依舊擁有相當於皇帝的權力,從而弱化了政黨政治的角色。威瑪憲法第48條賦予總統在“公眾秩序與安全受到嚴重騷擾或威脅”時候可以“采取任何必須的政策”。雖然第48條作為緊急法令,但在1933年前它常常被用來在沒有議會的批準下通過法案,令納粹黨更容易完成一體化,例如納粹黨就以第48條為基礎通過了國會縱火法令。

完全的比例代表製選舉製度意味著得到任何規模的支持之政黨都可以得到議會議席。結果,很多包括極端政黨的小政黨都按照這製度建立政治勢力。在戰後的德國聯邦議院中,隻有得到5%以上票數的政黨才可以得到議席。不過,德意誌帝國的帝國議會采取多數製,而議席的分配則與共和國的雷同。

德國國會(Reichstag)可以在未能決定總理繼任人時把總理革退。這種不信任動議令總理更替頻繁,令政治不穩定。故此,西德的基本法規定議會一定要預先選出繼任人才可以投票令現任總理下台。(參看建設性不信任動議)

憲法也規定,當總統辭職或死亡後,帝國總理會兼任總統,擁有總統的權力,直到選出新任總統為止。故此,1934年興登堡逝世後,希特勒兼任總理與總統。不過,當時希特勒的獨裁政權已經固若金湯,所以上述規定不應被視為引致納粹黨上台的單一原因。

 

gwangmsn 發表評論於
社民黨當選了,默克爾的政策又要右傾了,九零年代前西德還要派空軍協防美國呢!加拿大的德國團體稱沒有種族減絕,當年辛格勒名單出來時,史皮茲還得到德國去解釋呢!九零年代當時德國滿街光頭黨
笑薇. 發表評論於
謝謝!! 我再去學習一下魏瑪共和國。
謝盛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笑薇.' 的評論 :
三個政黨加起來必須超過百分之五十,才能執政
笑薇. 發表評論於
謝謝您的回複。學習了!! 得票25%就可以組成一黨政府,隻代表25%的民意,並不是大多數。如果一黨得票35%, 另一黨30%,再一黨28%,三黨都超過25%,也是一黨執政嗎?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最高得票候選人並不是決定議會席位的最高得票的黨? 如果發生,議會的決議與總理意願相違的機會會更多。
zhirui 發表評論於
默克爾從東德過來做西德總理16年, 就看出來德國沒有民主或者是虛偽的民主! 挺可笑的, 跟中國古代皇帝一樣, 在21世紀的德國竟然做16年總理, 而且把德國搞成目前那樣慘樣子, 看來德國政壇真的沒有男人! 16年當中都無法挑戰一個東德老太太, 笑話!
謝盛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笑薇.' 的評論 :
德國不是直接選舉總理,而是獲得選票的最大黨的直接候選人可以組閣,如果沒有政黨超過百分之二十五,那麽需要三個政黨聯合執政。
謝盛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笑薇.' 的評論 :

沒有兩次投票,而是一次投票。第一張選票投給你所在選區的直接候選人,第二張選票投給政黨。你選區裏的直接候選人,誰獲得最多票誰當選,沒有當選的直接候選人,就要根據該黨獲得選票的比例,政黨根據獲得的比例獲得席位,在該政黨裏獲得票數前麵者,可以進入國會。國會越來越大,因為有比例外席位。比例外席位的分配很複雜,不是一言兩語能解釋清楚。
笑薇. 發表評論於
對德國選舉知識是零,但是願意學習。感謝你提供的信息!不懂德語,想走點捷徑,直接問你幾個問題幫助解惑。為什麽要兩次投票? 為什麽每選舉一次就要增加議員人數? 根據什麽增加,如何計算? 此次選舉的民意顯示最高的也不過是25%。當然參選黨派多,票分散,會出現25%選票當選的可能嗎?雖然比其他黨多,但是仍舊是代表少數民眾。是否有程序最終使選票集中? 謝謝提供這個學習機會。
voiceofme 發表評論於
這文章提供了好的信息,但可惜寫的不好讀懂。
lanceqchen 發表評論於
民主政治, 注意,不是美國這一套,還是會繼續成為主流的,中國也逃不掉。慢慢來。

倒是民主中的代表性是個技術活。

美國這兒是在走極端,歐洲是越來越分散。

這又會到一個老問題,民主到底能不能自我修正。

拭目以待。
心之初 發表評論於
中國憲法有沒有元首死了怎麽辦?誰接盤。
gwangmsn 發表評論於
德國的魏瑪共和國,是時代的產物也很有可能再次發生.當人們對於社會現狀慌恐時,又會盲目的對激進的組織寄與信托.這就是人類的挘根性,拋棄人性讓獸性統製一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