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青春年少時 14。真正的漢子

喜清靜 (2021-05-05 05:14:44) 評論 (50)

第三天的行程是登最高峰蓮花峰,然後爬百步雲梯,穿鼇魚洞,登鼇魚頂,下榻白雲賓館。晚飯後去賓館旁邊的光明頂看日落。

在去蓮花峰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人類力量的極限。那是一種觸動心靈的震撼,是我一生難忘的神聖!

雪球幫的門徒們踩著千篇一律的青石板,爬了數也數不清的台階。我看著美不勝收的風景,嘴裏燒包賣乖矯情地嚷嚷著:好累呀好累呀什麽時候才能爬到山頂啊……”

突然身後傳來一聲渾厚低沉充滿真氣的號子:——石板,靠右。

我看過不少武俠小說,從來不懂古龍金庸梁羽生所說的真氣。那一刻我無師自通,十分肯定這——石板,靠右就是含著真氣喊出來的。回頭看去,隻見十幾個精壯的漢子拉開距離。每人豎背著一條三尺多長,十寸見方的青石板,胸前吊著一根光滑的木叉。那青石板和我們腳下踩的孿生兄弟般一模一樣。原來這些青石板是這樣上山的,我不敢想像漢子們背上的青石板有多重,300斤,500斤,700斤?

背夫們在石階上一律靠右。腿上的青筋暴起,身體前傾著穩穩地一步一步踏在石階上。每走七步便停,手扶木叉將身子一矮石板後端落在身後的石階上,前端正好落在木叉上。背夫們站直身體深吸幾口氣領頭的喊:——!漢子們背起青石板隨著韻律再走七步。遇到前麵有人擋道領頭的便極有節奏地喊一聲:——石板,靠右。跟著的漢子們整齊地重複一遍:——石板,靠右。

每個遊人看到他們都肅然起敬,虔誠地避到左邊讓他們先行。背夫們右肩背石板時一律靠右走,左肩背石板時一律靠左走。這樣萬一發生意外,青石板和路人之間有背夫的血肉之軀為屏障,不至傷及他人。這是背夫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

那麽重的青石板若是沒有一口真氣在胸,一般人不可能背得動。更別說上這麽陡峭的山了。他們邁步的節奏如果被人打亂,真氣走岔人定會受傷。所以隻有技藝精湛的人才能邊走邊看在前麵帶路,隨機應變又不改後麵兄弟們的節奏。

我奶奶說過:行行出狀元。在前麵帶路的就是背夫中的狀元。黃山背夫們是在生死邊緣討生活的漢子,是最勇敢最強健的男人。從那以後我相信了中國武功和真氣。

我很想等背夫們休息的時候和他們聊一聊,可實在沒有勇氣一直跟著他們。那石板的沉重壓的我隻是看著就喘不過氣來。我們取道去了蓮花峰,背夫們的目的地據說是白雲賓館。蓮花峰向右走一個三角形的兩條邊再匯合到去白雲賓館路上的蓮花亭。希望到時候還能再遇到這些背夫。

蓮花峰海拔1864米,主峰高聳入雲四周群峰簇擁。儼然一朵鐵骨錚錚的蓮花仰天怒放。登峰的步道稱為蓮梗,中間更有四個石洞,稱為蓮孔。洞穴陡立遊人疊級而上,進進出出如在蓮孔中穿行,實是奇景。這幾天我們看的美景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從蓮花峰返回時,我就嚷嚷著讓大家一路上別停,到了蓮花亭再休息吃午飯。然後有勁兒一鼓作氣上百步雲梯。其實我是一心想再遇到那些讓人起敬的背夫們。也許是我的誠心感動了上天,在蓮花亭剛坐下一會兒我就聽到了號子聲:青石板——靠右!黃山背夫們果然上來了,而且也都在蓮花亭休息吃午飯。

我怯怯地走過去聽他們聊天兒。一個漢子拿著一塊黑乎乎的鹹菜疙瘩問同伴:你屋裏頭地給你帶了啥子好吃的?

我老婆給我帶的饃饃和雞蛋。另一個漢子看著同伴兒的鹹菜疙瘩顯擺地回答。

饃饃,雞蛋算啥子嗎!我老婆每天晚上給我殺一隻雞,燉地耙耙地。我老婆連湯都舍不得喝一口,讓我一個人全部吃光。心疼我的狠。吃鹹菜的漢子自得其樂地想象著一個人吃一整隻雞的幸福。

聽的我心酸地想流淚。我悄悄地塞了二十塊錢在那漢子的木叉上。留了張紙條寫著:請買一隻雞。

 

13。就這,糾纏好幾年

15。我真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