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的時候室友來自南韓,她經常帶我參加南韓學生會的活動。 有次去potluck,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韓國菜,韓國泡菜和燉牛仔骨真是好吃得無法形容。 平時吃慣了枯燥無味的學校食堂,偶爾接觸到類似中餐的家常菜,真是天壤之別。
後來在網上陸續看見很多韓式燉牛仔骨的食譜,甚至連外國人都跟著做。
我家隻會燉牛腩,很少買牛仔骨。 最近宅在家裏,每天吃著同樣的東西,感到乏味。 在Costco看見新鮮牛仔骨,於是買了一包回來改善生活。
開始想做韓式的。 後來想了想,中華美食享譽世界,憑什麽要學人家? 就做中式的!
食譜是川味麻辣牛肉麵的做法。 我圖省事,用袋裝鹵包代替鹵水料。 按廣東人的習慣,用冬菇燉。 手續有些繁瑣,牛仔骨要出水、過油,冬菇要泡軟、煮香。 很快,隻需燉1小時。
牛仔骨裏有很多細小的脂肪,會出大量油。 滿口大肉肉,吃起來軟嫩、入味、可口。 熟悉的家鄉味道,一點也不比當年的韓國菜遜色。
一貫對我百般挑剔的老媽,這次竟然一聲不吭。 沒有抱怨就是好消息。
來源:不尋常牛肉麵 暖心更暖胃,材料和做法均做過調整。
材料:
- 800克 牛仔骨
- 8個 冬菇
- 半個 洋蔥
- 1根 蔥
- 1小塊 薑
- 4杯 水
調味料:
- 3湯匙 油
- 1湯匙 蠔油
- 3湯匙 醬油
- 2湯匙 料酒
- 1湯匙 豆瓣醬
- 1湯匙 番茄醬
- 1湯匙 沙茶醬
- 2茶匙 白糖
- 1個 鹵包
準備牛仔骨:
- 牛仔骨切塊。
- 出水,抹幹。
- 爐子開大火,燒熱鍋。
- 淋2湯匙油,燒熱。
- 煎牛仔骨,直到邊角出現棕色。
- 起鍋。
準備冬菇:
- 把冬菇用水浸軟(留下冬菇水)。
- 去蒂,抹幹。
- 取半塊薑,去皮,用刀背拍裂。
- 爐子開大火,燒熱鍋。
- 淋半湯匙油,燒熱。
- 爆香薑塊。
- 加入冬菇,翻炒。
- 用1湯匙蠔油、1湯匙料油、和1茶匙糖調味。
- 淋冬菇水(浸過冬菇),燒滾。
- 轉小火,把水燜幹,起鍋。
做法:
- 洋蔥去皮,切絲。
- 蔥切段。
- 把剩下的薑去皮,拍裂。
- 爐子開大火,燒熱鍋。
- 淋½湯匙油,燒熱。
- 爆香洋蔥絲。
- 加入蔥段和薑塊,炒香。
- 加入3湯匙醬油、1湯匙料酒、豆瓣醬、番茄醬、沙茶醬,和1茶匙白糖,炒香。
- 最後加入牛仔骨和冬菇,翻炒均勻。
- 加入鹵包和4杯水(可用剩下的冬菇水),燒滾。
- 撇去浮沫和油脂。
- 轉小火,把牛仔骨燜軟(筷子自如穿過),大約1小時。
- 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