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時,人各有時

freemanli01 (2020-11-06 16:25:31) 評論 (7)

萬物有時 傳道書 3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Simplified)

3 天下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
2 出生有時,死亡有時;耕種有時,拔出有時;
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4 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傷有時,雀躍有時;
5 拋石有時,堆石有時;擁抱有時,避開有時;
6 尋找有時,遺失有時;保存有時,丟棄有時;
7 撕裂有時,縫合有時;沉默有時,發言有時;
8 愛慕有時,憎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Ecclesiastes 3  New King James Version

Everything Has Its Time

3 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 A time for every purpose under heaven;
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pluck what is planted;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break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A time to gain, And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throw away;
A time to tear, And a time to sew;
A time to keep silence, And a time to speak;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of war, And a time of peace.

------------------

幸,還是不幸?我有朋友,家人,現在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他的時間。以前年輕時候認為我一旦發現真理,就可以讓人們獲益。現在看來,並不是前人不知道真理,而是萬物有時,人各有時。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興趣、功課,真理並非像大腦植入芯片那麽簡單的拷貝、複製。簡單複製、拔苗助長,自以為替天行道,反成了愚蠢的暴君。

人們的生理、心理、靈性年齡各不相同,需要的環境、營養和關愛也各不相同。這不是任何人的責任,各花有各花的花期、時節和環境。我喜歡的,別人不必喜歡;別人喜歡的,我也不一定需要。

過些年,考慮到人各有命,親人早晚人天永隔,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隻能說,在永恒法界的大花園裏,知道各人都在按他/她的時節成長吧。

也許有我曾經的朋友,現在天堂看著我,或者回地球當了再來人看著我,感慨當年的好朋友啊,還在地球上流連/流浪呢。

或許我有一天,也會解脫,也會看著我今生往世的親友,在地球上繼續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被命運之風刮來吹去。

過一百年後,這裏的網友都不在了,各位兒子的兒子的兒子,女兒的女兒的女兒,還要跟他們的兒子和女兒,繼續探討上學、工作、婚姻、生命的問題。

萬物有時,人各有命,五味雜陳。

--------------

從小就把生死問題看得很重,以為最重要的就是明白、以及讓人明白生死的事情,認為這就是對人最大的用處。現在看來這不一定對,有些人對這個問題並不感興趣,應該是人需要什麽營養,才給什麽營養。強求、強推反而成了Judgemental 。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反而可以讓人更輕鬆地活著,更有回歸源頭,回到清清大海中暢遊與友人遊戲的渴望。我做了傳到我手上的事,就可以休息了,別的就管不了那麽多了,上帝佛菩薩難道不是大慈大悲大能的嗎。

父親去世前兩年,回家一次。回國前,不知道如何跟他談死亡的事情,所以就先去看了我們的師父,希望得到一些肯定和安慰。

每次會麵人都很多,基本沒有機會單獨請益,心中不知道如何說起,隻好坐在那裏聽。正聽到師父說,我隻答應你們解脫的事情,沒有答應治病的事你們印心了,家人一定獲益,你們應該求解脫,而不是世間的事。我想想也有道理,就決定放下,一切都交給老天爺安排。雖然內心還是相信師父會有安排。

2000年剛出國時,聽到一個朋友講師父的事情,當時我還沒有正式追隨她,就問了一個問題:她一個人有那麽多弟子,怎麽照顧得過來?朋友回答說,如果是明師,無論多少弟子都能照顧過來,因為有千百億化身。如果自己沒開悟解脫,哪怕隻有一個弟子,麵對麵坐著,那也是大眼瞪小眼。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人們溝通的過程,就會承認,真正的溝通一定不是通過語言完成的,語言可能有一定的媒介作用,但不是完整的溝通。一定要有更深的、更直接的心的溝通。如果不是他心通,你無法驗證他/她是否真的知道你在說什麽。

後來回到家,我還是忍不住跟父母說了,“到時間你們離開世界的時候,不會痛苦”。兩年後,父親在家摔了一跤,被緊急送到醫院,檢查發現急性敗血症。第二天,他的腦筋還是十分清醒,對我姐說,不行了,送重症監護室吧。晚上就離世了。據我姐說,姥姥當年去世後,身體會縮小,但是父親的遺體一點也沒有變化。

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超出現在的理解範圍。知道它發生了,但是不知道發生的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