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鋪天蓋地的祖國頌,從歌曲到舞蹈,到處都是問候祖國好,讚美祖國的成就,可以達到熱淚盈眶的程度。我相信是真的,假的也是肯定有的。
那麽祖國是什麽概念呢?祖先們生活過的地方,英文叫Motherland。大凡在美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美國的英文表述裏麵,幾乎沒有Motherland的說法。他們隻說Native,像他是A native son, 或者說他長在密蘇裏。但是從來不說密蘇裏是他的Motherland。延續的表達是這樣的:希望母親生我的地方好,但我長大了,就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在全球移民的世界裏,人是可以離開祖先生活過的地方的,在胸腺或骨髓裏教育好的淋巴細胞是會去別的地方完成使命的。美國人在歐洲也隻說自己是個美國人,絕不會說美國是他的祖國。
但是這又不等於說美國人不愛國,美國人從不把愛國放嘴邊說,但是美國人是我見到的最愛國的民族。他們可以出現平民母親把五個兒子送到二戰的戰場,也是一個為了保護那位母親不失去最後的兒子而犧牲幾位戰士的國家。美國還是一個作為參議員兒子的老布什和成功商人兒子的肯尼迪,全部入伍奔赴前線的國家。大家要注意一點,美國如果達到全國總動員的時刻,會出現驚人的力量,短時間造的軍艦都用不完。美國南方人特能打仗,盡出將軍。
你可以說美國比較特別,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的國家。讓川普總統說父係的德國或母係的蘇格蘭是祖國,他自己都不會這樣說,但是他會承認那是祖父母的來源地,並以此為自豪。當然川普父係的德國小鎮,也不歡迎他,這次我從海德堡的德國女士那裏得到了證實。
其實不說祖國是西方人貫有的文化特征,原因是他們的國土經常變更。以前的德國東部是現在波蘭的西部,我曾在瑞典和這次在西班牙看他們的地圖,像是隨時間變化而產生的土地拚圖遊戲。讓我引用我關於發現蛋白質信號肽的諾貝爾獎得主布隆柏的文章,讀了這段你可能不知道該稱他為德裔還是波蘭裔美國科學家:
“布隆柏的故鄉在Silesia的Waltersdorf, 二戰前為德國東部的區域,現在則在波蘭境內。他曾經回憶那裏近乎完美的田園生活,父親為獸醫師,媽媽照顧大家庭,經常去外祖父母的大農場過周末。Silesia當時就是德國和波蘭具有爭議的地區,希特勒當年策劃的Gliwice電台被襲的陰謀事件就發生在那裏,那場自編自導的以殺害德國自己人質為誘因的事件引發了長達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保守的估計也有五千萬人喪失,包括布隆柏的大姐。當時的Silesia位於德國東部,根據戰後的波茨坦協議,蘇聯獲得波蘭東部的的部分土地,而包括布隆柏故鄉的德國東部地區則劃歸給了波蘭,還有部分Silesia的土地則為捷克所有,剩下的留在德國。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似乎布隆柏連祖國都亡了,但是我從他的大量訪談中,見到的都是簡單的陳述,並沒有見到他對故鄉領土的國家隸屬關係的變化有任何傷感。歐洲人的國土觀點之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國界線經常變動。”
還有另一個佐證,我曾經有位在芝加哥長大的美國同事,為波蘭後裔。他曾對我說:“實話告訴你,我就是一個美國人。如果哪天新聞告訴我,波蘭從地圖上被抹去了,我沒有半點的情緒波動!”。我當時聽到這話時十分吃驚,希望自己的後代不要像這樣。但是從某種程度上,我們的這些故土概念正是我們在美國不容易發展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愛爾蘭裔美國人,好多代後還認祖宗八代的愛爾蘭的根。
當很多人問我,關於如何在美國教育後代時,我總是說:“如果你在美國沒有培養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而是養出一位“愛D愛人民”的後代,那是你的徹底失敗”。
你可以讓孩子不要忘記自己的根,但願如此,因為多少代後,特別是當基因混合後,這宗族概念會變得越來越淡的。然而我們後代的前途是在美國的,美國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實質上,在美國過於強調故土,這是做父母的比較自私的一種行為,與中國過於強調孝順同理。
我在西班牙旅行時,這樣鑒定巴塞羅那,並且由此想到國家與民族:“在某種程度上,意大利的米蘭更像是歐洲城市而非意大利城市,從這點看巴塞羅那就是西班牙的米蘭。歐洲分成各小國讓文化多元十分令人欣賞,我們楚國如果不滅,保留自己的文化和建築遺產,那該有多麽好,華夏大地會更精彩。我們本身與東北人、上海人或廣西人,無論從長相到傳統都不同,何苦非要大一統呢?現在是武昌東湖區發現的有些楚文字,已經很少人能認識了,文化滅種啊。”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建築。
為什麽西方人的祖國意思這麽淡?
雅美之途 (2019-10-02 15:19:35) 評論 (20)近日鋪天蓋地的祖國頌,從歌曲到舞蹈,到處都是問候祖國好,讚美祖國的成就,可以達到熱淚盈眶的程度。我相信是真的,假的也是肯定有的。
那麽祖國是什麽概念呢?祖先們生活過的地方,英文叫Motherland。大凡在美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美國的英文表述裏麵,幾乎沒有Motherland的說法。他們隻說Native,像他是A native son, 或者說他長在密蘇裏。但是從來不說密蘇裏是他的Motherland。延續的表達是這樣的:希望母親生我的地方好,但我長大了,就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在全球移民的世界裏,人是可以離開祖先生活過的地方的,在胸腺或骨髓裏教育好的淋巴細胞是會去別的地方完成使命的。美國人在歐洲也隻說自己是個美國人,絕不會說美國是他的祖國。
但是這又不等於說美國人不愛國,美國人從不把愛國放嘴邊說,但是美國人是我見到的最愛國的民族。他們可以出現平民母親把五個兒子送到二戰的戰場,也是一個為了保護那位母親不失去最後的兒子而犧牲幾位戰士的國家。美國還是一個作為參議員兒子的老布什和成功商人兒子的肯尼迪,全部入伍奔赴前線的國家。大家要注意一點,美國如果達到全國總動員的時刻,會出現驚人的力量,短時間造的軍艦都用不完。美國南方人特能打仗,盡出將軍。
你可以說美國比較特別,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的國家。讓川普總統說父係的德國或母係的蘇格蘭是祖國,他自己都不會這樣說,但是他會承認那是祖父母的來源地,並以此為自豪。當然川普父係的德國小鎮,也不歡迎他,這次我從海德堡的德國女士那裏得到了證實。
其實不說祖國是西方人貫有的文化特征,原因是他們的國土經常變更。以前的德國東部是現在波蘭的西部,我曾在瑞典和這次在西班牙看他們的地圖,像是隨時間變化而產生的土地拚圖遊戲。讓我引用我關於發現蛋白質信號肽的諾貝爾獎得主布隆柏的文章,讀了這段你可能不知道該稱他為德裔還是波蘭裔美國科學家:
“布隆柏的故鄉在Silesia的Waltersdorf, 二戰前為德國東部的區域,現在則在波蘭境內。他曾經回憶那裏近乎完美的田園生活,父親為獸醫師,媽媽照顧大家庭,經常去外祖父母的大農場過周末。Silesia當時就是德國和波蘭具有爭議的地區,希特勒當年策劃的Gliwice電台被襲的陰謀事件就發生在那裏,那場自編自導的以殺害德國自己人質為誘因的事件引發了長達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保守的估計也有五千萬人喪失,包括布隆柏的大姐。當時的Silesia位於德國東部,根據戰後的波茨坦協議,蘇聯獲得波蘭東部的的部分土地,而包括布隆柏故鄉的德國東部地區則劃歸給了波蘭,還有部分Silesia的土地則為捷克所有,剩下的留在德國。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似乎布隆柏連祖國都亡了,但是我從他的大量訪談中,見到的都是簡單的陳述,並沒有見到他對故鄉領土的國家隸屬關係的變化有任何傷感。歐洲人的國土觀點之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國界線經常變動。”
還有另一個佐證,我曾經有位在芝加哥長大的美國同事,為波蘭後裔。他曾對我說:“實話告訴你,我就是一個美國人。如果哪天新聞告訴我,波蘭從地圖上被抹去了,我沒有半點的情緒波動!”。我當時聽到這話時十分吃驚,希望自己的後代不要像這樣。但是從某種程度上,我們的這些故土概念正是我們在美國不容易發展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愛爾蘭裔美國人,好多代後還認祖宗八代的愛爾蘭的根。
當很多人問我,關於如何在美國教育後代時,我總是說:“如果你在美國沒有培養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而是養出一位“愛D愛人民”的後代,那是你的徹底失敗”。
你可以讓孩子不要忘記自己的根,但願如此,因為多少代後,特別是當基因混合後,這宗族概念會變得越來越淡的。然而我們後代的前途是在美國的,美國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實質上,在美國過於強調故土,這是做父母的比較自私的一種行為,與中國過於強調孝順同理。
我在西班牙旅行時,這樣鑒定巴塞羅那,並且由此想到國家與民族:“在某種程度上,意大利的米蘭更像是歐洲城市而非意大利城市,從這點看巴塞羅那就是西班牙的米蘭。歐洲分成各小國讓文化多元十分令人欣賞,我們楚國如果不滅,保留自己的文化和建築遺產,那該有多麽好,華夏大地會更精彩。我們本身與東北人、上海人或廣西人,無論從長相到傳統都不同,何苦非要大一統呢?現在是武昌東湖區發現的有些楚文字,已經很少人能認識了,文化滅種啊。”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建築。