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怎麽成了賤民?(附同學對王書記的印象)

井觀天 (2021-06-13 19:10:34) 評論 (49)

複旦書記被殺案最令人震驚的不隻是案件本身,而且是很多人叫好。有的人被書記壓迫過,有幾篇博文就曆數書記的“劣行”。有的人逢中必反,既然書記是中共統治的象征,反共者就從書記被殺中找到快感。

 
         書記被這些人仇恨的程度,猶如《聖經》中的收稅人和納粹統治下的猶太人。他們認為自己的不幸是書記們造成的。薑博士大概就是這麽歸因的。這些人分析書記案的時候極不客觀,完全象薑博士那樣隻做外部歸因。
 
        根據薑博士在馬裏蘭室友的回憶錄,薑博士有嚴重的社交能力缺陷。另有信息說複旦學生不喜歡他的教學。複旦為什麽要留用一個不能教課的教師?作為國內頂級名校,複旦完全可以錄用沒有明顯缺陷的教師,根本不用將就。薑博士這種有硬傷的人才最好的歸宿是找一個需要拚文章,需要薑博士牌子,容忍老師重大缺陷的普通大學。薑博士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隻拿自己的強項考慮複旦是否應該留用自己。
 
        複旦事件是一個典型的羅生門,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敘事,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有人從王書記的照片中看成幹練,仇共者看到的卻是圓滑。王書記例行公事做的事情在仇共者眼裏就成了整人。仇共者忽視薑博士的社交能力缺陷,揪住政審不放。其實政審不合格可能是複旦不傷薑博士自尊的一個借口。書記做思想工作,有一點谘詢師的性質。書記在高知紮堆的大學裏更擅長心理疏導,這可能是王書記被派來告訴薑博士學院人事決定的原因。薑博士象眾多仇共者和高知一樣有一種對政工幹部的傲慢與偏見。美國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多了去了。艾森豪威爾將軍1948年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羅伯特-蓋茨做了四年德州農機大學的校長,然後又去做了國防部長。根據王書記蘭大同學的回憶(見下麵轉貼的文章),王書記是蘭大的學霸,放棄了保研機會,考入複旦碩士研究生。這樣的素質還有人挑三揀四,說他不是學數學的。這些人喜歡雞蛋裏挑骨頭,他們永遠牢騷滿腹。
 
         美國因為被解聘而殺害領導的事每年都會有幾起,但很少有人說領導該殺,死有餘辜。複旦事件這麽多人叫好實在讓人錯愕。如果一類人被貶為  “賤民”,他們的人權就會被肆意剝奪。猶太人的財產會被沒收,人會被趕進集中營。文革時被打倒的幹部和知識分子被遊街批鬥,受盡淩辱。如果書記成了賤民,那麽他就沒有了人權,“受害者”就可以動用私刑。如果王書記開車不小心撞死了薑博士的親人,薑博士私刑了結還有一點點邏輯,盡管也是完全不合法的。因為解聘而殺人完全是非理性的,這恰恰表明複旦的人事決策是對的。心理不健康的人不適合在名牌大學這種高競爭、高壓力的環境裏生存,因為他們隨時可能爆發,後果不堪設想。有憂鬱症的人想自殺,或者和人同歸於盡,所以很可怕。
 
       非暴力解決爭議是世界發展的趨勢。這些為薑博士殺人叫好的人,他們之前還在發表批評中國的評論或博文。為什麽一些華人一方麵說中國不如西方文明,一方麵又崇尚野蠻?我早就看透了一些仇共者的嘴臉:整天對中國這也不滿,那也不滿,自己做事卻很齷齪。如果當年書記們真的給他們穿了小鞋,隻能說明書記到底是人精,早看穿了他們的本質。
 
轉貼: 王書記蘭州大學同學的回憶 
標  題: 一個隻會用蒸餾柱的王書記有什麽底氣來給統計博士評分?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Sat Jun 12 12:38:28 2021, 美東)
發信人: patientgay (老李), 信區: Military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60725595.html
 
我們和王永珍是大學同班,1990年9月進入蘭州大學化學係基礎理論強化班學習。90年
代初的中國,高中升大學錄取率非常低,能考上大學的應該說都是百裏挑一的學生。蘭
州大學是985、211、雙一流大學,化學係赫赫有名,幾位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坐鎮,
在全國化學類排名是遙遙領先在前列的。永珍來自高考大省江西,競爭非常激烈,那時
候在江西農村(上饒萬年)的平均教育水平下能夠考入全國重點大學的最好的係,非常
不容易。 ( 十年砍柴: )
 
  化學係90級有200多名新生,進入學校,係裏又組織了一場嚴格的選拔考試,數學
,英文,化學三門總分前30名的學生進入基礎理論強化班學習,與數強班和物強班一起
組建了蘭大首期理科實驗班。我們班實行動態管理政策,全係同學排成績,末位淘汰製
,成績不達標的同學要被退回原專業學習。永珍的學習成績在我們班一直名列前茅,
年年獲得獎學金。1994年,永珍選擇放棄本校保研名額,一心想考回南方讀研離老家近
一些,以便照顧雙親。他最終以當年報考複旦大學研究生有機化學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複
旦大學化學係攻讀碩士學位。
 
  1997年,永珍研究生畢業,留校在複旦大學研究生院工作,為了提高行政工作水平
,期間還攻讀了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學位。先後在院內多個崗位輪轉工作,他為人謙
遜溫和熱心,工作又積極認真負責,完全沒有“後台背景”,靠的是自己的努力,靠的
是對學生的關心愛護,靠的是對同事的熱心幫助,靠的是加班加點的工作……數院的學
生老師,還有其他學院的和他打過交道的學生和老師,沒有一個不說王老師是個厚道的
好人。網絡上那些臆想他在工作中態度蠻橫,高高在上的謠言,令人不齒。
 
  永珍熱心腸,特別樂意幫助人,搬東西拎包各種瑣碎事情,大家都願意喊他,印
象最深的就是實驗室用到的蒸餾柱,有的很高,對個子矮的女生總是很費勁,班上女生沒少喊他幫忙,他總是隨叫隨到。大學畢業後, 我們班每有同學路過上海,永珍也總是熱心
接待,召集在滬同學一起聚會聊天,甚至有時還會當場給外地同學打電話互相了解近況
。有了微信後,永珍更是實時把同學聚會照片發在班級微信群裏,讓大家互相了解,一
解相思之情,每次聚會組織工作都細致周到。盡管我們已經不再年輕。盡管我們已經相
識超過了31年了, 每每這些貼心的細節,讓人不自覺地覺著大家還是當年的小夥伴。
這麽熱心溫潤平和的人,上蒼如果公平的話,應該讓他在人間繼續溫暖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