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 名博

富養自己,天經地義

大馬哈魚 (2021-06-27 13:00:39) 評論 (88)

人活一輩子很多事情是無法自己做主的,父母不是自己選的,兄弟姐妹不是自己選的,出生地點不是自己選的,學校不是自己選的,十八歲前的人生基本不掌握在自己手裏,當然十八歲後的人生也不一定在自己手裏。

 

假設人生有一百歲的壽命,在今後的八十年裏,學業占了幾年?成家立業占了幾年?生兒育女又占了幾年?帳還是要算的,這與自私不自私完全不搭界,不管怎樣六十歲生日後的每一天,就開始富養自己。

 

拚爹啃老我們沒趕上,虎媽虎爸沒我們什麽事,養兒防老更沒有指望,照顧好自己怎麽不是重中之重?

 

綜合來看金錢不是論成敗的唯一標準,但是金錢能讓生活多姿多彩,帶來更多的自由度和選擇,財務自由的真正意義是不求人,沒有了與人相處的小心翼翼,才有了說真話的底氣。

 

有兩件與金錢有關的事對我的啟發最大。

 

一。炒港股輸了一百多萬,如果一直糾結就真賠慘了。當年炒短線記得剛開始是賺錢的,與美元長期掛鉤的港股價錢便宜得很,電訊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能源股:中國石油、海洋石油、保險股:中國平安、中國人壽、運輸股:中國遠洋、中國鐵路、瞧瞧這麽多年後還都能背出來。

 

感覺投資理財這塊兒挺專業的,成功的散戶也不是沒有,但肯定不是我。因為在牛市衝鋒容易,在熊市不懂止損就容易出局,「止損」「解套」四字代價是一百多萬港幣。有了「止損」二字傍身後,遇人遇事不必免強,欠別人的從來不是解釋。有了「解套」二字傍身後,出錯闖禍在所難免,欠自己的從來不是後悔。

 

二。 十幾年前閨女來美國上學,丟了十萬加幣給她,大概能換八萬五美元,結果一年就花沒了,還有三年是不是再準備二十五萬?當然不可以啊!我的態度很明確,想繼續留在美國讀書,花錢一定要節製,學費加零花錢一千由我出,其他的自己想辦法。年輕人的生存能力不可低估,關鍵是不能讓他們吃定你了。

 

大學教育這一塊兒可以說是父母的義務,再往下的要看自己的經濟實力,還要看自己是否樂意。明明不願意為什麽免強自己?留著將來後悔嗎?孩子是親生的,有什麽不好意思說呢?自己也曾經是別人的孩子,角色的轉換一直在發生啊,還是問問自己究竟在怕什麽?

 

 

哈哈 在家也可以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