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_sharon

momo_sharon 名博

在日本看病,體會當”上帝“的感覺

momo_sharon (2019-11-12 06:13:07) 評論 (27)

都知道日本人的服務態度好,服務質量一流。日本人,是真正把客人當作“上帝”對待的。

這不僅表現在各個公眾場所,市場、餐廳、賓館以及市役所等,在醫院亦如此。

雖然沒事,一般人是不會進醫院的。但隻要進了這個門,“患者就是上帝”,依然無處不顯示。

王石在日本看病的體會,一度在微信群瘋傳,相信不少人已經讀過。他主要講看病的細節,寫得很細致。不再贅述,沒有讀過的朋友可以搜來看看。

對上一篇“日本如何做到醫療世界第一”,有人提出異議。在此聲明一點:這是個綜合考量的結果,文中從各個方麵進行了闡述。不同的網站排名都不盡相同,因為角度、評判標準不一。當然也可以認為其他國家第一,隻要有令人信服的數據。我們要爭論的其實並非“第一“,而是如何使全體民眾、特別是我們自己都能享受到低收費、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今天,詳述日本看病的流程。

1 有病先去住所附近的診所

上一篇介紹過日本各種小診所林立,一般出門沒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如果有個頭疼腦熱咳嗽什麽的,事先想到的都是上診所。第一次去,通常不會預約,因為得病是不可能預先知道的。

每上一家新的醫院(或者一次治療療程結束,隔段時間再去看病),都要填寫調查表。調查表很詳細,除了填寫今天的症狀,個人生活習慣外,既有病史、尤其是家庭病史(癌症患者)等必須填寫,這對醫生掌握病人情況至關重要(各個診所、大小綜合醫院均如此)。

這是某婦科醫院進行子宮頸癌切片檢查時填寫的調查表

診所大夫也都是高素質的醫生,設備也很齊全。但畢竟是診所,如果醫生覺得病人情況在小診所確診不了,就會給患者開介紹信,叫其到某家大醫院進行更詳盡的全麵檢查。

在小診所第一次看病起就不需要任何掛號費。但如果沒有診所的介紹信,直接上大醫院看病,對不起,請交2000日元(不知是否縣市不同而有所差別)。而有介紹信的,免交。這就是上篇我寫的有病先去小診所是國家的一種不成文規定,目的就是第:一保證診所的“客源“,第二緩解大醫院的壓力。大醫院設備更齊全,資質更好,要更多的考慮疑難雜症,重症患者。如果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勢必造成大醫院的負擔,並且患者等待時間會很長,反倒有可能耽誤病情。但在大醫院用介紹信看了一次病,要複診時,按照預約時間上醫院也是免掛號費的。

診所、醫院的預約時間都是精確到小時的,為的就是避免讓患者長時間等待。

 
2 掛號

日本醫院沒有掛號費,也就不像中國因為掛號難而催生掛號黃牛黨。

第一次進某個醫院,醫院都會給患者辦理一張“診察卡“。

診所的卡,每次看病時和保險卡一起提交給掛號處即可。因為看病都是預約製,上一次看病時醫生就定下了下次看病時間。如果是突然發燒感冒上醫院,一樣接待,隻是等待時間稍微長點。 不過不用擔心,任何一家診所都有各種雜誌供患者閱讀,可以很好地消磨時間。

注意這兩張卡,上麵是診所的,下麵是綜合性大醫院的。看出區別沒有?

診所的卡,沒有磁性。而大醫院的,都是磁卡。這是為何?

因為綜合醫院的複診掛號,都是由讀卡機完成。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會有工作人員在旁耐心指點。

按照預約時間來到醫院,將卡片塞入機器,就會出現持卡人預約的時間、科室以及醫生名。確認無誤後點擊確認箭,就會吐出一張紙條,上麵有患者姓名、卡號以及上述的信息。

3. 看病

患者將紙條交給診室外的護士,然後在幹淨舒適的候診室等候即可。

通常一個科目回有若幹個診室。接待室兩邊的牆上都有大屏幕顯示每個診室的醫生名字,正在給哪個號的病人看病(病人姓名不會顯示,屬於個人隱私),下一位是哪一個受診號,一目了然。而輪到了某個號,還會通過揚聲器播放,這樣不用盯著屏幕看也不會錯過。

醫生是如何看病的,王石已經寫得很詳細了,無需再述。

看完了病,再次回到受診室等待護士小姐來交付結果。這時護士會半跪在病人跟前,輕聲問患者叫啥,出生年月日。確認無誤後才把結果交給患者,然後叮囑患者去交費處交費。

整個過程,隻要涉及人工服務,無一不是和藹可親,滿麵笑容,柔聲細語,使人如沐春風。

而診所相對簡單,因為隻有一位醫生。看完了病回到大廳等候等待交費便是。
 

4. 交費

診所的交費和掛號都是同一處進行,倒也簡單。

而大醫院雖然人多,卻也毫不擁擠。把診察結果提交給收費處,然後坐在大廳等待。不一會收費處上方就會出現掛號號碼,表示已經計算完畢,可以交費了。現在大醫院都導入了大量自動交費機,直接在機器上輸入掛號紙片(根據醫院會有不同),就會出現今天的交費金額,投入即可,還會找零。當然,也可以人工交費。交完了費用,會自動出現電腦打印的收據。

醫院收的是看病的費用。醫生負責開藥,但醫院不賣藥,醫藥分離。拿著醫生的處方單,可以在周圍多個藥店拿藥,有些大的藥妝店,比如鬆本清,甚至全國的處方單都可受理。處方單也全是電腦打印,醫院名稱,醫生姓名,藥名等一目了然。不像國內醫生寫的都是天書,真的擔心藥房小姐看錯,拿錯藥。

日本的保險卡全國任何一家診所和醫院通用,每個月第一次上診所或者醫院,都要求提交保險卡。在日本居住,第一時間一定要辦理保險!每年自費部分超過總計十萬日元還可以抵稅。

日本看病沒有押金一說,都是先看病後交費,患者也不用擔心醫院亂開藥。因為醫藥分離,並且隻要進入醫院開藥名錄的藥物,全部都在保險範圍之內,沒有保險內外之分。醫院與患者之間是高度信賴關係。

還沒寫完,本篇太長了,下期繼續寫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