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發 現+ | 梁楷、崔白、許道寧·台北故宮新發名跡
發 現+ | 梁楷、崔白、許道寧·台北故宮新發名跡
2020-07-17 08:39:57
尹思泉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Original
發現君
中華珍寶館
來自專輯
博物
本期發現
中華珍寶館為諸君帶來
新一期台北故宮罕見名跡
《湖亭遊騎圖》 唐 · 李昭道
李昭道
,唐代畫壇最傑出的山水畫家之一,他與其父李思訓創立了青綠山水的進階畫風——金碧山水。現今存世的
《明皇幸蜀圖》
、
《江帆樓閣圖》
被公認為最能體現唐代山水風格的畫跡。
畫麵中,江畔春光正好,近景處一行遊騎的隊伍正在過橋。岸邊垂柳依依、桃花綻放,遙對一片靜雅的亭閣;在那之上,又有宛如太湖石般嶙峋奇崛的山峰矗立,映帶遠景迷蒙的江山,予觀者遐想的空間。
僅僅從構圖看,畫麵近-中-遠嚴謹的三段結構,已然在畫麵中顯現出遠超唐人的空間概念;遠景朦朧的處理亦展示了作者吸收五代或更晚畫風的痕跡。所以本幅恐非李昭道真跡。但其中工整的筆墨、高古的造型,依然足以令觀者遙想中唐山水的神貌,不失為一幅值得銘記與欣賞的佳作。
《煙靄秋涉圖》 五代 · 趙幹
南唐畫家
趙幹
作為後主李煜尤為推崇的名手,以描畫江南風光名噪一時,所作煙波浩渺、風光明媚,有
《江行初雪圖》
傳世,卷首不僅有極為可貴的李煜題簽,畫麵中亦表現出同情漁人艱辛生活的動人感情。
本幅《煙靄秋涉圖》描繪了山溪之畔,行旅提挽褲腳,相繼涉水渡溪的場景。畫麵中寒林隨風舒展、山嶺出沒雲間,氣氛渲染得幽深絕塵。雖然畫作的構圖與技法足見模仿五代繪畫跡痕,但與五代畫跡表現出的“濃烈的自然主義氣息”相較尚難比肩。
值得一提處在於,本幅亦藏有一件同名作,形式較高遠轉低,依然舊題趙幹所作,筆墨同樣輕快瀟灑,而對自然事物的描繪從觀察與表現兩方麵亦皆不足,可能是後世對於趙幹畫風的摹仿,能夠作為五代南唐山水的參考畫跡。
《牡丹圖》
五代 · 滕昌佑
滕昌佑
,活在畫史中的五代畫家之一,沒有真跡存世。《牡丹圖》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其風格的作品,但在點苔畫法上已然暴露它作為一幅明代畫作的事實。
相傳他極熱衷於寫生,曾在住所栽植大量竹石花木、飼養禽鳥,以供觀察與描繪。可想作品應當以生動自然為著。
粗看本幅,往往會被風姿綽約的牡丹打動,但如果細審湖石與枝莖,又略顯刻板稚拙,若僅就史籍對於滕昌佑的記載而言,《牡丹圖》應當能夠反映出其風格,但作為被宋徽宗珍賞的名手,真跡應當較本幅更為動人。
《關山密雪圖》 宋 · 許道寧
許道寧
,早年街頭賣藥,中年遊賞公卿,晚年自成一格,是北宋仁宗時期最重要的山水畫家之一。他的風格繼承了李成荒寒曠闊的氣質,而又融入峭拔勁硬的性格,筆法簡快、畫意清遠。
《關山密雪圖》被考為許道寧在形成自己的明確風格之前、學習宋初李成畫風的佐證。而在此之前一直缺少高清圖版,所以很難仰察它的風貌,如今終於得見清晰的麵目。
事實上,許道寧活躍的年代早於試圖改革構圖的郭熙、王詵,而這幅中堂山水的主峰偏置、畫麵軸線脫離中心,很難將其與李成、關仝、範寬並列,但它極具表現力的畫麵與寒邈的意境仍然足以打動觀者,並且啟發了後世諸多雪景畫作,成為一幅標誌性的名作。
《枇杷孔雀圖》 宋 · 崔白
崔白
作為神宗時期畫院雙璧之一,畫名冠絕兩宋。
花鳥畫自宋初以來流行黃筌父子畫風,其間雖有徐熙等人的努力,但黃派的影響力依舊不減。崔白在繼承徐熙、黃筌二體的基礎上,別創一種清淡疏秀的風格,改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黃筌父子的濃豔畫風。他以花鳥畫聞名,擅長寫生,精於勾勒填彩,所作的畫作體製清贍,尤其擅長拿捏物象的姿態,形成豐富的動勢,例如他的傳世真跡
《雙喜圖》
與
《寒雀圖》
。
本幅《枇杷孔雀圖》氣氛古雅,筆墨精備,雖然物象刻畫較崔白的真跡稍顯謹慎,但禽鳥的顧盼、花木的風姿皆體現出作者技藝的高超,與明代全景花鳥相比高下立判,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傑作。
《花鳥圖》 宋 · 李迪
李迪作為隨宋室南渡的諸多畫師中最具創造力與表現力的一位,據說能夠勝任除全景山水之外的所有題材。留有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
《紅白芙蓉圖》
與至今未曾被超越的巨幅花鳥
《楓鷹雉雞圖》
本幅作品畫月季、茶花、水仙、梅、丁香等花,枝蕊繁複,葉莖錯綜,空隙又以石青敷染,整幅色彩穠豔繽紛。畫幅下方畫一鴿子,呈正側麵,與唐墓出土鳥類屏風表現相近,應有一古老圖式之根源。
尤其巧合的是:本幅與傳為五代南唐徐熙所作
《玉堂富貴圖》
構圖一致,尺寸也相同,但本幅點苔與坡岸畫法較後者遜色不少,應為明代摹本。
《煙嵐蕭寺圖》 宋 · 李唐
較李迪更早,在徽宗時期便已經活躍於畫院的
李唐
,應被尊稱為南北宋之交最偉大的畫師。他的風格既融合了北宋範寬、郭熙的大觀式構圖,又能夠重視畫麵特寫般的細節,更自出機杼以更強勁的筆法入畫,形成濃烈的個人風格,創作出諸如
《萬壑鬆風圖》
、
《江山小景圖》
般卓越的畫跡。
本幅《煙嵐蕭寺圖》雖然歸屬李唐名下,但就畫麵看較李唐甚至更接近南宋模仿範寬風格的畫作。其中山石的筆法渾厚而非勁挺,山頂窠叢密布,寺館煙靄迷蒙。畫家運用一抹林煙劃開近景與遠景的界線,但他並未丟棄北宋風格中標誌性的、起到聯結作用的中景,描繪了水流縱橫肆意的溪野。遠山則如畫屏般遙遙立在畫麵後方,暗示距離的遼遠。
雖然這幅畫不是李唐的真跡,但它在局促的畫幅中描繪了遼闊的山水,並且賦予其渾然的氣質,確實可堪一幅傑出的宋人山水佳作。
《東籬高士圖》 南宋 · 梁楷
梁楷
留給後人的印象往往是
《太白行吟圖》
、
《潑墨仙人圖》
般的簡筆潑墨。而事實上他早年師從李公麟傳人賈師古,對於白描造詣極佳。去年入藏上海博物館的翁氏收藏《白描道君神像》即充分體現出他卓越的白描技藝。
本幅《東籬高士圖》中人物的描繪飄逸清逸,隻是鬆石風格過分體現出馬遠的旨趣,很難相信出自於能將禦賜金帶高掛林中、性格狂傲不羈的梁楷筆下。但拋開真偽的糾結,僅就畫麵本身而言,用筆爽勁、畫意高古,鬆樹的姿態與磐石的質地都被充分描繪,平緩的江岸暗示遠處遼闊的湖麵,將空間極大的延伸,於是高士儼若孤鬆、氣如玉山的品格噴薄而出。
《雙鬆花鳥圖》 宋 · 佚名
另有宋人《雙鬆花鳥圖》,雖然是一幅佚名作品,但畫麵充滿自然氣息,鬆林氛圍的營造尤為卓越,值得一觀。
宋代花鳥與以宋代為師的明代花鳥,最大區別在於後者著力於模仿前者的“形”,而未能獲得前者的“神”。宋代花鳥的神韻源於畫家對自然深入的體察,不僅僅是使用眼睛觀察,還有運用心靈去體會。隻有真正將自己的身心放進自然之中,才能捕捉到憑借構思無法彌補的細節。
所以,明代全景花鳥容易在畫麵上做到宋代的豐富與細致,但很難流露出自然的氣息而更近於人工。本幅畫作中禽鳥的姿態傳神、花木穿插自然、鬆針的韻味生動,畫意恐是明人無法達到的,所以應當將它視作一幅經典的宋代花鳥,體會其中對主題的深厚感情與秩序井然的構局。
?
Scan to Follow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宗教信仰
30畝地
留得殘荷聽雨聲
BeijingGirl1
預製菜招你惹你了?
mychina
一個普通消費者對預製菜的理解
sandstone2
一次借車,一個教訓
塵凡無憂
柯克案嫌疑人與室友的對話
林向田
台灣屬誰?要看誰有能力控製。
yongbing1993
終生美麗
鈴蘭聽風
裏根槍手無關左右,隻因愛上耶魯女生
雅美之途
龍城飛將在,鐵血捍江山——緬懷我家抗戰前輩
逍遙白鶴
中東怎麽一個亂字了得?
朱頭山
印度人,為什麽總喜歡移民加拿大?
9978288
美聯儲降息,中國不高興
雅酷原創
夫妻之道(28)-- 相愛一定就能相守嗎?
Oasisflyi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我隱約地看到了未來戰爭的模樣
songling
英雄無悔 戰神末路 Kirk之死
BeijingGirl1
簡單的人,做簡單的事
喝白開水健康
方便麵漲價了
帕格尼尼
維生素 D 的那些事
burpeejump
博士後的財務自由之路
A-mao
德國並沒有對中國電車敞開大門, 或者不得不敞開大門
京男
女兒和男友打算移民中國了
beautifulsunset
半夜鬧鬼,我撥打了911
GoBucks!
人人持槍,真的可以不亂嗎?
行者無疆1970
我突然失去了對種菜的興趣
mychina
從《南京照相館》到張純如。。。。。
菲兒天地
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難啊!
我生活著
宗教信仰
30畝地
advertisement
發 現+ |...
切換到網頁版
尹思泉
名博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發 現+ | 梁楷、崔白、許道寧·台北故宮新發名跡
尹思泉
(2020-07-17 08:39:57)
評論
(0)
Original
發現君
中華珍寶館
來自專輯
博物
本期發現
中華珍寶館為諸君帶來
新一期台北故宮罕見名跡
《湖亭遊騎圖》 唐 · 李昭道
李昭道
,唐代畫壇最傑出的山水畫家之一,他與其父李思訓創立了青綠山水的進階畫風——金碧山水。現今存世的
《明皇幸蜀圖》
、
《江帆樓閣圖》
被公認為最能體現唐代山水風格的畫跡。
畫麵中,江畔春光正好,近景處一行遊騎的隊伍正在過橋。岸邊垂柳依依、桃花綻放,遙對一片靜雅的亭閣;在那之上,又有宛如太湖石般嶙峋奇崛的山峰矗立,映帶遠景迷蒙的江山,予觀者遐想的空間。
僅僅從構圖看,畫麵近-中-遠嚴謹的三段結構,已然在畫麵中顯現出遠超唐人的空間概念;遠景朦朧的處理亦展示了作者吸收五代或更晚畫風的痕跡。所以本幅恐非李昭道真跡。但其中工整的筆墨、高古的造型,依然足以令觀者遙想中唐山水的神貌,不失為一幅值得銘記與欣賞的佳作。
《煙靄秋涉圖》 五代 · 趙幹
南唐畫家
趙幹
作為後主李煜尤為推崇的名手,以描畫江南風光名噪一時,所作煙波浩渺、風光明媚,有
《江行初雪圖》
傳世,卷首不僅有極為可貴的李煜題簽,畫麵中亦表現出同情漁人艱辛生活的動人感情。
本幅《煙靄秋涉圖》描繪了山溪之畔,行旅提挽褲腳,相繼涉水渡溪的場景。畫麵中寒林隨風舒展、山嶺出沒雲間,氣氛渲染得幽深絕塵。雖然畫作的構圖與技法足見模仿五代繪畫跡痕,但與五代畫跡表現出的“濃烈的自然主義氣息”相較尚難比肩。
值得一提處在於,本幅亦藏有一件同名作,形式較高遠轉低,依然舊題趙幹所作,筆墨同樣輕快瀟灑,而對自然事物的描繪從觀察與表現兩方麵亦皆不足,可能是後世對於趙幹畫風的摹仿,能夠作為五代南唐山水的參考畫跡。
《牡丹圖》
五代 · 滕昌佑
滕昌佑
,活在畫史中的五代畫家之一,沒有真跡存世。《牡丹圖》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其風格的作品,但在點苔畫法上已然暴露它作為一幅明代畫作的事實。
相傳他極熱衷於寫生,曾在住所栽植大量竹石花木、飼養禽鳥,以供觀察與描繪。可想作品應當以生動自然為著。
粗看本幅,往往會被風姿綽約的牡丹打動,但如果細審湖石與枝莖,又略顯刻板稚拙,若僅就史籍對於滕昌佑的記載而言,《牡丹圖》應當能夠反映出其風格,但作為被宋徽宗珍賞的名手,真跡應當較本幅更為動人。
《關山密雪圖》 宋 · 許道寧
許道寧
,早年街頭賣藥,中年遊賞公卿,晚年自成一格,是北宋仁宗時期最重要的山水畫家之一。他的風格繼承了李成荒寒曠闊的氣質,而又融入峭拔勁硬的性格,筆法簡快、畫意清遠。
《關山密雪圖》被考為許道寧在形成自己的明確風格之前、學習宋初李成畫風的佐證。而在此之前一直缺少高清圖版,所以很難仰察它的風貌,如今終於得見清晰的麵目。
事實上,許道寧活躍的年代早於試圖改革構圖的郭熙、王詵,而這幅中堂山水的主峰偏置、畫麵軸線脫離中心,很難將其與李成、關仝、範寬並列,但它極具表現力的畫麵與寒邈的意境仍然足以打動觀者,並且啟發了後世諸多雪景畫作,成為一幅標誌性的名作。
《枇杷孔雀圖》 宋 · 崔白
崔白
作為神宗時期畫院雙璧之一,畫名冠絕兩宋。
花鳥畫自宋初以來流行黃筌父子畫風,其間雖有徐熙等人的努力,但黃派的影響力依舊不減。崔白在繼承徐熙、黃筌二體的基礎上,別創一種清淡疏秀的風格,改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黃筌父子的濃豔畫風。他以花鳥畫聞名,擅長寫生,精於勾勒填彩,所作的畫作體製清贍,尤其擅長拿捏物象的姿態,形成豐富的動勢,例如他的傳世真跡
《雙喜圖》
與
《寒雀圖》
。
本幅《枇杷孔雀圖》氣氛古雅,筆墨精備,雖然物象刻畫較崔白的真跡稍顯謹慎,但禽鳥的顧盼、花木的風姿皆體現出作者技藝的高超,與明代全景花鳥相比高下立判,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傑作。
《花鳥圖》 宋 · 李迪
李迪作為隨宋室南渡的諸多畫師中最具創造力與表現力的一位,據說能夠勝任除全景山水之外的所有題材。留有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
《紅白芙蓉圖》
與至今未曾被超越的巨幅花鳥
《楓鷹雉雞圖》
本幅作品畫月季、茶花、水仙、梅、丁香等花,枝蕊繁複,葉莖錯綜,空隙又以石青敷染,整幅色彩穠豔繽紛。畫幅下方畫一鴿子,呈正側麵,與唐墓出土鳥類屏風表現相近,應有一古老圖式之根源。
尤其巧合的是:本幅與傳為五代南唐徐熙所作
《玉堂富貴圖》
構圖一致,尺寸也相同,但本幅點苔與坡岸畫法較後者遜色不少,應為明代摹本。
《煙嵐蕭寺圖》 宋 · 李唐
較李迪更早,在徽宗時期便已經活躍於畫院的
李唐
,應被尊稱為南北宋之交最偉大的畫師。他的風格既融合了北宋範寬、郭熙的大觀式構圖,又能夠重視畫麵特寫般的細節,更自出機杼以更強勁的筆法入畫,形成濃烈的個人風格,創作出諸如
《萬壑鬆風圖》
、
《江山小景圖》
般卓越的畫跡。
本幅《煙嵐蕭寺圖》雖然歸屬李唐名下,但就畫麵看較李唐甚至更接近南宋模仿範寬風格的畫作。其中山石的筆法渾厚而非勁挺,山頂窠叢密布,寺館煙靄迷蒙。畫家運用一抹林煙劃開近景與遠景的界線,但他並未丟棄北宋風格中標誌性的、起到聯結作用的中景,描繪了水流縱橫肆意的溪野。遠山則如畫屏般遙遙立在畫麵後方,暗示距離的遼遠。
雖然這幅畫不是李唐的真跡,但它在局促的畫幅中描繪了遼闊的山水,並且賦予其渾然的氣質,確實可堪一幅傑出的宋人山水佳作。
《東籬高士圖》 南宋 · 梁楷
梁楷
留給後人的印象往往是
《太白行吟圖》
、
《潑墨仙人圖》
般的簡筆潑墨。而事實上他早年師從李公麟傳人賈師古,對於白描造詣極佳。去年入藏上海博物館的翁氏收藏《白描道君神像》即充分體現出他卓越的白描技藝。
本幅《東籬高士圖》中人物的描繪飄逸清逸,隻是鬆石風格過分體現出馬遠的旨趣,很難相信出自於能將禦賜金帶高掛林中、性格狂傲不羈的梁楷筆下。但拋開真偽的糾結,僅就畫麵本身而言,用筆爽勁、畫意高古,鬆樹的姿態與磐石的質地都被充分描繪,平緩的江岸暗示遠處遼闊的湖麵,將空間極大的延伸,於是高士儼若孤鬆、氣如玉山的品格噴薄而出。
《雙鬆花鳥圖》 宋 · 佚名
另有宋人《雙鬆花鳥圖》,雖然是一幅佚名作品,但畫麵充滿自然氣息,鬆林氛圍的營造尤為卓越,值得一觀。
宋代花鳥與以宋代為師的明代花鳥,最大區別在於後者著力於模仿前者的“形”,而未能獲得前者的“神”。宋代花鳥的神韻源於畫家對自然深入的體察,不僅僅是使用眼睛觀察,還有運用心靈去體會。隻有真正將自己的身心放進自然之中,才能捕捉到憑借構思無法彌補的細節。
所以,明代全景花鳥容易在畫麵上做到宋代的豐富與細致,但很難流露出自然的氣息而更近於人工。本幅畫作中禽鳥的姿態傳神、花木穿插自然、鬆針的韻味生動,畫意恐是明人無法達到的,所以應當將它視作一幅經典的宋代花鳥,體會其中對主題的深厚感情與秩序井然的構局。
?
Scan to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