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發 現+ | 梁楷、崔白、許道寧·台北故宮新發名跡
發 現+ | 梁楷、崔白、許道寧·台北故宮新發名跡
2020-07-17 08:39:57
尹思泉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Original
發現君
中華珍寶館
來自專輯
博物
本期發現
中華珍寶館為諸君帶來
新一期台北故宮罕見名跡
《湖亭遊騎圖》 唐 · 李昭道
李昭道
,唐代畫壇最傑出的山水畫家之一,他與其父李思訓創立了青綠山水的進階畫風——金碧山水。現今存世的
《明皇幸蜀圖》
、
《江帆樓閣圖》
被公認為最能體現唐代山水風格的畫跡。
畫麵中,江畔春光正好,近景處一行遊騎的隊伍正在過橋。岸邊垂柳依依、桃花綻放,遙對一片靜雅的亭閣;在那之上,又有宛如太湖石般嶙峋奇崛的山峰矗立,映帶遠景迷蒙的江山,予觀者遐想的空間。
僅僅從構圖看,畫麵近-中-遠嚴謹的三段結構,已然在畫麵中顯現出遠超唐人的空間概念;遠景朦朧的處理亦展示了作者吸收五代或更晚畫風的痕跡。所以本幅恐非李昭道真跡。但其中工整的筆墨、高古的造型,依然足以令觀者遙想中唐山水的神貌,不失為一幅值得銘記與欣賞的佳作。
《煙靄秋涉圖》 五代 · 趙幹
南唐畫家
趙幹
作為後主李煜尤為推崇的名手,以描畫江南風光名噪一時,所作煙波浩渺、風光明媚,有
《江行初雪圖》
傳世,卷首不僅有極為可貴的李煜題簽,畫麵中亦表現出同情漁人艱辛生活的動人感情。
本幅《煙靄秋涉圖》描繪了山溪之畔,行旅提挽褲腳,相繼涉水渡溪的場景。畫麵中寒林隨風舒展、山嶺出沒雲間,氣氛渲染得幽深絕塵。雖然畫作的構圖與技法足見模仿五代繪畫跡痕,但與五代畫跡表現出的“濃烈的自然主義氣息”相較尚難比肩。
值得一提處在於,本幅亦藏有一件同名作,形式較高遠轉低,依然舊題趙幹所作,筆墨同樣輕快瀟灑,而對自然事物的描繪從觀察與表現兩方麵亦皆不足,可能是後世對於趙幹畫風的摹仿,能夠作為五代南唐山水的參考畫跡。
《牡丹圖》
五代 · 滕昌佑
滕昌佑
,活在畫史中的五代畫家之一,沒有真跡存世。《牡丹圖》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其風格的作品,但在點苔畫法上已然暴露它作為一幅明代畫作的事實。
相傳他極熱衷於寫生,曾在住所栽植大量竹石花木、飼養禽鳥,以供觀察與描繪。可想作品應當以生動自然為著。
粗看本幅,往往會被風姿綽約的牡丹打動,但如果細審湖石與枝莖,又略顯刻板稚拙,若僅就史籍對於滕昌佑的記載而言,《牡丹圖》應當能夠反映出其風格,但作為被宋徽宗珍賞的名手,真跡應當較本幅更為動人。
《關山密雪圖》 宋 · 許道寧
許道寧
,早年街頭賣藥,中年遊賞公卿,晚年自成一格,是北宋仁宗時期最重要的山水畫家之一。他的風格繼承了李成荒寒曠闊的氣質,而又融入峭拔勁硬的性格,筆法簡快、畫意清遠。
《關山密雪圖》被考為許道寧在形成自己的明確風格之前、學習宋初李成畫風的佐證。而在此之前一直缺少高清圖版,所以很難仰察它的風貌,如今終於得見清晰的麵目。
事實上,許道寧活躍的年代早於試圖改革構圖的郭熙、王詵,而這幅中堂山水的主峰偏置、畫麵軸線脫離中心,很難將其與李成、關仝、範寬並列,但它極具表現力的畫麵與寒邈的意境仍然足以打動觀者,並且啟發了後世諸多雪景畫作,成為一幅標誌性的名作。
《枇杷孔雀圖》 宋 · 崔白
崔白
作為神宗時期畫院雙璧之一,畫名冠絕兩宋。
花鳥畫自宋初以來流行黃筌父子畫風,其間雖有徐熙等人的努力,但黃派的影響力依舊不減。崔白在繼承徐熙、黃筌二體的基礎上,別創一種清淡疏秀的風格,改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黃筌父子的濃豔畫風。他以花鳥畫聞名,擅長寫生,精於勾勒填彩,所作的畫作體製清贍,尤其擅長拿捏物象的姿態,形成豐富的動勢,例如他的傳世真跡
《雙喜圖》
與
《寒雀圖》
。
本幅《枇杷孔雀圖》氣氛古雅,筆墨精備,雖然物象刻畫較崔白的真跡稍顯謹慎,但禽鳥的顧盼、花木的風姿皆體現出作者技藝的高超,與明代全景花鳥相比高下立判,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傑作。
《花鳥圖》 宋 · 李迪
李迪作為隨宋室南渡的諸多畫師中最具創造力與表現力的一位,據說能夠勝任除全景山水之外的所有題材。留有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
《紅白芙蓉圖》
與至今未曾被超越的巨幅花鳥
《楓鷹雉雞圖》
本幅作品畫月季、茶花、水仙、梅、丁香等花,枝蕊繁複,葉莖錯綜,空隙又以石青敷染,整幅色彩穠豔繽紛。畫幅下方畫一鴿子,呈正側麵,與唐墓出土鳥類屏風表現相近,應有一古老圖式之根源。
尤其巧合的是:本幅與傳為五代南唐徐熙所作
《玉堂富貴圖》
構圖一致,尺寸也相同,但本幅點苔與坡岸畫法較後者遜色不少,應為明代摹本。
《煙嵐蕭寺圖》 宋 · 李唐
較李迪更早,在徽宗時期便已經活躍於畫院的
李唐
,應被尊稱為南北宋之交最偉大的畫師。他的風格既融合了北宋範寬、郭熙的大觀式構圖,又能夠重視畫麵特寫般的細節,更自出機杼以更強勁的筆法入畫,形成濃烈的個人風格,創作出諸如
《萬壑鬆風圖》
、
《江山小景圖》
般卓越的畫跡。
本幅《煙嵐蕭寺圖》雖然歸屬李唐名下,但就畫麵看較李唐甚至更接近南宋模仿範寬風格的畫作。其中山石的筆法渾厚而非勁挺,山頂窠叢密布,寺館煙靄迷蒙。畫家運用一抹林煙劃開近景與遠景的界線,但他並未丟棄北宋風格中標誌性的、起到聯結作用的中景,描繪了水流縱橫肆意的溪野。遠山則如畫屏般遙遙立在畫麵後方,暗示距離的遼遠。
雖然這幅畫不是李唐的真跡,但它在局促的畫幅中描繪了遼闊的山水,並且賦予其渾然的氣質,確實可堪一幅傑出的宋人山水佳作。
《東籬高士圖》 南宋 · 梁楷
梁楷
留給後人的印象往往是
《太白行吟圖》
、
《潑墨仙人圖》
般的簡筆潑墨。而事實上他早年師從李公麟傳人賈師古,對於白描造詣極佳。去年入藏上海博物館的翁氏收藏《白描道君神像》即充分體現出他卓越的白描技藝。
本幅《東籬高士圖》中人物的描繪飄逸清逸,隻是鬆石風格過分體現出馬遠的旨趣,很難相信出自於能將禦賜金帶高掛林中、性格狂傲不羈的梁楷筆下。但拋開真偽的糾結,僅就畫麵本身而言,用筆爽勁、畫意高古,鬆樹的姿態與磐石的質地都被充分描繪,平緩的江岸暗示遠處遼闊的湖麵,將空間極大的延伸,於是高士儼若孤鬆、氣如玉山的品格噴薄而出。
《雙鬆花鳥圖》 宋 · 佚名
另有宋人《雙鬆花鳥圖》,雖然是一幅佚名作品,但畫麵充滿自然氣息,鬆林氛圍的營造尤為卓越,值得一觀。
宋代花鳥與以宋代為師的明代花鳥,最大區別在於後者著力於模仿前者的“形”,而未能獲得前者的“神”。宋代花鳥的神韻源於畫家對自然深入的體察,不僅僅是使用眼睛觀察,還有運用心靈去體會。隻有真正將自己的身心放進自然之中,才能捕捉到憑借構思無法彌補的細節。
所以,明代全景花鳥容易在畫麵上做到宋代的豐富與細致,但很難流露出自然的氣息而更近於人工。本幅畫作中禽鳥的姿態傳神、花木穿插自然、鬆針的韻味生動,畫意恐是明人無法達到的,所以應當將它視作一幅經典的宋代花鳥,體會其中對主題的深厚感情與秩序井然的構局。
?
Scan to Follow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在不對稱的宇宙裏,他們各自回望
康賽歐
誇誇老公:他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Oona
不作不S
mayflower98
“十年寒窗苦”?你別扯了!
mychina
2025年秋遊 營地的鄰居夜晚失蹤了
幑寧
與美國居委會打交道
水沫
本命年還是磕了一跤!
花似鹿蔥
退休人士日記
音來小提琴
逆風而行,令人佩服的強國之路
麥姐
一個普通美國軍人的艱難壯舉!
老X
隻要你活著
北美雪蓮
我在Amazon倉庫打包的日子 (4) --- 資本冰冷,機器轟鳴中的人性微光
大寒
退休,投資理財和其他(十四)
望樸歸真
學習超慢跑和勻速跑
風中的葦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最後一次學術會議,我要退休了!
秀園
中國稀土戰略2025: 中美貿易戰攻守易勢報告
北美_原鄉人
沉默的榮耀, 豈曰無聲...
BeijingGirl1
中西智慧不在一個維度
西方朔
退休後的社交活動
帕格尼尼
為什麽多吃蘑菇可以防老年癡呆?
JoshuaChow
美國大豆 vs. 中國地溝油
老X
魔幻的美國排名文化:從虛偽的大學榜到荒謬的橄欖球榜
挖礦
翁帆活成了很多中國女人羨慕的樣子
蘭宜
博士後的家,得靠兩個人支撐
A-mao
我家山楂大豐收 自己動手做果丹皮
hhhh
在佛羅裏達退休,可行嗎?
遠遠的霧
紀念楊振寧先生
FrankTruce1
在不對稱的宇宙裏,他們各自回望
康賽歐
advertisement
發 現+ |...
切換到網頁版
尹思泉
名博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發 現+ | 梁楷、崔白、許道寧·台北故宮新發名跡
尹思泉
(2020-07-17 08:39:57)
評論
(0)
Original
發現君
中華珍寶館
來自專輯
博物
本期發現
中華珍寶館為諸君帶來
新一期台北故宮罕見名跡
《湖亭遊騎圖》 唐 · 李昭道
李昭道
,唐代畫壇最傑出的山水畫家之一,他與其父李思訓創立了青綠山水的進階畫風——金碧山水。現今存世的
《明皇幸蜀圖》
、
《江帆樓閣圖》
被公認為最能體現唐代山水風格的畫跡。
畫麵中,江畔春光正好,近景處一行遊騎的隊伍正在過橋。岸邊垂柳依依、桃花綻放,遙對一片靜雅的亭閣;在那之上,又有宛如太湖石般嶙峋奇崛的山峰矗立,映帶遠景迷蒙的江山,予觀者遐想的空間。
僅僅從構圖看,畫麵近-中-遠嚴謹的三段結構,已然在畫麵中顯現出遠超唐人的空間概念;遠景朦朧的處理亦展示了作者吸收五代或更晚畫風的痕跡。所以本幅恐非李昭道真跡。但其中工整的筆墨、高古的造型,依然足以令觀者遙想中唐山水的神貌,不失為一幅值得銘記與欣賞的佳作。
《煙靄秋涉圖》 五代 · 趙幹
南唐畫家
趙幹
作為後主李煜尤為推崇的名手,以描畫江南風光名噪一時,所作煙波浩渺、風光明媚,有
《江行初雪圖》
傳世,卷首不僅有極為可貴的李煜題簽,畫麵中亦表現出同情漁人艱辛生活的動人感情。
本幅《煙靄秋涉圖》描繪了山溪之畔,行旅提挽褲腳,相繼涉水渡溪的場景。畫麵中寒林隨風舒展、山嶺出沒雲間,氣氛渲染得幽深絕塵。雖然畫作的構圖與技法足見模仿五代繪畫跡痕,但與五代畫跡表現出的“濃烈的自然主義氣息”相較尚難比肩。
值得一提處在於,本幅亦藏有一件同名作,形式較高遠轉低,依然舊題趙幹所作,筆墨同樣輕快瀟灑,而對自然事物的描繪從觀察與表現兩方麵亦皆不足,可能是後世對於趙幹畫風的摹仿,能夠作為五代南唐山水的參考畫跡。
《牡丹圖》
五代 · 滕昌佑
滕昌佑
,活在畫史中的五代畫家之一,沒有真跡存世。《牡丹圖》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其風格的作品,但在點苔畫法上已然暴露它作為一幅明代畫作的事實。
相傳他極熱衷於寫生,曾在住所栽植大量竹石花木、飼養禽鳥,以供觀察與描繪。可想作品應當以生動自然為著。
粗看本幅,往往會被風姿綽約的牡丹打動,但如果細審湖石與枝莖,又略顯刻板稚拙,若僅就史籍對於滕昌佑的記載而言,《牡丹圖》應當能夠反映出其風格,但作為被宋徽宗珍賞的名手,真跡應當較本幅更為動人。
《關山密雪圖》 宋 · 許道寧
許道寧
,早年街頭賣藥,中年遊賞公卿,晚年自成一格,是北宋仁宗時期最重要的山水畫家之一。他的風格繼承了李成荒寒曠闊的氣質,而又融入峭拔勁硬的性格,筆法簡快、畫意清遠。
《關山密雪圖》被考為許道寧在形成自己的明確風格之前、學習宋初李成畫風的佐證。而在此之前一直缺少高清圖版,所以很難仰察它的風貌,如今終於得見清晰的麵目。
事實上,許道寧活躍的年代早於試圖改革構圖的郭熙、王詵,而這幅中堂山水的主峰偏置、畫麵軸線脫離中心,很難將其與李成、關仝、範寬並列,但它極具表現力的畫麵與寒邈的意境仍然足以打動觀者,並且啟發了後世諸多雪景畫作,成為一幅標誌性的名作。
《枇杷孔雀圖》 宋 · 崔白
崔白
作為神宗時期畫院雙璧之一,畫名冠絕兩宋。
花鳥畫自宋初以來流行黃筌父子畫風,其間雖有徐熙等人的努力,但黃派的影響力依舊不減。崔白在繼承徐熙、黃筌二體的基礎上,別創一種清淡疏秀的風格,改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黃筌父子的濃豔畫風。他以花鳥畫聞名,擅長寫生,精於勾勒填彩,所作的畫作體製清贍,尤其擅長拿捏物象的姿態,形成豐富的動勢,例如他的傳世真跡
《雙喜圖》
與
《寒雀圖》
。
本幅《枇杷孔雀圖》氣氛古雅,筆墨精備,雖然物象刻畫較崔白的真跡稍顯謹慎,但禽鳥的顧盼、花木的風姿皆體現出作者技藝的高超,與明代全景花鳥相比高下立判,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傑作。
《花鳥圖》 宋 · 李迪
李迪作為隨宋室南渡的諸多畫師中最具創造力與表現力的一位,據說能夠勝任除全景山水之外的所有題材。留有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
《紅白芙蓉圖》
與至今未曾被超越的巨幅花鳥
《楓鷹雉雞圖》
本幅作品畫月季、茶花、水仙、梅、丁香等花,枝蕊繁複,葉莖錯綜,空隙又以石青敷染,整幅色彩穠豔繽紛。畫幅下方畫一鴿子,呈正側麵,與唐墓出土鳥類屏風表現相近,應有一古老圖式之根源。
尤其巧合的是:本幅與傳為五代南唐徐熙所作
《玉堂富貴圖》
構圖一致,尺寸也相同,但本幅點苔與坡岸畫法較後者遜色不少,應為明代摹本。
《煙嵐蕭寺圖》 宋 · 李唐
較李迪更早,在徽宗時期便已經活躍於畫院的
李唐
,應被尊稱為南北宋之交最偉大的畫師。他的風格既融合了北宋範寬、郭熙的大觀式構圖,又能夠重視畫麵特寫般的細節,更自出機杼以更強勁的筆法入畫,形成濃烈的個人風格,創作出諸如
《萬壑鬆風圖》
、
《江山小景圖》
般卓越的畫跡。
本幅《煙嵐蕭寺圖》雖然歸屬李唐名下,但就畫麵看較李唐甚至更接近南宋模仿範寬風格的畫作。其中山石的筆法渾厚而非勁挺,山頂窠叢密布,寺館煙靄迷蒙。畫家運用一抹林煙劃開近景與遠景的界線,但他並未丟棄北宋風格中標誌性的、起到聯結作用的中景,描繪了水流縱橫肆意的溪野。遠山則如畫屏般遙遙立在畫麵後方,暗示距離的遼遠。
雖然這幅畫不是李唐的真跡,但它在局促的畫幅中描繪了遼闊的山水,並且賦予其渾然的氣質,確實可堪一幅傑出的宋人山水佳作。
《東籬高士圖》 南宋 · 梁楷
梁楷
留給後人的印象往往是
《太白行吟圖》
、
《潑墨仙人圖》
般的簡筆潑墨。而事實上他早年師從李公麟傳人賈師古,對於白描造詣極佳。去年入藏上海博物館的翁氏收藏《白描道君神像》即充分體現出他卓越的白描技藝。
本幅《東籬高士圖》中人物的描繪飄逸清逸,隻是鬆石風格過分體現出馬遠的旨趣,很難相信出自於能將禦賜金帶高掛林中、性格狂傲不羈的梁楷筆下。但拋開真偽的糾結,僅就畫麵本身而言,用筆爽勁、畫意高古,鬆樹的姿態與磐石的質地都被充分描繪,平緩的江岸暗示遠處遼闊的湖麵,將空間極大的延伸,於是高士儼若孤鬆、氣如玉山的品格噴薄而出。
《雙鬆花鳥圖》 宋 · 佚名
另有宋人《雙鬆花鳥圖》,雖然是一幅佚名作品,但畫麵充滿自然氣息,鬆林氛圍的營造尤為卓越,值得一觀。
宋代花鳥與以宋代為師的明代花鳥,最大區別在於後者著力於模仿前者的“形”,而未能獲得前者的“神”。宋代花鳥的神韻源於畫家對自然深入的體察,不僅僅是使用眼睛觀察,還有運用心靈去體會。隻有真正將自己的身心放進自然之中,才能捕捉到憑借構思無法彌補的細節。
所以,明代全景花鳥容易在畫麵上做到宋代的豐富與細致,但很難流露出自然的氣息而更近於人工。本幅畫作中禽鳥的姿態傳神、花木穿插自然、鬆針的韻味生動,畫意恐是明人無法達到的,所以應當將它視作一幅經典的宋代花鳥,體會其中對主題的深厚感情與秩序井然的構局。
?
Scan to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