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做好事兒也不容易

曉青 (2020-01-10 10:57:28) 評論 (72)

常言道,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兒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兒。確實是這樣的,而且有時候不是你做好事兒的人堅持不了一直做好事兒,而是被幫助的人實在覺得理所應當。也許有人說,做好事兒不應當求回報,其實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人理所應當得無私地幫助別人的,即便提倡,也是宣傳。至於做,那要看做的人是不是情願。

現在的許多事兒都被漿糊文化搞亂了,說到最後,成了付出人的不是,而受益者似乎成了受害者,還挺委屈的,好像被冤枉的。

正好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文,讓我想起來以前看過這消息的。

孫儷是我喜歡的演員,她曾經資助過的一個貧困生,最後告她,使得孫儷非常生氣。還有那個多年前因胃癌去世的叢飛,也是一樣的,自己患病沒有錢醫治,還被他捐助的學生家長要學費。口氣很理所當然。

無論誰,受人幫助應當懂得感恩。

其實我們做事兒都要量力而行,能行的去做,沒有足夠能力的,應當換一種方式去做好事兒,畢竟需要付出和需要幫助的事兒和人非常多。

叢飛的事兒前些年看過不少,他自己家的生活非常拮據,為了這180多個孩子,他幾近貧困,甚至患了胃癌都沒有條件手術,他的胃病也跟他拚命賺錢,不顧健康有直接的關係。

而讓他傷心的是,那些孩子在他病重的時候,還來要學費。

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每每看到這些消息,還是有些感慨。

人要有善良的心,要會同情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但人也要有感恩心,要懂得感恩幫助自己的人。

人心不同,所以,幫人的人,有權利選擇自己幫還是不幫,幫什麽樣的人,不幫什麽樣的人。因為付出確實是了不起的,沒有人的錢是白來的,賺錢看著容易的人,是一步步積攢的能力。其實並不是所有有經濟條件的人都能把書讀好,讀了書也未必都成才。

咱們管理上的問題始終存在,包括慈善和捐助方麵。問題總需要慢慢解決,不完善的總需要慢慢完善。但人心的成長卻是無法改變的,這是人的本質決定的。

分享一篇文,關於孫儷和叢飛捐助貧困生的故事。

我還是覺得,我們都應當量力而為,有什麽能力做什麽事兒,如果叢飛當年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或許現在捐助的貧困生會更多,捐助的時間自然會更長... ...

《被孫儷資助4年,反咬孫儷一口的貧困生,現在怎麽樣了?》

洞察Live 2020-01-09 16:48:30

我們都知道現在這個社會上,有非常多的好心人,有的時候一個善意的舉動,就會改變別人的一生,許多在接受到幫助的人,都會在有能力之後,回報回去。

可是也有一句話叫做“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給予的越多反而讓對方變本加厲,產生依賴。孫儷捐助門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的,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是每次提起來的時候都讓人感到心寒。

當年孫儷覺得一個叫做向海清的窮學生,非常不容易,於是善意的孫儷選擇了對他進行資助,資助的過程一直是由孫儷的母親來進行的,在向海清複讀高考期間,孫儷的母親每個月都會按時給他打一筆生活費,最開始這個男孩是感恩的,身處黑暗的他,在看見一束光的時候,非常開心,在學習上也非常的積極,但是,當向海清考上大學之後,發現一直以來資助他的好心人是大明星孫儷之後,轉變就開始了,不僅開始變得虛榮喜歡攀比了,還開始向孫儷索取更多的生活費,並且原本還算可以的成績也開始下滑了,最後孫儷和母親商量,還是停止了對向海清進行的資助。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此完結了,沒想到後來網上出現了一紙訴狀,長達6000字的控訴,基本上就是寫的孫儷和她的母親是怎麽對自己不好的,是怎麽侮辱自己的,這件事情曝光之後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雖然說當時信中的人物都沒有指名道姓,但是網友們很快就扒出來了事件中的主人公,這位大學生一下子就火起來了,而因為這件事情孫儷當時也成為了很多人討伐的對象,一時之間影響巨大。一邊是資助者,一邊是受資助者,本來應該是溫暖的關係,但是後來卻變成了仇人。

在這件事情爆出之後,曾經一心捐助做善事的孫儷非常憤怒,不僅主動與校方聯係,說明了實情,還強烈要求校方對這個品行不端的學生進行撤職處理。

學校裏的其他同學也都知曉了這件事情,向海清在同學之間也沒有了麵子,無奈之下隻得選擇休學。之後他便悄無聲息的繼續進行學業,在畢業之後他曾經考過公務員,但是最終也以失敗告終,網友不禁在為孫儷感到不值:養了個白眼狼。

那麽被拆穿的向海清,後來怎麽樣了?

據悉,向海清2009年畢業,畢業至今已10年。

他在畢業之後,就開始留在上海求職,但仿佛始終都不順利。

因為當初事情鬧得太大,很多用人單位都將他拒之門外。

所以後來,他斷掉了跟當初同學的聯係,找到了一份職員的工作,生活得也並不太好。

古人雲:“鬥米養恩,升米養仇!”這何嚐不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不由得想起叢飛,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他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

2006年4月20日叢飛被查出患上了胃癌,由於他的錢都用來資助了貧困兒童,沒有多餘的資金來支付手術費用。

令人心寒的是,他曾經資助的183名貧困生,竟無一人前來看望他,甚至貧困學生家長打電話時這樣問候他:

“還不把錢送來,我們的書還念不念啊?你這不是坑人嗎?”

叢飛說自己病重無法演出,沒有錢了。

對方回答:

“那你什麽時候才能治好病演出賺錢啊?”

哪怕是現在,這樣的人也不少。

忘恩的人,必然會負義。

千萬不要用善良,去喂養不懂感恩的人,最後卻被人當成了傻子。(文章來源: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