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狄金森《從空白到空白》(Fr484)
狄金森《從空白到空白》(Fr484)
2021-08-07 07:21:24
(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0484. 從空白到空白
(美)狄金森
舒嘯 譯
從空白到空白 -
沒有線繩的路徑
我推動機械的腳步 -
或停 - 或毀滅 - 或前行 -
一般地無足輕重 -
如果我抵達盡頭
它的窮盡遠逾
無休無止的磨礪 -
我眼睛緊閉 - 摸索依舊
盲目 - 而更明晰 -
(J761 / Fr484)
譯記 :理解這首詩的關鍵是在第二行:“沒有線繩的路徑”。這引用了希臘神話中忒修斯的故事。
克裏特國王米諾斯的迷宮錯綜曲折、複雜迂回,裏麵更有專門吃人的牛首人身怪物米諾陶洛斯(米諾斯的一個兒子),進入迷宮的人均不能生還。這即是“Labyrinth”一詞的由來。
雅典為了避免瘟疫,每年送7對童男童女供奉米諾陶洛斯。雅典王子忒修斯自願作為貢品,去到迷宮。
克裏特公主阿裏阿德涅對這位少年英雄一見鍾情。贈給他一個線團和一把魔劍,教他把線團一端係在迷宮入口,然後一路放著線繩進入迷宮深處。忒修斯在迷宮裏用魔劍殺死了米諾陶洛斯後,得以循著線繩原路走出。
(愛德華·伯恩·瓊斯爵士:《米諾斯迷宮中的忒修斯》)
這個典故一下子讓我們置身於迷宮之中。而且我們不是忒修斯那樣幸運,沒有阿裏阿德涅的線繩。
於是,我們從一個空白之處到有一個空白之處,從一個虛無時刻到下一個虛無時刻,機械地脈動著腳步。由於沒有任何走出去的希望,無論是哪個方向,每一步都無關緊要,沒有意義。
在第二節第一行,詩人還是禁不住想象了一下能夠擺脫現在的困境的“假如”。不過,詩人立即意識到,沒有線繩的引導,這樣的摸索需要先經過無窮無盡的遭遇。當然,這也就否定了那個想象中的“假如”。
詩人盡管仍在迷宮中機械地邁步摸索,然而閉上了眼睛,因為她覺得顧盼張望尚不及盲目碰撞。這是在極寫無望無助。
Fr372中,詩人也使用了“機械的腳步”這一意象。
(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第2樂章)
Dickinson 原詩:
“ From Blank to Blank ”
From Blank to Blank —
A Threadless Way
I pushed Mechanic feet —
To stop — or perish — or advance —
Alike indifferent —
If end I gained
It ends beyond
Indefinite disclosed —
I shut my eyes — and groped as well
'Twas lighter — to be Blind —
(J761 / Fr484)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12:34:53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承蒙菲兒光臨、鼓勵。
總覺得心理係應當開設一門狄金森課,集中分析她那些摹寫各種心理狀態的詩作。 :-)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12:31:52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多謝覺曉惠顧、鼓勵。知道 Daedalus 和 Icarus 飛離米洛斯迷宮就顯然不可能是對希臘神話“七葷八素”(哈哈)。忒修斯是位勇士、但不是巧匠。四肢與頭腦一並發達的隻能是奧地利自行車女運動員。:-)
將這首詩與Fr926(《我踏上了一條又一條木板》)放在一起讀很妙。那裏詩人於孤懸與海天蒼茫之間的步步危機中,仍在小心試探,於是有了那特殊的“步態”。在這裏,詩人已是感到全然無助無望,如何邁步已沒有什麽區別。
虧得覺曉記得,我的確是在《有一束那樣的斜光》裏配了西貝柳斯第四交響曲的第一樂章。西貝柳斯是我喜愛的作曲家。如果想感染些昂揚壯闊的情緒,不妨試試第二交響曲的第四樂章。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12:20:33
回複 'cxyz' 的評論 : 謝謝小C光臨。高興又讀到小C佳譯。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12:19:41
回複 'yy56' 的評論 : 問好聞香。多謝惠顧、鼓勵。我這裏的譯記譯文均一己之見,期盼拋磚引玉。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12:17:27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承蒙點點惠顧。狄金森寫有一係列狀寫“負麵”情感或心理反應的詩作,如寫絕望的《有一束那樣的斜光》、寫內心麻木終至崩潰的《在腦子中,我覺到了一場葬禮》等等。這首寫無望的讀來相對“隱晦”。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12:10:35
回複 '星如雨86' 的評論 : 謝謝星如雨惠顧、品評。“假如沒有阿裏阿德涅的線繩,也沒有忒修斯的英雄使命,人生可不就像機械運動嗎”,正是!
此詩正有“無可逃匿的虛無感”。無助與無奈,然而又並非心無波瀾。西貝柳斯的這個樂章交織了悲哀、痛苦、沮喪,最終仍在壓抑之中。
星如雨的大作《螢雪暗夢》千回百轉、天馬行空。那日去跟讀,恰巧也見迷宮和忒修斯的故事。不知你是喜歡博爾赫斯?
舒嘯 發表評論於
2021-08-10 06:44:38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光臨。我對這裏的“indifference"的理解是第四行描寫的幾個動作“not differentiated”,都產生不了任何影響。對於”我“來說,還是希望能夠走出迷宮,否則就不會有第二節的第一行。這首寫的是無奈與無助。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1-08-09 07:48:46
回複 '星如雨86' 的評論 : +1
同意如雨,好詩好譯,也聽出了“跌宕起伏的反差效果”。譯記也很棒。
覺曉 發表評論於
2021-08-08 04:19:18
不知有沒有記錯,這是舒嘯在《有一束那樣的斜光》裏配西貝柳斯第四交響曲後,第二次選用西貝柳斯了。再次謝謝你給予周末的詩樂篇章,讓人享受。
覺曉 發表評論於
2021-08-08 04:13:58
這篇譯記極為好看,讓被希臘神話搞得七葷八素記不清的我終於記住這一節,謝謝配圖。不過沒有線繩,還可以飛出去,特別是藝術家,從迷宮飛上去。Daedalus and Icarus不是飛出迷宮了嗎?隻是伊卡洛斯沒有聽從父親的教誨,墜落了大海。
很奇怪,我記得的口語裏叫“繩線”,我外婆的用詞。
又,讀第一句,腦海也是“空白”,讀完一遍仍然是。然後慢慢浮現另一首Fr926《我踏上了一條又一條木板》,我再去讀,讀到它最後的“經驗”。回過來想“空白”,便不覺得“空白”難懂了。
cxyz 發表評論於
2021-08-08 00:51:36
第二句確實是理解全詩的關鍵,沒有舒嘯的解釋 看不懂 :)
yy56 發表評論於
2021-08-07 15:27:51
這個譯記太棒了,就像是阿裏阿德涅的線繩,為我解讀狄金森的如此含蓄的詩指出了一條返回詩人本意的綫路。
問好!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2021-08-07 14:51:58
寫錯字,寓意也更深,看得更清
spot321 發表評論於
2021-08-07 11:48:41
同意暖冬!確實,這首詩的含義比較高深。但是從音樂中,我感到好像有誰在和曲折的命運或者魔鬼們捉迷藏?
星如雨86 發表評論於
2021-08-07 10:52:35
舒兄好譯,闡釋也非常到位。在這首小詩中,我們看到狄金森的無可逃匿的虛無感,她的詩歌總是擅長用最簡練的詞句描繪出最細微深入的個人感受。
話說回來,假如沒有阿裏阿德涅的線繩,也沒有忒修斯的英雄使命,人生可不就像機械運動嗎:)
這段西貝柳斯的《第二交響曲》絕不機械,給閱讀詩歌帶了跌宕起伏的反差效果。太有意思了!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2021-08-07 08:37:24
沙發! 這首比較難懂,因此寓意也更是,從空白到空白,沒有軌跡,閉著眼睛走,看得更輕,腳步更輕。謝謝舒兄推薦,跟著你讀了一些狄詩,雖然還沒有完全進入:)
舒兄好譯! 這裏的indifferent譯成"無足輕重",是不是有點強調了它的重要性,而非"漠然,無所謂"? 反正整首比較難懂:) 舒兄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